第195章 痛苦总比麻木好
有些事过去了,结果对他们而言也已经出来!
刘彻答应道:“朕许了。若有朕容不得你的一日,朕会亲手杀了你,绝不会假借他人之手。”
提及流民两百万之众,其中所透露的意思。霍去病清楚明白,却也正因如此,霍去病无法不担心以后。
刘彻在,刘彻不想对付刘徽,自然无人能对付刘徽。刘据呢,他压得住吗?
很快,朝堂上收到消息,刘彻恢复刘徽的封号,未央长公主。曾经的食邑也一并恢复,甚至又加封六千八百户。
满朝的人都清楚,刘徽回来了。
而且还是刘彻亲自去百越之地接回来的,这其中的弯弯道道,其实都明白了。
刘徽是真行!
当年和刘彻闹成那样,当众让刘彻没脸了吧。
结果刘彻竟然亲自去百越接刘徽回长安,谁敢想?
但,也让人明白在刘彻的心中,刘徽的地位。
平阳长公主这个当阿姐的感慨道:“从小到大,除了当年不得不低头,那么些年来,陛下声威越大,威望越重,再未低过头。果然,养一个像他的孩子,他就知道以前我们对他有多难了。他也尝尝遇上一个倔头的滋味。”
卫青岂敢接这话。
平阳长公主也不管,“时间过得是真快,阿徽一去就是四年,四年的时间,我们禧儿都长成半大的女郎了,当年还以为阿徽从西域回来,能帮忙带着我们禧儿,谁承想……”
“阿姐现在回来怕是也不得闲的。”已然有得几分成年模样的卫禧,一双如黑曜石般深邃的眼眸,炯炯有神。长而弯弯的眉毛如新月挂在眼睛之上,为她的面庞增添了几分俏丽。挺翘的鼻梁下是一张樱桃小嘴,小巧板正。纤细的长指翻了一页书,道出一个事实。
“那你要不要跟你阿姐一道?”平阳长公主才不管卫禧说的话,只问的结果,要不要见刘徽?
卫禧平静的脸庞上闪过坚定的道:“要的。”
平阳长公主笑了,那么多的表姐里,卫禧只唤刘徽阿姐。
一见面就阿姐阿姐的唤着,见不着人也是唤着阿姐。
“你阿姐回来高兴?”平阳长公主注意到卫禧脸上由内而外透着的欢喜,不由的想,是不是她给卫禧太多对刘徽的欢喜,以至于卫禧对别人都是平静淡定的,独对刘徽,由内而外的透着高兴。
结果,卫禧转头怔怔的望向平阳长公主问:“母亲不喜欢吗?”
那不能不喜欢。
“喜欢。”平阳长公主只是想听卫禧亲口承认,谁料卫禧不答反问。平阳长公主一眼扫过卫青,无声的控诉卫禧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好糊弄了。
卫青握住平阳长公主的手,无声的安抚。
孩子长大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刘徽那样很好。 在卫青眼里,卫禧也没有不好。
“阿徽和去病这些年没有在一起吗?怎么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与之而来,平阳长公主又有另一桩操心的事了,刘徽和霍去病到现在都没有好消息传来。
卫青……
“算了,等他们回来再催催他们,都不小了,别总顾着玩。”平阳长公主喃语一句。
卫青低头想了想刘徽和霍去病成亲以来的事,聚少离多。
况且,儿女之事更讲究缘分。
显然,平阳长公主是听不进去的。
一看刘徽和霍去病分外好看的脸,平阳长公主就在想,他们两个的孩子得有多好看。
期待等了那些年,结果两人婚都十几年了,愣是没有消息传来。
刘徽如今都三十,霍去病三十五了。
对,卫长公主和曹襄的儿子都定亲了,差不多就得成亲。
嘶!平阳长公主有些傻眼,日子过得那么快?一下子好像在不知不觉间,他们都过了大半辈子。卫青的身体,病了好几回,好在刘徽一直让人不断的钻研医术,一回一回把卫青救了回来。
“阿徽要回来,感觉好像一下子都舒服轻快多了。我只盼他们父女千万别再对上。”平阳长公主凑近卫青笑语盈盈,一眼瞥过在看书的卫禧,亲了亲卫青的唇畔,卫青……
视线落在卫禧身上,卫禧收起书道:“母亲,父亲,我先退下。”
……微怔,平阳长公主反思的是,她让卫禧捉到了吗?
这个问题,平阳长公主不可能把卫禧喊住问清楚。
不过,平阳长公主由衷的感慨道:“禧儿一如既往的有眼色。”
卫青道:“倒也不必再让她跟着阿徽。”
平阳长公主挑眉道:“怎么?你是担心禧儿成为第二个陈荷?”
一语而道破。
卫青长长一叹道:“陛下如今的心思越发难猜。阿徽回来,怕是有些得罪人的事更要交给阿徽去做,以阿徽早年的意思,流民的事如此严峻,都要乱大汉江山,陛下必不能容。朝堂上的人各有各的算计,不会人人都以陛下为重,陛下怕是心里有了别的主意,让阿徽在此时回来,未必见得是好事。我更担心……”
担心什么,聪明如平阳长公主岂能不知。
不过,平阳长公主道:“禧儿的主意正得很,不亚于阿徽,你不愿意,不如去劝劝。”
只要卫禧愿意,平阳长公主绝不强求。
卫青一滞,刘徽是能劝得动的?显然,卫禧也是卫青同样劝不动的。
不怎么喜欢说话的卫禧,有时候认真思考的样子,就让卫青有一种神似刘徽的感觉。
因而,卫青明了卫禧对刘徽不由自主的靠近,但在卫青看来,刘徽要走的路很难,卫禧如果也坚定和刘徽走一样的路,未来的卫禧同样会很难。
当年的卫青,其实不希望刘徽那样坚定的去走某一条路。以女子之身和天下的男人比,那样需要付出的是多于男子们十倍百倍的努力。
刘徽的付出,没有人比卫青更清楚。
因而,如果可以,卫青不希望卫禧和刘徽一样。
如今的卫禧,不像当年的刘徽一样,早早明了自己所求。可是,有些念头已然在卫禧的心中萌芽,只是尚未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让卫禧靠近刘徽,刘徽不需要告诉卫禧答案,只要看着刘徽所为,卫禧会变成跟刘徽一样的人。
像刘徽,太辛苦了。
卫青心疼刘徽。也心疼卫禧的卫青,不希望将来的卫禧和刘徽一样辛苦。
“你别多想了。孩子们都长大了,各有各的主意,你当舅舅的也好,当父亲的也罢,不能控制他们的人生。你只管站在他们的身后, 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托他们一把。”平阳长公主知道卫青的纠结。可是刘徽在那儿,她做下的事,无数人引为榜样。
无声无息间,刘徽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佩,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亲眼见证鸣堂培养出来的各种女郎,由此而想到自身,也慢慢的学着自立,自强。
尤其是在刘徽去了百越之后。
没有公主的身份,没有各方的支持,刘徽愣是在百越之地立足,教化于民,让人看到,只要你足够强大,你的身份和别人的支持于你可以是锦上添花,没有了,照样也可以混得风生水起。
刘徽在百越干的事,让人都写成故事了,私底下传得越发神奇。
不敢用公主的名号,那不妨用神话啊。
总之,刘徽人不在长安,属于她的传说从来没有中断过。
各家的女郎夫人们,喜欢听刘徽故事的人不少。
平阳长公主知道,那些人里有不少都是世族的女郎,而且,太学不愿意收女郎是吧,好些世族的女郎都往鸣堂去了。
所以,愿意走出来,愿意去学习强大的女郎,越来越多。
不过,没有刘徽在,朝廷的举荐也好,征辟也罢,都没有再用女官。
可是,仅刘徽用人的那十几年,多少女郎有了出头的机会,这就让人看到希望。
陈荷都进了户部了,为户部侍郎,仅次于桑弘羊之下。
其他各地的郡守,让刘徽从河西亦或者是朔方放出去的人,经过了千锤百炼,都稳稳的立足于大汉的朝堂之上。刘徽不在长安的时间里,被捋官的女郎不过两三人。
在卫青看来,刘徽提拔起来的女官,能够在她不在的时候保留那么一些,可见刘徽用人不错。
周五,也是可惜。那样一个擅长查案的人。
卫青的感慨,于别人而言什么都不是。刘徽随刘彻回来,亦不知怎么的呢。连霍去病都疏远的刘徽,对刘彻……不敢细想。
刘彻一行终于回到长安,恭迎刘彻的人,注意到刘彻的车驾之后,先是走下来一个郎君,嗯,霍去病,再之后是身着浅灰色纱衣的刘徽。
刘徽走下马车的那一刻,好些人的瞳孔不由放大,这位是真回来了。
刘彻的诏书都对外公布,难道还能有假的?
假是不可能假,只不过无法确定的是,再回来的刘徽比起多年前,是否去了锋芒?
好些问题有人放在心里,问不出去。
但,随着风起,刘徽头上戴着的头纱被风卷起,露出一头银白的头发。
嘶!刘徽的头发当真白了。
“你们先回椒房殿吧。”刘彻不理会一个个臣子的想法和目光,打发刘徽和霍去病往椒房殿去。
刘徽和霍去病作一揖,刘彻指了一旁道:“程远和闵娘以后还是跟着你伺候。剩下的人?”
程远和闵娘,当初刘徽把人还给方物,让方物把他们安置,兜兜转转,依然再见。
“我自己会看着安排。”刘徽要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把刘彻给的人留下,剩下的刘徽会挑。
刘彻也只要求如此而已。
刘彻往未央宫去,刘徽和霍去病一道往椒房殿去。
自打刘彻去百越且再封刘徽为未央长公主,加封其食邑的消息传来。卫子夫已然等着,得知今日刘徽随刘彻和霍去病会回到宫中,本来是想去接人的,可惜刘彻不让。
卫子夫无法,只能在椒房殿等着。一等,等到现在。
宫人一次次的来禀道刘彻到哪儿了,而眼下的刘徽和霍去病又到哪儿了。
刘据先坐不住的道:“母亲,我去门口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宫人们禀告得越多,越是让刘据静不下心,思来想去,走吧,赶紧接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