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时光 作品

第1767章 星河共渡(第2页)

粮仓外的厮杀声渐渐平息时,苏瑶抱着舆图跑进来,斗篷上的雪已经化尽,露出里面绣着的星辰图案——那是凌羽当年教她认的北斗七星,说跟着星光走,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内奸是兵部尚书。”她将舆图上的红点圈起来,那里是尚书府的密道入口,“柳依在崖上截获了他与西羌的密信。”

白若雪忽然按住孩童的后颈,那里有块月牙形的胎记。她猛地抬头看向苏瑶,目光撞在彼此带着惊惶的脸上——十年前,药王谷被焚时,她曾在乱葬岗上见过个同样胎记的婴儿,当时那孩子已经没了气息。

四、星河流萤光

夜幕降临时,雁门关的城楼上亮起三百盏油灯。凌羽站在垛口前,看着西羌降兵与中原百姓一起搭建防御工事,他们用断矛作支架,破盾当门板,在雪地里筑起道奇怪的屏障。

“将军,兵部尚书的亲兵已经到关外了。”秦风递来碗热汤,里面飘着几枚枸杞——那是白若雪特意加的,说能驱散寒气。

凌羽接过汤碗时,指尖触到碗底的温热。他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雪夜,镇北侯府的老管家将半块龙纹玉佩塞进他手里,说小姐的胎记在颈后,像弯月牙。

“让柳依带孩子去密道。”他转身时,裂穹刀在月光下划出银弧,“告诉苏瑶,按第二套方案布防。”

城楼下传来丝竹声。苏瑶正坐在临时搭起的帐子里,教西羌的女人们绣中原的牡丹。她指尖的银针穿过绢布,将西羌的狼图腾与中原的凤凰绣在一起,针脚里藏着的,是她连夜算出的布防变化。

白若雪提着药箱走过街道时,看到柳依牵着那个有月牙胎记的孩童。孩童手里攥着块糖,是苏瑶给他的,糖纸是用舆图的边角料做的,上面还能看到凌羽写的“守”字。

“他不是可汗的儿子。”白若雪忽然开口,药箱里的银簪在月光下泛着光,“当年我埋的那个婴儿,是被调包的死婴。”

柳依猛地停住脚步,孩童颈后的胎记在灯笼下格外清晰。她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若有子,颈后月痕,当以龙纹佩相认。

五、共渡此夜寒

三更的梆子声刚响过第一下,兵部尚书的亲兵就开始攻城了。他们穿着西羌的盔甲,举着中原的云梯,在月光下像群鬼魅。

凌羽站在城楼正中,裂穹刀上的血珠滴落在积雪里,绽开的红梅与苏瑶绣帕上的图案渐渐重合。他忽然听到身后传来整齐的脚步声,西羌降兵举着削尖的木棍,与中原士兵肩并肩站在一起。

“将军,药来了!”白若雪的声音穿透厮杀声,她提着的药桶里,翻滚的药液泛着奇异的蓝光——那是用七星草与西羌的夜明砂熬成的,能让盔甲在黑暗中发光。

苏瑶的舆图在城楼上展开,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她用朱砂在图上画出新的防线,那里是西羌牧民熟悉的羊肠小道,此刻正有无数黑影在移动——柳依带着孩童和老弱,从密道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厮杀声渐渐平息。凌羽拄着裂穹刀站在尸骸遍地的城楼下,看到苏瑶正用银针为西羌老人包扎,白若雪在教中原士兵辨认草药,柳依则牵着那个有月牙胎记的孩童,在清点缴获的粮草。

孩童忽然挣脱柳依的手,跑向凌羽,举起手里的半块龙纹玉佩。玉佩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与凌羽颈间的那半块严丝合缝。

“他们说,这是回家的记号。”孩童的声音奶声奶气,却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

凌羽蹲下身,将孩童抱起来。远处的地平线上,无数光点正在移动——那是听到消息赶来支援的百姓,他们举着灯笼,像流动的星河,正缓缓汇入这座刚刚经历过战火的雄关。

苏瑶走到他身边,将绣着星辰的帕子塞进他手里。白若雪和柳依并肩站着,晨风吹起她们的衣角,露出腰间同样的香囊,里面装着混合了中原草药与西羌香料的粉末。

“你看,”凌羽指着那些越来越近的光点,声音里带着笑意,“星火已成燎原势。”

裂穹刀归鞘的瞬间,刀身上映出四张含笑的脸。他们知道,这座关隘不再是隔绝彼此的屏障,而是连接山河的桥梁。就像那半块终于合璧的玉佩,纵然带着过往的裂痕,却在晨光里,折射出比星辰更璀璨的光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