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8章 无畏擒龙(33)
蝉鸣最盛的时候,吴山居的葡萄藤已经爬满了凉棚。深绿色的叶子间坠着串串青葡萄,像挂了满架的绿玛瑙,偶尔有颗早熟的紫果藏在叶底,被阳光照得透亮,引得念安和阳阳踮着脚够,帆布鞋踩在凉棚下的石凳上,发出“咚咚”的轻响。
吴畏坐在竹椅上,看张起灵给葡萄藤剪枝。锋利的剪刀在他手里格外温顺,多余的枝桠被一一剪掉,断口处渗出透明的汁液,像葡萄在悄悄流泪。“李铁柱的双胞胎在全国锦标赛拿了冠军,”他翻着手机里的视频,两个小伙子穿着红色运动服,站在领奖台上敬军礼,国歌的声音透过屏幕传出来,震得葡萄叶簌簌作响,“霍秀秀说,电视台要做专题报道,想拍他们小时候在这爬葡萄架的样子。”
张起灵放下剪刀,指尖沾着些汁液:“葡萄架是他们搭的。”那年夏天,两个半大的小子扛着竹竿在院子里忙活,汗珠子砸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最后搭出的架子歪歪扭扭,还是张起灵重新加固才撑到现在。
“就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吴畏笑着说,突然发现葡萄叶下藏着个小小的鸟窝,里面躺着四枚淡绿色的蛋,上面布满褐色的斑点,像撒了把芝麻,“快看,新住户,比去年的戴胜鸟蛋好看。”
张起灵伸手拨开枝叶,动作轻得像怕吹破蛋壳:“是绣眼鸟。”他从屋里拿来块薄木板,轻轻挡在鸟窝上方,“防着肥猫。”
肥猫仿佛听懂了,从银杏树上跳下来,蹲在凉棚柱下,尾巴不耐烦地甩着,喉咙里发出“咕噜”的声音,像在抗议这无端的指控。
院门外传来自行车铃声,念安和阳阳并排骑进来,车筐里装着个巨大的西瓜,用网兜兜着,晃悠悠地撞着车把。“凤凰叔叔!麒麟叔叔!”念安跳下车,羊角辫上的紫丝带沾着汗,“阳阳说他会切西瓜,要切出‘凤凰形状’!”
阳阳推着车,脸涨得通红:“我爸教我的,用模具压。”他从书包里掏出个黄铜模具,上面刻着展翅的凤凰,边缘已经被磨得发亮,“我妈说这是祖传的,给新娘子做喜饼用的。”
“来,比赛切西瓜。”吴畏把西瓜放在石桌上,“谁切得好看,奖励一串青葡萄。”
两个孩子立刻投入“战斗”。念安急得用手掰,西瓜汁溅得满脸都是;阳阳则小心翼翼地把模具按在瓜瓤上,轻轻一敲,完整的凤凰形状就掉了出来,引得吴畏连声叫好。张起灵坐在旁边,偶尔帮他们擦掉手上的汁水,目光落在两个孩子身上,像落满了细碎的阳光。
吴邪扛着个摄像机走进来,镜头对着葡萄架拍个不停:“我要拍‘夏日清凉图鉴’,重点突出小哥在葡萄架下看书的样子——岁月静好,岁月静好懂吗?”
张起灵刚想躲,被吴畏一把拉住:“坐就坐,让他拍。”他把本线装书塞进张起灵手里,封面是《山海经》,边角已经磨得卷了毛,“翻到凤凰那页,配合点。”
霍秀秀和小花来了,手里提着个食盒,里面是刚做好的绿豆糕,翠绿的颜色,上面印着葡萄藤的花纹。“我妈说这天气吃绿豆糕最解暑,”霍秀秀把糕点分给众人,“特意多加了薄荷,凉丝丝的。”
念安举着块绿豆糕,非要喂阳阳吃,糕点屑掉在阳阳的领口,两人却笑得前仰后合。阳阳也不甘示弱,用模具压了块凤凰西瓜,递到念安嘴边:“吃这个,比绿豆糕甜。”
“这俩孩子,”霍秀秀无奈地摇摇头,拿出手帕给他们擦脸,“跟你和吴邪小时候一个样,整天黏在一起。”
“谁黏他了?”念安鼓着腮帮子反驳,嘴里还塞着西瓜,“我是怕他切到手。”
“明明是你自己想吃。”阳阳小声嘀咕,却把最大的一块西瓜推到念安面前。
吴邪举着摄像机连拍,嘴里念叨着:“完美!这互动太完美了!标题就叫‘青梅竹马的夏日日常’!”
中午,李铁柱带着媳妇来了,手里提着个保温桶,里面是刚熬好的酸梅汤,上面浮着层厚厚的冰碴。“给孩子们解暑,”李铁柱掀开盖子,酸香瞬间弥漫了整个院子,“我媳妇加了陈皮和桂花,比外面买的好喝。”
念安捧着碗酸梅汤,非要和阳阳碰碗:“干杯!像大人一样!”结果两人用力过猛,汤洒了一身,像两只落汤鸡。
“说起来,”李铁柱喝着酸梅汤,突然想起什么,“这俩小子明年要去参加亚运会,组委会说要拍个宣传片,问能不能来院子里取景,就拍他们小时候在这爬葡萄架的样子。”
“当然能。”吴畏笑着说,“让他们也看看这葡萄藤,当年念安总把葡萄当子弹,砸得阳阳抱头鼠窜,现在倒成了好朋友。”
阳阳的脸瞬间红了,低头喝着酸梅汤,耳朵却悄悄竖起来听。念安没注意,还在滔滔不绝地讲阳阳被砸哭的糗事,被吴畏轻轻敲了下脑袋:“不许笑人家。”
下午,吴邪提议做葡萄果冻。阳阳的妈妈送来些琼脂粉,说是“用海草做的,健康”。念安和阳阳负责剥葡萄皮,手指被染成了紫色;吴畏则在锅里熬葡萄汁,张起灵站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提醒他“火大了”“该搅了”,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你怎么什么都会?”吴畏搅着葡萄汁,看他熟练地往模具里倒液体,忍不住问。
“在青铜门学的。”张起灵淡淡道,“冬天没事做,就用雪水和野果做冻,给雪豹当零食。”
“你还喂雪豹?”吴畏惊讶地睁大眼睛,“我还以为你只喂我呢。”
张起灵的嘴角微微上扬:“你比雪豹能吃。”
“谁能吃了!”吴畏瞪他,却忍不住笑了,葡萄汁的甜香混着酸梅汤的清苦,在空气里弥漫,像他们此刻的心情,甜中带点微酸,却格外让人回味。
葡萄果冻做好时,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天。紫色的果冻装在琉璃碗里,映着晚霞的光,像块巨大的紫水晶,引得孩子们直流口水。念安抢着要尝,被冻得直吐舌头,却还是喊着“好吃”。
“等放凉了再吃。”霍秀秀把果冻放进冰箱,“晚上吃正好,解暑。”
傍晚,阳阳的爸爸来接他们。他看着两个孩子在葡萄架下追逐打闹,眼里满是感慨:“念安总说‘凤凰叔叔做的果冻最好吃’,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他从包里拿出本书,是吴邪新出的《凤麟秘史》续篇,封面上的葡萄架照片已经有些泛黄,“我小时候就爱听这些故事,没想到还能让孩子也体验到。”
张起灵正在给绣眼鸟的窝添干草,闻言动作顿了顿,吴畏接过书翻了翻,里面夹着片干枯的葡萄叶,是去年的标本:“故事还在继续呢,以后会有更多孩子听着这些故事长大。”
夜幕降临,葡萄架下亮起了串灯,暖黄色的光透过叶子,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众人围坐在凉棚下,吃着葡萄果冻,喝着酸梅汤,聊着亚运会的宣传片,聊着葡萄成熟后的吃法,聊着冬天要种的腊梅……肥猫不知何时钻进了张起灵的怀里,打着舒服的小呼噜,尾巴尖偶尔扫过他的手腕,像在撒娇。
“明天,”吴畏靠在张起灵肩上,看萤火虫在葡萄架间飞舞,“把葡萄藤再绑高点,别让孩子们够着,等熟了再摘。”
“好。”张起灵点头,目光落在鸟窝上,绣眼鸟妈妈正衔着虫子飞回来,翅膀在灯光下闪着绿光。
“再给肥猫做个吊床,”吴畏继续说,“就挂在凉棚柱上,让它也享受享受。”
“好。”
风穿过葡萄架,带着淡淡的果香,拂过石桌上的空碗,拂过两个交握的手掌,拂过这永远热闹的夏天。吴畏知道,故事还在继续——明天会有新的葡萄挂上枝头,后天会有新的鸟蛋孵化,亚运会的赛场上会响起国歌,葡萄果冻的模具里会冻进新的笑脸,而他和张起灵,会一直守在这葡萄架下,看着萤火虫来了又走,看着孩子们在光影里慢慢长大,把每个平凡的瞬间,都酿成时光里最清甜的果味,岁岁年年,永不散场。
桂花飘黄的时候,吴山居的空气里总浸着层甜香。老桂花树的枝桠探过凉棚,细碎的金桂簌簌落下,在青石板上积成薄薄一层,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踩着揉碎的阳光。吴畏蹲在树下,用竹簸箕收集桂花,指尖沾着金黄的粉末,连呼吸都带着蜜味。
“念安说要学做桂花糕,”他抬头看张起灵修剪过长的枝条,剪刀开合间,金桂像雨一样落下来,沾了张起灵满肩,“那丫头特意让她外婆寄了糯米粉,说要做‘能吃出凤凰形状’的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