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南山淬玉
军器总局的库房总管跪在地上,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大人,按现有精铁储备...只够造八百支铳。\"叶明手中的账册啪地合上。顾长青的三千支订单才下达十天,原材料危机就爆发了。传统使用的闽铁需从南方千里迢迢运来,根本赶不上工期。
\"周边矿脉勘探结果呢?\"
陈瑜展开地图:\"南山铁矿品位尚可,但含硫偏高,以往锻造的兵器易脆。\"
叶明指尖敲打着地图。南山距安阳仅三十里,若能就地取材,不仅解决运输问题,还能降低成本。
\"取南山矿样本,立刻试验新配方。\"
南山矿石在高温中散发出刺鼻的硫味。首次冶炼出的铁坯布满气孔,锻造时更是裂纹频现。到第五炉时,老赵灰头土脸地来报:\"大人,又废了一炉...硫含量实在太高。\"
叶明拾起一块失败品仔细观察。断面呈现异常的灰白色,与常规铁材迥异。他突然想起现代合金钢中的钼元素——某些含硫铁矿往往伴生钼,而钼正是提高钢材高温强度的关键!
\"改变淬火工艺。\"叶明卷起袖子,\"试试油淬而非水淬。\"
工匠们将信将疑。通常含硫高的铁料更易脆,该用温和退火才对。但令人惊讶的是,油淬后的南山铁坯不仅没裂,反而呈现出独特的青灰色光泽。
\"再锻打九次,用新配方的淬玉液。\"叶明亲自调整药液比例,增加了硝石含量。
当最终成型的铳管放在测试台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通条测试完美通过,铅弹滑行流畅无声。更惊人的是负重测试——这支铳管能承受比闽铁制品高两成的压力!
\"南山矿有古怪...\"沈清捧着测试记录,\"同样工艺,闽铁制品到第八次重载就变形了,这个十二次还完好。\"
叶明微笑:\"不是古怪,是天赋。立刻调整配方,全面转用南山矿!\"
---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南山矿虽然性能优越,但每炉成分波动较大,导致成品质量不稳。叶明将工匠分成三组:一组专攻矿石精选,二组负责标准化冶炼,三组做适应性锻造。
\"分层验收。\"叶明指着新制定的质量标准,\"甲等用于狙击铳,乙等标准型,丙等改做骑兵短铳。\"
最妙的创新是\"误差补偿表\"。沈清带领学子们测试了三百支铳管的各项参数,总结出\"若前膛稍宽,则配稍紧的击发机构\"之类的匹配规则,使八成\"次品\"经过巧妙组合反而具备特殊优势。
老赵看着最新一批验收合格的南山铳,忍不住问:\"大人,这算什么钢?既非闽铁也非淬玉钢...\"
\"就叫'南山玉'吧。\"叶明抚过铳管上特有的青灰色纹理,\"安阳独有的配方。\"
产量曲线开始陡峭上升。第二个月,安阳产出惊雷铳六百支,第三个月突破九百。照此速度,不仅能按时交付顾长青的三千支,还能额外满足本城防务需求。
然而庆功宴的酒杯还未举起,其其格就带来了坏消息:\"大人,南山矿区的护卫队遭袭,三名工匠被掳!\"
叶明摔碎酒杯:\"什么时候的事?\"
\"昨夜子时。据幸存者说,袭击者专门挑懂得配方的老师傅下手...\"
---
北燕军营中,赫连勃勃亲自审问被掳的安阳工匠。老匠人张铁头咬紧牙关,直到看见孙子被带进帐篷才崩溃。
\"我说...但配方记得不全...\"
他给出的是三个月前的旧版配方,缺少关键的油淬工艺和硝石比例。北燕工匠如获至宝,连夜开炉炼制,结果出炉的铁坯不是多孔就是脆裂。
\"废物!\"赫连勃勃斩断桌角,\"再给你三日,炼不出合格铳管,全家喂狼!\"
张铁头表面惶恐,心中暗笑。南山矿的秘密不在配方,而在那看似不起眼的油淬工序——温度差一度,时机慢一分,便是天壤之别。
与此同时,叶明已派重兵保护矿区,并下令所有工匠家属迁入城内。更关键的是,他秘密调整了火药配方,在新生产的纸壳弹底部添加特殊标记。
\"用这批弹药测试。\"他交给顾长青派来的验收官两箱特制子弹,\"与常规弹药分开放。\"
验收在暴雨中进行。边军精锐轮流试射三百支惊雷铳,每支都完成百发速射测试。特制弹药在击发时会产生独特啸叫,方便追踪流向——这是叶明防备技术泄露的后手。
\"神兵利器!\"验收官激动地汇报,\"雨中连射无故障,二百步穿透三重铁甲!顾帅要加订五千支!\"
叶明却看向北方阴云。赫连勃勃绝不会坐视安阳取得优势,下一轮交锋恐怕已经不远...
南山试验场上,一千支编号的\"南山铳\"整齐排列在射击架上。每支铳旁放着两百发特制高压弹——装药量比常规多三成,专为极限测试而制。
\"开始第一阶段!\"叶明挥下红旗。
砰砰砰——
连绵的爆响如雷霆滚过山谷。每射击五十发,工匠就会检查铳管状况,记录升温、变形等数据。到日落时分,已有三十七支铳管出现轻微膨胀。
\"继续第二阶段!\"叶明下令通宵测试。
火把照亮了试验场。子夜时分,一声异响引起注意——第422号铳管突然炸裂!飞溅的碎片在护盾上留下深深划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