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笔生辉 作品

第734章 根据地新貌!(第2页)

这里人口密集,街道上男女老少来来往往,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最引人注目的是,根据地的所有百姓都穿着各式汉服。

这是红山镇根据地独特的服装文化风貌。

经过两个多月的推广。

纺织厂为百姓们量身定制的汉服已经完全取代了旧式服装。

普通百姓穿着便于劳作的简朴汉服,商铺店主则身着更为考究的款式。

更有不少人在发髻上戴着传统的头冠。

熟人相见时互相抱拳作揖,举手投足间尽显华夏礼仪之邦的风范。

整个红山镇仿佛穿越时空,重现了天朝上国礼乐昌明的文明盛景。

首长和参谋长一行人目睹此情此景,不由得驻足赞叹。

首长感慨道:\"林枫啊,你们红山镇的老百姓穿上汉服真是太精神了!

上次过年时你们举办的汉服巡演秀。

记者带回的资料就让我们总部的人震撼不已,如今亲眼所见,令人心潮澎湃!”

参谋长也由衷赞叹:\"确实如此!

你看老百姓们穿上汉服后,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

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和穿着旗袍马褂时自带的卑微模样简直判若两人啊”

林枫自豪地点头回应:\"首长、参谋长说得对!

汉服是我们华夏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正统服饰。

自古以来,我华夏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这身衣裳不仅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记忆,更能唤起民族自信。

您看,就连最普通的百姓穿上汉服,举手投足间都透着泱泱大国的气度”

他指着街道上往来的人群继续道。

恢复我汉家衣冠,能潜移默化中就培养出对我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这种民旅文化自信,正是我们民族复兴的重要根基”

“大家知道,当满清割据中原后,为了巩固统治。

他们推行了残酷的\"剃发易服\"政策,强迫汉人改穿旗袍马褂这类刻意设计的服饰。

这些服饰不仅违背华夏审美,更是满清统治者精心设计的文化枷锁。

目的就是要磨灭我华夏汉人的民族自信,培养奴性思维。

穿着这些服饰的汉家儿女,举手投足间难免会流露出自卑感和奴性心理。

林枫又坚定地说道:\"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必须也要从服饰文化着手,恢复华夏文明的优秀传统。

这不仅关乎服饰礼仪,更是我华夏民族精神的重塑”

参谋长听后深受触动:\"林枫同志,你在这方面的认知确实超越了时代。

当其他人还在思考如何攻城略地、打鬼子时。

你已经从文化复兴的角度着手民族振兴大业,这种战略眼光实在难能可贵”

首长也深表赞同:\"说得对!

看来我们今后在根据地建设中,必须把文化自信建设也摆在更重要位置。

到时政委和根据地负责人的工作,要增加华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这一重要内容。

这不仅关乎当下,更关乎民族的未来”

参谋长深有感触地点头道:\"确实如此!

你看现在很多国人,一见到西洋东洋来的东西就觉得什么都好。

完全不顾我们华夏文明的特殊性和优越性,盲目崇洋媚外。

不管好坏统统接收,这种现象实在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