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笔生辉 作品

第735章 文化教育情况

听到首长和参谋长这番见解,林枫心中倍感欣慰。

他穿越到这个时代,除了要完成军事上的目标外。

在文化复兴和经济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心血。

如今看到领导层能够认同这些理念。

他仿佛已经看到华夏复兴事业在这个时空加速推进的美好前景。

.......

就在这时。

首长突然激动地拉住参谋长:\"老伙计,快看那边街口!”

顺着首长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个约莫十来岁的孩童正站在一块自制黑板前。

孩童正在一笔一划地教十几个老百姓认字。

那孩子神情专注,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香\"字。

周围的老百姓也都全神贯注地跟着学习。

这生动的一幕让首长和参谋长都为之动容。

首长感叹道:\"连这么小的孩子都在为扫盲出力,红山镇的文化建设真是深入人心啊!”

参谋长也连连点头:\"是啊,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复兴之道,全民动员!”

其实此时正值午间放学时分,孩子们三三两两走在回家的路上。

有的赶回家吃饭,有的则在街边小摊解决午餐。

而眼前这个聪慧的孩子,却利用这段休息时间。

主动当起了小老师,为不识字的乡亲们授课。

若是走近细听,便能听到那孩子清脆的声音。

\"各位叔叔伯伯,请看木板上这个'香'字,我来给大家讲解”

他指着字的上半部分说道:\"这里是个'禾'字,代表禾苗”

他又指向下半部分:\"

大家想想,禾苗在阳光照耀下会怎样?”

围坐的老百姓们纷纷开动脑筋。

一位中年汉子恍然大悟道:\"禾苗见着太阳,那肯定长得快啊!”

旁边的大哥也连连点头:\"对对对!有了阳光,禾苗才能抽穗,长出稻谷或者小麦来”

小朋友听到大人们的回答,开心地拍手称赞:\"对啦!叔叔伯伯们说得太对了!”

他踮起脚尖,指着黑板上的字继续讲解。

\"那长成熟的稻谷、小麦做成米饭或者麦饼后,闻起来会怎样呀?”

围观的乡亲们顿时哄笑起来,七嘴八舌地答道。

\"那还用说?米饭香得很哩!”

\"新麦烙的饼子,隔着三条街都能闻到香味!”

\"没错!\"小朋友眼睛亮晶晶的,小手在黑板上重重一点。

\"所以这个字就是'香'字!

禾苗在太阳下生长,结出的粮食做成熟食香气扑鼻。

这就是'香'字的来历,大家都明白了吗?”

\"明白啦!\"十几个庄稼汉齐声应和,笑声在街口回荡。

有人还特意凑近黑板,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这个新学的字。

有人还有鼻子吸着空气,好像要感受“香”字的味道!

这样的场景在红山镇随处可见。

不仅这个街口,几乎每个路口、每条巷道都有放学的孩子在教乡亲们认字。

虽然根据地开设了各种夜校,也鼓励家长向孩子学习,但识字教育仍然供不应求。

为此,学校特意组织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小先生\"活动。

这既锻炼了学生,也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了识字的机会。

红山学校的老师们经常鼓励学生们。

让孩子们在平时放学时间或是休息日。

可以分散到红山镇根据地的各个角落,教乡亲们认字。

这样既能锻炼你们的实践能力,又能让你们更贴近劳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