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与子同梦 作品

第186章 刘彻:没有我的礼物?(第2页)

然而刘徽不想忍,她连命都可以不要的给到刘彻,就为了痛快的跟刘彻掀桌子。

不相信她是吗?那就不相信,以后永远都不要信。

刘徽只当多年的付出都是给瞎了眼,没有心的人。

她不会回头,她只会往前走。

可是,一个从来不珍惜她的心意的人,她有权利再也不对那样一个人付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让皇后安心收下,皇上要是为此生气,由着他气。像他的孩子,脾气大着,他一直只顾自己痛快,全然不管别人死活。真要是忍不下,反正他也拔过剑了,把阿徽杀了好了。”平阳长公主对刘彻所为也是不满的,脱口而出的话极不客气,听在人的耳朵里,虽然意思敢去传达,但万万是不敢把话搬回去。

卫子夫一听心下大定。

可不是,刘彻如果不想让东西送到卫子夫的手里,当然送不到。

想当年,对刘徽画画的事,刘彻都一次一次跟刘徽计较,认为刘徽画的卫青比较多,当时都不依不饶。

现在,他会更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区别对待。

刘徽让人送回给卫子夫的礼物,不定时,有时候一个月送一次,半个月,十天,有时候两个月,最长的时候是三个月。

这一次,让刘彻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刘徽在哪儿,她就能培养出一批人。

送回给卫子夫的礼物,浮光锦,羽扇,以及白瓷,灯笼……

一样样的东西摆在椒房殿里,哪一样都是宫里没有的。

气得刘彻指着中科院的人破口大骂,道他们无用。

嗯,和刘徽一比,满天下的人都要认一句无用。

“未央长公主者,天纵奇才也。陛下定是有最切身的体会。公主奇思妙想,臣等自叹不如,不敢相比。公主之才,整个中科院的人加起来,也不及之。陛下道臣等无用,臣等自问不及于公主,当真不如。”没错,中科院的人被刘彻骂得是难受,也必须承认铁一般的事实。他们比不上刘徽。周可不亢不卑接话。

别看刘徽不在长安,长安内的研究进程,刘徽是每回回来看上一次,给他们指一个方向。

好的,质的飞跃。

不是他们不想动脑,而是他们不敢想得太过。

但在刘徽那儿,没有所谓的想得太过的,就应该往她定下的高目标前进,谁都不许偷懒。

有些研究真是要了命,那些他们压根不敢想的事,尽都让他们研究出来了。

刘徽之才,不仅在于能够兴邦定国安天下,也是可以足够改变整个大汉百姓的生活。

刘彻被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要不是早发现中科院在刘徽的手里能够发挥更大的用处,他当年会有意让刘徽把整个中科院的人都领往河西,专门帮忙研究。

无奈刘徽不认可。

不认可,刘徽不在,不能说中科院在刘徽离开之后,工艺没有进步,新奇的东西是没有的。

若无刘徽送回给卫子夫的礼物刺激,刘彻都不会认为中科院有那么没有用。

架不住刘徽是存心的!

白瓷是按卫子夫的模样让人雕的,栩栩如生,一眼看去,怕是以为那是纸人,结果凑近一看,那不是纸,是陶瓷所制。洁白无瑕的瓷器,将卫子夫的美全都呈现出来,只一眼便让人惊叹无比。

浮光锦,阳光映照下,栩栩如生的景从锦中映射在地,薄如蝉翼。

还有一整套的宝石首饰,流光溢彩,耀眼夺目,各种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款式,汉宫一颗都没有!

刘彻发火没发着,中科院那位让刘徽选出来的周可也是心理素质过硬,对刘彻挑事的行为,坦荡承认不如刘徽。

这事天下谁人不对刘徽认一个服字。

刘彻哪怕骂死他们,那也改不了这个事实。

想那些年里,刘彻不正是因为刘徽的聪慧能干而引以为傲?

他难道忘记他骄傲时的心情了?

骄傲的时候那一脸的欢喜,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得了一个好女儿。

得了一个好女儿您倒是珍惜着点。

流放?贬黜?除名?

祖宗不知道是怎么求才能给他求来一个这样的女儿。拿了宝不知道珍惜,还怪中科院的人太过无用?

他们何尝不想成为像刘徽一样的人?

是他们不努力吗?

不,是他们努力了,刘徽站在那高处,他们够不上。

刘彻想骂人泄愤不成,让人给怼了,怼得他心里难受,难受得又想把刘徽送回来的东西给砸了。

偏在这个时候有人不知死活的跑来哭泣撒娇,看中刘徽送回来给卫子夫的浮光锦。

阳光照射之后,上面的绣纹映照在地,流光浮云,锦面如湖水泛起磷光,道天上虹霓坠入凡间都不为过。

哪个女人对这样的东西不想据为己有。

刘彻看着眼前的美人,人是真美,蠢也是真蠢。

既然刘彻无意将刘徽送给卫子夫的东西抢过来,她怎么会认为自己一句两句话就能让刘彻把浮光锦给她?

“是朕宠得你失了本份?你不知那是何人所送?”刘彻冷笑的捏住美人的下巴,美人吃痛的挣扎,“陛下。刘徽犯上不敬,陛下已然将她贬为庶民,而且也将她从刘氏中除名不是吗?她就不应该再出现。啊!”

话音落下,刘彻一把将人挥开,“来人,妄议国事,拖出去杖毙。”

一个两个都在打什么主意。真以为他一无所知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试探是吧,那就用命来试吧。他要看看有多少人不怕死。

“陛下,陛下。”有些事美人不是没有听说过,只是认为怎么可能会有皇帝能够原谅那样一个当众和他反抗,让他没有脸的女儿。

为此,刘彻连去泰山封禅的事都叫了停。刘彻一定很生气,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让刘徽认错。

况且,送回长安的礼物,怎么可以只送皇后,再不把刘彻这个父皇放在心上的?

美人叫唤道:“陛下,刘徽心里只有皇后,再无陛下,陛下何必再顾及所谓的骨肉亲情。陛下。”

“拖下去。”刘彻听得更生气了,气死了!

得到过刘徽对他的好,知道刘徽把一个人放在心上时是何种模样,当看到刘徽对别人好,却对他无视到底时,刘彻生气,愤怒。

慢慢的刘彻开始意识到,刘徽没了他这个父亲,没有大汉公主的身份,以她的能力,她同样可以活得很好。

霍去病去了百越,没有见到刘徽不假,但刘徽在百越之地做的事,当看到所谓的梯田设计图时,刘彻无法确定的是,当真可成吗?

百越山高林密,因为山多,以至于人都藏在山里,依山傍水而活。

刚归于大汉不久的地方,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现不少的问题,那些山民为乱,言语不通,习俗不同,令百越时常爆发各种大大小小的冲突,不得安宁说的莫过于此。

刘徽到了之后,先把他们谁都顾及不上的海贼解决,随后按照当地的情况,针对性给他们想出脱贫致富,不,是能够让他们吃饱饭的办法。

开荒修渠,这方面的事刘徽早年就知道,多少年来,更是做得心应手。

针对百越之地不同的情况,刘徽差不多是针对他们各地的情况给出了不同的方案。

眼下的百越之地,几乎都在动。

因为地处山林之内,如同长安里的人论起他们都会说他们是未经教化之人。

刘徽来了,看着是跟他们不一样不假,可刘徽教他们制作耕种的工具,还会教他们修渠引水。

实在的惠及于人,好不好,都能够看见。

郡守们把各郡的山中族长所给他们的开发图拼在一起,一眼便可以看出,刘徽有心把百越连在一块。

打赢百越有什么用,他们照样不服。

所以,必须要想办法让他们看到跟着大汉混的好处,明了跟着大汉是有前程有希望的。

刘徽不仅教他们耕种,织布,还告诉他们怎么做生意。

水渠在修,路也在修。

别人修路是要朝廷到处征兵修的,刘徽修路,那是当地的男女老少,有一个算一个的都会参与,愿意一起为了以后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不仅如此,刘徽还教人读书识字。

他们的语言不通不假,刘徽学的啊,无论是哪一部的语言,凡是刘徽接触过的,基本上都学会,跟各部顺畅的沟通。

在这一点上,百越各郡的郡守真是自叹不如。

想找一个听得懂各部语言,又懂得雅言的人,太难了。

刘徽只不过来了才几个月,硬是把百越各地的方言学会,只为了沟通顺畅。

可怜的郡守们,偶尔实在担心刘徽发生意外,不得不来一趟,发现意外个屁,刘徽别管到哪儿,一个个百越各部的人都得老实的听话。要是不愿意配合的,无所谓,刘徽又不求着他们过好日子。

要说一开始还有不相信刘徽的百越人,当梯田造出来,而且按刘徽说的耕种后,迎来了一年两季的水稻丰收。

那些米,白胖胖的米,是他们以前一年到头,不,有的人穷尽一生都可能没有见过的米,但在以后,有可能成为他们的主食的米时,摆在眼事实,哪一个会再生出怀疑?

“陛下,百越那儿刚送回来的粮食,一年两季的水稻,而且产量翻了三倍之多。听闻,似乎公主在让人研制一年三季,收成更高的粮食。”如果说卫子夫收到的礼物让刘彻眼红眼热,等粮食之类的事传回长安,朝堂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