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着我发光了 作品

第912章 顾长青参观(第2页)

\"西洋火绳枪胜在精度。\"叶明拿起成品解释,\"我们做不到他们那么小的公差,但通过'选择性装配'弥补——将误差相近的零件配对组装。\"

顾长青摸着光滑如镜的铳膛,突然道:\"演示给老夫看。\"

---

校场高台已备好茶点。叶明亲自取来三支不同型号的惊雷铳:标准型、狙击型和骑兵短型。

\"请王爷指定目标。\"

顾长青眯眼望向远处:\"那棵枯柳,主干分叉处。\"

距离至少二百二十步。叶明调整标尺,深吸一口气扣动扳机。柳枝应声而断!

\"好!\"老将军拍案而起,\"装填我看看。\"

叶明演示纸壳弹的使用:咬开尾部倒入引火药,整体塞入铳膛,通条轻捅两下即完成。\"训练有素的士兵每分钟可发六到八次。\"

接着展示狙击型的——其实是固定在铳管上的两重铜管,内嵌水晶镜片。

\"放大两倍,配合标尺可精确射击三百步外目标。\"

最令顾长青感兴趣的是骑兵短铳。这种双管设计可预装两发,专为冲锋设计。

\"北燕重甲在五十步内也挡不住。\"叶明说着连开两枪,将移动靶轰得粉碎。

\"下雨怎么办?\"老将军突然泼出一杯茶。叶明不慌不忙,拿起淋湿的火铳照常击发,毫无障碍!

\"防水药池和密封火门。\"叶明拆解部件展示,\"即使用水浸泡,甩干后照样使用。\"

顾长青的目光从惊讶变为沉思:\"成本如何?\"

\"量产状态下,一支标准惊雷铳耗银六两,是旧式的六成。\"叶明递上账册,\"关键在标准化——所有零件可互换,战场维修只需更换模块。\"

老将军突然起身:\"带我看生产全流程。\"

---

回到工坊,叶明详细讲解每个环节。从铁矿精选到最终调试,八十一工序环环相扣。

顾长青尤其关注质量管理——每支铳都有工匠铭牌,测试数据归档备查。

\"这支为何单独放置?\"老将军指向角落的几支铳。

\"公差测试。\"叶明解释,\"我们故意组装不同误差范围的零件,找出性能边界。\"

他拿起一支,\"这支前膛稍紧,适合用大直径弹丸;那支气密性略差,但配合粗颗粒火药反而更准。\"

顾长青捋须良久,突然道:\"边军需要三千支,半年内交付,可能做到?\"

叶明早有准备,呈上《扩产方案》:\"安阳现有产能月产四百,若王爷调拨五十名熟练铁匠,可提升至八百。\"

\"就这么定了!\"老将军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盏叮当响。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叶明,你这套'标准化''公差配合'的理念,恐怕不止用于火器吧?\"

叶明微笑:\"王爷明鉴。车弩、铠甲、甚至攻城器械,同一套原理皆可适用。\"

顾长青放声大笑,亲昵地揽住叶明肩膀:\"老夫这就上书朝廷,安阳军工单独设衙,由你全权掌管!\"

他眨眨眼,\"顺便问问,那个能打三百步的'长眼睛铳',能给老夫特制两支么?\"

夕阳西下时,顾长青带着三支特制惊雷铳和厚厚一摞图纸满意离去。叶明站在城楼上,望着老将军远去的背影,知道这场军备竞赛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