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着小船的王大海 作品

第716章 。等下五秒(第2页)

但提醒也得有技巧,不能直接说“你应该怎样怎样”,最好是问他:“你觉得从这一步开始,还能怎么试试?” 引导他自己往正确的方向想。

我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说当老师、当家长是门学问了。不光要懂知识,还得懂孩子的心理,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以前总觉得“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他们,现在才明白,“解惑”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帮他们学会自己找到答案。

就像今天这孩子,他自己想出答案后,那种兴奋感是装不出来的。那眼神里的光,比拿到任何奖励都亮。

而且我发现,他自己想出来的思路,虽然绕了点,但特别有他自己的特点。要是我直接告诉他标准答案,可能就把这种独特的思考方式给抹掉了。

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咱们不能用自己的框架去套他们。给他们空间,其实也是在保护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说起来,不光是对小朋友,对咱们成年人可能也一样。有时候遇到问题,别人直接给答案,还不如自己琢磨出来记得牢。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比如学个新软件,别人手把手教你,当时会了,过两天就忘。自己瞎琢磨半天弄明白的,反而印象深刻。

所以啊,有时候“慢”就是“快”。看起来费了时间绕了弯路,其实是在打基础,底子扎实了,以后进步才快。

今天这事我得记下来,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拿出来提醒自己。别总想着当“救世主”,有时候做个安静的“陪伴者”更重要。

你说我是不是有点太感慨了?可能是那孩子最后笑的样子太有感染力了,让我一下子想了这么多。

不过真的,这种亲眼看着孩子靠自己的力量突破难关的感觉,特别好。比自己做成什么事都有成就感,你说是不是?

下次再遇到这孩子,我得好好夸夸他。不光夸他做对了题,更要夸他肯自己动脑筋,那种坚持劲儿比答案本身值钱多了。

也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次不光是做对了一道题,更是打赢了一场跟自己的仗。这种胜利的感觉,会给他攒不少底气吧。

想想咱们小时候,不也是这样吗?靠自己做成一件事,能高兴好几天,那种自信就是这么一点点攒起来的。

所以啊,咱们能做的,就是多给他们创造这种“靠自己”的机会。少一点包办代替,多一点信任和等待。

可能刚开始会觉得慢,会着急,但长远来看,肯定是值得的。毕竟,教会他们怎么思考,比教会他们100个答案都有用。

今天这事儿真是没白经历,跟你说完感觉更透彻了。以后要是你遇到类似的情况,说不定也能想起我这档子事,哈哈。

其实教育这东西,真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得跟着孩子的节奏走,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咱们也得跟着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不是?

好了,不说了,越说越没完了。反正今天这事儿算是给我敲了个警钟,以后面对孩子,得多点耐心,少点急躁。你觉得我这感悟还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