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刘彻:没有我的礼物?
那是何等精美的东西。
正好,眼下的大汉朝还没有。
想要尝试做出来,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刘徽教着人把螺钿做成,把人都震惊住了。
长安内,许久没有得到刘徽的消息,连霍去病到了百越见不着刘徽,可见难寻的刘徽,却让人送了一样东西到陈掌手里。
东西是一个盒子,陈掌看了一眼上面写的字,送入宫中,交给母亲。
跟在刘徽身边多年,陈掌能认不出刘徽的字?
听消息,刘徽一去百越除了郡守见过一面后,不知不觉又几个月过去,愣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宫里刘彻不说,霍去病都离京了,亲近的人都清楚他去了哪儿,却还是没有刘徽确切的消息。
终于有东西送回来了,要给卫子夫的。那陈掌也不敢越过刘彻去。
陈掌在未央宫求见,道是刘徽让人送了一样东西回长安,是给皇后的。
刘彻一直在等刘徽的消息,无奈霍去病人是去了,依然寻不到刘徽。乍一听有一瞬间恍惚,反应过来刘徽是有消息,瞧着是备了礼,可东西是送给卫子夫的,稍好一些的心情再一次龟裂。
“既是送给皇后,自送入椒房殿,到朕跟前做什么?”刘彻怒斥一句。
可怜的方物只是一个传话的,承受太多不该承受的。低头垂目道:“奴这就去转告曲逆侯。往后再有类似的事莫要再来陛下跟前分说。”
以后……
“等等。”
一句等等,让方物的动作不得不停下,他不敢不听。
“让曲逆侯进来。”刘彻压下心头怒火丢话。
方物敢问吗?
不敢。
老实赶紧应下退去把人请进来。
陈掌手里捧着刘徽送的东西,压力也很大的。
“方公公,陛下心情还好吗?”陈掌怕刘彻吗?
怕死了。
以前怕,现在更加怕。
正因为怕,刘徽让他转送卫子夫的东西,他不敢不禀告刘彻就送。
可是,禀告了他也怕,怕刘彻会把对刘徽的不满和怒意算他头上。
“好不好曲逆侯能不进去?”方物凉凉的回答,陈掌……
好不好的皇帝召见,他都得进去。
连瞄了方物好几眼。无奈方物如今也闹不明白刘彻的喜怒,陈掌想要的答案他压根给不了!
事关刘徽的事,一千个一个万人在刘彻面前提刘徽得到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难不成陈掌不知道吗?
知道不一定知道。可怜陈掌以为他好不容易攀上刘徽,日子才好过些年,怎么突然间天都塌了。
刘徽和刘彻父女翻脸,出人意料,那也包括陈掌。
事发太突然,尤其刘徽不仅不给别人反悔的余地,连自己也一丁点都不留。
陈掌当时受到的震撼,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那一刻刘彻和刘徽的眉眼,对,在刘徽对上刘彻的那一刻,那相似的眉眼,真是一模一样,一点半分要后退的意思。
陈掌一向知道刘徽像刘彻,那一日父女对峙时,明明他们看似最像的时候,却有一种他们其实一点都不像的感觉。
刘彻连剑都拔出来了,可见当时有多生气。
刘徽敢当着刘彻的面生出杀人之心,她有多愤怒?饶是如此,要是刘徽有心,她能把大汉天下搅乱的。
再生气,再愤怒的刘徽,都没有想过要把天下搅乱。
疯,刘徽疯起来是真的不管不顾。
再疯,刘徽还是有底线的。
可是,刘彻就不一定了。
所以,说到底陈掌是真怕的刘彻!
再怕也得进去拜见皇帝陛下,腿肚子直哆嗦!
“臣拜见陛下。”陈掌忍住心里的苦,出现在刘彻的跟前,朝刘彻一拜,手里的盒子也捧起,“这是,公主让人送回来的。”
稍顿后一声公主唤来,应该没有错的。
之前有人直呼刘徽之名,叫刘彻罚了,而且下令永不启用。如今宫中唤起刘徽都默契的唤公主。
刘彻没有因此责罚于人,这透露出的意思,所有人都不蠢,即明白了何意,因此都默契的唤吧。
“看过吗?”刘彻目不转睛的盯着陈掌高高捧起的东西问。
“臣岂敢查看。这是公主送给皇后的礼物。”借陈掌三个胆子他也断然不敢打开刘徽送给卫子夫的礼物查看的。
“你怎么知道是她送回来的?”刘彻说不出心里的闷气,让他不问清楚,他也咽不下这口气。
一个她字,道出刘彻心情的复杂,陈掌听得分明。
“公主让人送来时也给臣备了一张字条。”陈掌不敢妄加猜测,手里是有东西他才敢确认。
方物上前,陈掌一愣,以为方物是要把礼物接过,双手捧上,结果方物摇头,“字条。”
字条,陈掌反应过来,赶紧将礼物放下,从袖中掏出字条,双手奉于方物之手。
刘徽的字迹极肖刘彻,但比刘彻多了几分谦和。
熟悉刘徽字迹的人,一眼便能看出。
上面的几个字,刘彻似是要将字条看穿。记得往宫中送礼,报平安,就没想起他来?
刘彻额头的青筋不断的跳动,越想越是来气,越想越有意把刘徽吊起来打。
办法有千千万万种,非要把事情做不得没有回旋的余地,让他下不了台,不得不罚她是吗?
“送到椒房殿去。”刘彻气的呢,气也没有用,刘徽又不在跟前,他还能把刘徽送给卫子夫的礼物砸了?亦或者把礼物收下,不让卫子夫知道?
那成什么了?
刘彻干不出这样的事,只能让陈掌把礼物送过去,不再多看一眼。
陈掌能够感觉到刘彻的怒意,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寒颤,多一个字都不敢说,应着一声是的退出去,生怕走慢了让刘彻生气。
出了宣室的门,陈掌抹了一把汗,感觉算是活过来了。不容易,不容易。
感慨于不容易时,陈掌麻利的往卫子夫的椒房殿去。
陈掌还有一个官位,皇后宫中詹事。
因而椒房殿他是去得。
能够在刘徽让他转交礼物时第一时间想到把事情禀告给刘彻,可见陈掌那么些年也算是练出来了,脑子好使了。
“皇后,这是公主让人送来,让臣转交给皇后的礼物。”一照面,陈掌将礼物奉上,也道明来意。
卫子夫的神色怏怏的,听着不以为意,刘徽被贬后,卫长公主和曹襄回了河西,刘适也回的封地。知卫子夫心情不好,都往长安送礼,卫子夫已然习惯。
陈掌往前迈一步道:“是未央公主。”
一句未央公主,卫子夫来了精神。“阿徽有消息了?”
“让人送来了礼,定是给皇后报平安来了。”没给刘彻送礼,给卫子夫送,除了报平安还能是怎么的。陈掌就盼着刘徽平安。他们一家子的前程都在刘徽的手里,比起刘彻,刘据,还是刘徽给他实在的东西。
卫子夫连忙起身,对宫人要接过礼物不以为然,反而越过他们,亲自上手接过。
将外面一层打开,露出一个木盒,再打开,看到一个五颜六色,绚丽无比的盒子,在一侧还有跟大拇指一样大小的珍珠,以及一颗鸡蛋大小,黑色却闪烁着流光的珠子。
“哇,好漂亮。”看到盒子和珠宝,让人惊叹无比。
卫子夫在宫中也算见过不少奇珍异宝,但眼前箱子里的东西宫中也是没有的。
让卫子夫最关注的莫过那一端的一封信,卫子夫拆开一看,上面只有寥寥几字,儿安好,母亲勿忧。
七个字,比写给陈掌还少。
陈掌想的是,那么多的珍宝,刘徽是哪儿来的?连宫中都没有的东西,刘徽送回来,送到卫子夫的手里,考虑过刘彻的感受?
方才在未央宫陈掌便察觉刘彻的心情不对,此时一看盒子里的东西,有一种刘徽许是要把他们往死里坑的感觉。
卫子夫喜极而泣,抱着纸如同抱着刘徽一般,半晌反应过来问:“陛下那儿?”
陈掌摇头,没有啊没有啊。刘徽只给卫子夫送了礼,压根想不起给刘彻送,把刘彻给气得半死。
卫子夫拧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皇后不知如何是好,不如问问平阳长公主。”有些事他们不一定知道,平阳长公主那儿也许能够给他们一个办法。
此时,卫子夫也想不到其他的人。
“该!”结果平阳长公主一听说刘徽让人送了礼回来,给了卫子夫没有给刘彻。
怕极了刘彻生气,卫子夫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才上门讨主意。
平阳长公主冷着一张脸的道:“皇上大概是忘了,他认为阿徽最像他的。像他,是肯吃亏的人?阿徽为他掏心掏肺做了多少事,为了一个烂人让周五死了,还对阿徽亮出剑来。他亮剑的时候很是威风。既然如此,继续威风。不当他的女儿,阿徽同样也可以活得很好。让皇上自己看看,这世间还有没有另一个孩子能像阿徽一样待他。”
没错的,平阳长公主看着刘徽是藏不住的欢喜,同样也有对刘彻的羡慕。
都是为人子女的,到底一个孩子能为做到何种地步?为了父母,为了家国天下,平阳长公主自问不曾为国家,为父亲,兄弟多做一些什么。
她做不到,便从来没有想过跟刘徽比。
甚至,平阳长公主心里对刘徽是疼惜的。
思及刘徽年幼时已然为大汉谋划,为刘彻谋划,才能让大汉开疆辟土,也能让大汉所开拓之疆域安宁。
若是刘徽做得不好,刘彻要怪责刘徽也就算了。
可是,因为刘徽做得太好,好得让人无可挑剔,因而刘彻不喜不悦。
哈。帝王的猜忌是吗?
可以。
有的人不想忍都不得不忍,因为顾忌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