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几事不密则害成
一年两季?产量翻倍,你们要不要听听你们在说什么?
“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各郡的粮食已经在运往长安的路上。”像是看出有人的不信,不用着急,很快他们会能够亲眼见到的。
中科院的人……
提高粮食产量的事,刘徽再三叮嘱他们用心研究,可是,产量提高是提高了些,一年两季是什么鬼?
缩短了粮食的生长周期。
可这一年两季,就他们所知的气候,怎么可能。
重点更是,刘徽还在让人弄出一年三季的水稻?
但凡这样的事换成别人说出,那肯定要挨骂的,无奈中科院的人此番对上的是刘徽!
刘徽说可以的事,问问他们好了,什么时候不成?
用刘徽的话来说,不成只能是人的问题,方向不对,方法不对。那就换一个方向。
所以,中科院有人蠢蠢欲动,“陛下,臣请往百越。”
“陛下,臣请往百越。”有同样想法的何止一个,半数以上中科院的人都想找刘徽去了。
刘彻……一句话都不用说,刘徽照样可以让人想跟她混。
可是,刘彻能够感受到他们真心想去寻刘徽,难道他们以为刘彻不想。
刘徽在身边的时候刘彻用得何其顺手,刘徽生财有道,能人忠心的人刘徽用心培养,还能压着一个个不安分世族不得不安分,刘彻省了多少烦心事。
以前刘彻跟刘徽要钱,要多少刘徽给多少,压根不用刘彻为了钱的事操心。
手底下的生意有问题,刘徽会禀告刘彻,如果涉及朝堂上的人,该如何处置,一切依法。反正不管事情怎么去解决,都是刘徽在操心。
现在不一样了。
刘徽手里的生意交回朝廷,交由国家来管。
朝堂上的官员为了争权,为了争利,手段是层出不穷,朝堂上一天天的让人闹得不可开交,烦心的事一桩接一桩。最可气的还是,钱在以肉眼可见的缩减。
钱,那都是刘彻的钱。
结果眼下让人中饱私囊,他让人去查,愣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所以,他一开始就应该坚持,不应该把生意收回来!
刘徽:不收回,你看我有想再帮您挣钱的意思。
在刘彻瞧着桑弘羊送上来的消息说,刘徽在百越那儿也弄出了一条商道,把百越的东西运出去,赚的似乎不少时,刘彻……
钱,刘徽一个生财有道的人,她会做生意刘彻又不是今日始知,一直都是。
那么生意做着,如何赚到更多的钱,擅长学习的刘徽早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赚钱对刘徽而言如同呼吸一样简单。
何况,观刘徽让人送回来给卫子夫的礼物足以窥见,刘徽做起来的生意都是独家的,连汉宫都没有!
独一无二的生意有多赚钱,刘徽早用事实向他们证明。
只瞧各人对卫子夫宫中之物的好奇和惊叹就足以看出,多少人神往,艳羡。
所以,刘徽往卫子夫手里送礼,那其中也有意借卫子夫而令天下知百越有珍宝,自引人垂涎向往。
刘彻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以刘徽的才干,见识,胸襟,她在哪里同样都可以成为一个栋梁之才,造福一方百姓。
而无论她是不是他刘彻的女儿,刘徽都不会甘愿埋没。
刘彻没有准中科院的人,去信骂起霍去病,去了百越那么久,只忙着平定百越之乱,到现在未曾见到刘徽?他是不是忘记自己为何去的百越?
霍去病收到信时微微一顿。
连各地的郡守偶尔都能偶尔碰上刘徽,独霍去病一次都没能见到过刘徽。
一年了。他到百越已经一年。一年的时间,不服大汉的几个郡他解决,在他用武力解决不老实的人,刘徽在用教化之道,用技术让百越山民看到大汉的强大,心甘情愿的归附。刘徽不可能不知他来了,见不着,碰不见,只能是刘徽有意避之。
然明明没有碰过面,他们各自都很清楚彼此的目的。
霍去病知道刘徽有很多事要去做,不是大汉的公主对她而言算不得什么。她是刘徽,一辈子她都是。她的目标一向明确:此生造福百姓。
但,霍去病原以为因为刘彻的原因,或许刘徽不会再愿意管天下事。
百越随着刘徽出手让霍去病有些诧异,却也松一口气,只要刘徽有意多做一些事,证明她还有目标,那她会照顾好自己。
刘彻送来骂人的信,霍去病看了,更从中看出刘彻的后悔。
后悔,刘彻也绝不可能认这个悔。
霍去病望了望天,从一些只字片语中,霍去病听到关于刘徽的事。
刘徽的头发白了,好像养回了一些,黑白夹杂的,好些人都好奇她还那样年轻,头发怎么白了。
迎对各种各样的好奇,刘徽坦然面对。
霍去病有时候看着自己半白的头发,也在想,刘徽是经历了什么,才会头发全白了。
一年的时间,够了,不能再拖下去。
霍去病下定决心。
想找刘徽,刚开始或许很难。
对如今的霍去病而言并不难。
刘徽虽然居无定所,有人说刘徽住在山中,有人看见好几回刘徽往山中去,倒是有人想寻刘徽住在哪儿,也不知怎么的,明明跟着刘徽走的,偏偏走着走着不见了人。再想找到刘徽所在,找不着了。
有人说刘徽可能是神仙下凡。瞧刘徽就没有不会的东西。年少白发,一定是神仙。
但是,神仙是不是不一定,反正那些因为刘徽的美貌,有心往刘徽身边靠的人,无人能入刘徽的眼。
霍去病听着各种各样赞许刘徽的话,性子好,相貌好,还有一颗热心肠,能为百越的子民想办法挣钱,还能让他们不用像以前一样只能靠天吃饭。那些梯田,一眼看去,都是他们的希望。
田地是人们的希望,霍去病的希望在哪里。
很快,霍去病见到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欢喜所在。
“回来了,回来了。快看卫娘子手里都拿了什么,比上次的黑珠还要大的珠子。”海中,停在海岸的人不计其数,而在那海下,有深入海中摸珠的人,有男有女。
霍去病知道刘徽在这儿,行来的那一刻,正好看到刘徽浮出水面,手里拿着一颗她的手握不下的白色珠子。
浮出水面的刘徽,让霍去病清楚的看到她原本乌黑发亮的青丝泛白,在阳光折射之下银光闪现。
有些事,听得多了,他以为真正看到的时候心能不会那么痛,亲眼看到,霍去病心如刀割。
“卫娘子,这颗珠子卖吗?”刘徽不常下海,每一回下海,刘徽都会摸到最好的宝物。
比鸭蛋还要大的珠子,一眼看去,流光溢彩,刘徽上了岸,身上都是湿的,未来得及回答,有人将披风裹住刘徽,刘徽本能退开,却在看清那为她披上披风的人时不再动。目之所及于他的头发时,眼瞳放大,不可置信。
霍去病为刘徽系好披风,帮忙问,“珠子要卖吗?”
诧异的刘徽因霍去病询问终于反应过来,冲一旁的人道:“此珠不卖。”
听到刘徽的拒绝,围在刘徽身边的人都难掩失望的走开了。
刘徽走到一处大石侧,上面放了一双鞋子,正是刘徽的。
坐在大石上,刘徽准备穿鞋,发现鞋子已然在霍去病的手中。
霍去病蹲下,抬起刘徽的脚,擦拭过脚上的水珠和泥沙,再拿帕子擦干,为刘徽穿好鞋。
原以为刘徽会不愿意的,霍去病一直都在忐忑不安。
直到穿好了鞋,霍去病视线扫过刘徽的手,当日血淋淋的手不见伤痕,霍去病不知该不该欢喜。抬头问刘徽,“在何处沐浴?”
“山上有住所,有一处温泉。”刘徽平静而答。
可是,见过刘徽平静时的疯狂,霍去病比谁都更清楚的知道,平静的刘徽不是不生气,也不是不在意,而是在等一个爆发的机会。
问出来的霍去病,本不以为能够得到刘徽的答案。听清刘徽的话,恰好验证之前的传闻,刘徽真住在山里。
“走吧。”刘徽起身走人,临了一眼瞥过霍去病。
这是让霍去病一道跟上?
霍去病有些恍惚,他想过重逢后他们会如何,但不应该像现在这样。
周五的死,刘徽连刘彻都怼了一通,当日在宫中刘徽虽然和霍去病说了一些话,远远不够!
丢下话的刘徽抬脚便走,霍去病怔了怔,不敢多想的跟上。
一路上和刘徽打招呼的人很多,在看到刘徽身边的霍去病时,有人好奇问:“卫娘子,这是何人?”
何人?刘徽不曾犹豫答道:“我的夫婿。”
啊?让人惊讶,刘徽竟然真有夫婿的。
饶是霍去病也让刘徽的介绍惊得不轻。
他以为,他以为刘徽气他恼他,许是终此一生他都得不到刘徽的原谅了。
听着刘徽大大方方的跟人介绍他的身份,他是她的夫婿。她是他的妻。
霍去病拿不准刘徽的心思,悬着的心并未因刘徽的一句他是她的夫而落下,反而生出更多的不安。
来寻刘徽的霍去病,没有带人,只身前来。他也知道,如今在刘徽的身边同样也没有人。
也好,只有他们两个。
霍去病跟在刘徽的身后,一路往山上爬,刘徽走得不快,霍去病跟上。从始至终,刘徽没有回头,也没有和霍去病说话。
走到半山高,回头已然看不清山下的人。刘徽终于停下道:“到了。”
听到刘徽的话,霍去病一眼看去,眼前看似是一片和别处并无不同的树木,实则都是障眼法。霍去病清楚的看到那有一处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