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时光 作品

第1708章 青龙坛·风起云涌(第2页)

四、藏宝图的线索

林月娘带着众人返回海镜阁的秘密据点——一座位于泉州港西侧的废弃灯塔。灯塔底层的密室里堆满了古籍,其中一个紫檀木盒里,放着半张泛黄的羊皮卷,卷上绘制着沿海的航线,用朱砂标注着三个红点,分别位于崂山、蓬莱、成山头。

“这是初代阁主绘制的‘寻龙图’。”林月娘用银针小心翼翼地挑开羊皮卷的夹层,里面露出一行用银粉写的小字,“三岛连珠,龙门现于潮眼。”

“三岛指的就是崂山、蓬莱、成山头?”白若雪用手指点着红点,“可这三个岛呈三角形分布,怎么连珠?”

柳依将玄水琴放在羊皮卷旁,琴身的纹路竟与图上的航线隐隐重合:“需要特定的潮汐。”她拨动琴弦,琴音在密室里形成共振,羊皮卷上的朱砂红点开始闪烁,“当月亮运行到紫微垣时,三岛的潮汐会形成共振,海面上会出现通往龙门的漩涡。”

苏瑶已取出星图推演:“七月初七子时,月在紫微垣。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初七之前赶到成山头,那里是潮汐共振的中心点。”

“可青龙坛的人肯定也会去。”凌羽想起殷千柔的话,“他们既然知道龙门的事,说不定早就布好了陷阱。”

林月娘突然想起什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东海异物志》:“书上记载,蓬莱岛有‘照海镜’,能看透海底的暗流和阵法。如果能拿到它,就能避开青龙坛的埋伏。”

“我去蓬莱。”白若雪站起身,焚天剑在掌心转了个圈,“朱雀真火正好克制岛上的寒雾。”

“我去崂山。”苏瑶拿起另一张海图,“崂山道观里有位玄机子道长,是我师父的旧识,或许能查到青龙坛的动向。”

柳依轻抚琴弦:“我留在泉州,用音波联络沿海的渔民,打探成山头的潮汐规律。”

众人看向凌羽,他正盯着羊皮卷上的龙形纹路——那纹路与他破妄刀上的青龙虚影一模一样。“我去成山头。”他握紧短刀,“先去探探地形,布置接应。”

林月娘取出四枚鸽哨,哨身刻着四象图案:“这是海镜阁的‘传讯哨’,危急时刻吹响,百里内的同伴能感应到。”

小石头突然跑进来,手里捧着四个用贝壳串成的护身符:“我娘说这个能防水,你们带上。”每个护身符里都裹着一小撮海盐,那是泉州渔民出海时必带的“平安盐”。

四人接过护身符,相视一笑。窗外的月光穿过灯塔的窗棂,在地面投下四道交错的影子,竟与天际的四象图腾隐隐呼应。

五、各自的征途

三日后,白若雪抵达蓬莱岛。这座传说中的仙岛此刻正被漫天寒雾笼罩,雾气中隐约可见楼台亭榭的影子,却在靠近时化作泡影。

“蜃气?”她挥动焚天剑,真火在雾中烧出一条通路,“可惜骗不过朱雀的火眼。”剑身在雾气中划出弧线,那些虚幻的楼台突然扭曲,露出下方的礁石和毒沼。

岛中心的丹崖山顶,立着一座残破的观海亭,亭柱上刻着“照海镜在此”五个大字。白若雪刚踏上石阶,就见亭中坐着个穿白衣的女子,正用一块冰镜映照海面。

“朱雀使者终于来了。”女子转过身,脸上覆着冰面具,“我等你三年了。”

白若雪的焚天剑骤然出鞘:“你是谁?”

“守镜人。”女子举起冰镜,镜中突然射出一道寒光,“想拿照海镜,先破我的‘冰魄阵’。”

寒雾突然凝聚成无数冰箭,从四面八方射向白若雪。她却不闪不避,任由冰箭穿透身体——那些箭穿过的地方,竟泛起火焰的涟漪。

“残影?”守镜人失声惊呼。

真正的白若雪已出现在观海亭顶,焚天剑直劈冰镜:“你的阵法,太慢了。”

冰镜被剑气震得裂开,却在落地前化作一道冰龙,盘旋着冲向白若雪。她反而笑起来:“来得好!”朱雀真火暴涨,与冰龙碰撞的刹那,整座丹崖山都响起冰层碎裂的轰鸣。

当雾气散去时,白若雪握着一面巴掌大的青铜镜,镜面光滑如镜,能清晰映照出海底百丈的景象。守镜人的冰面具落在地上,露出一张与白若雪有七分相似的脸。

“你是……”

“我是你失踪的师姐,白灵。”女子咳着血笑,“师父当年怕青龙坛抢照海镜,才让我假死守岛。现在,镜归其主了。”

与此同时,崂山太清宫的三清殿里,苏瑶正与玄机子对弈。棋盘上的黑白棋子,竟在随着两人的落子形成阵法。

“白虎之力已至九成,只差最后一层‘仁心’。”玄机子落下最后一子,棋盘上的白子突然化作白虎虚影,“青龙坛主殷千殇,是殷千柔的胞弟,也是当年害死你师父的凶手。”

苏瑶的指尖微微一颤:“我师父……不是死于走火入魔?”

“他是被殷千殇用‘蚀心蛊’暗算。”玄机子取出一枚玉简,“这是你师父留下的《寒月心经》补遗,最后一页记载着破蛊之法。”

玉简入手冰凉,苏瑶却觉得心口滚烫。她终于明白,师父临终前为何让她“慎用杀招”——白虎之力,至刚易折,唯守仁心者能长久。

泉州港的灯塔上,柳依的玄水琴正发出前所未有的共鸣。她面前的海图上,无数光点随着琴声移动,那是沿海渔民标记的暗礁和洋流。突然,所有光点同时指向成山头东北方的一处无名小岛。

“那里就是潮汐眼。”柳依在海图上画下圆圈,琴弦上的玄光突然与腰间的贝壳护身符产生共鸣,“凌羽他们……可能遇到麻烦了。”

成山头的悬崖上,凌羽正与三名青龙坛的“龙卫”缠斗。这些人的武功路数与影卫截然不同,招式中带着龙形虚影,显然修炼了某种与青龙相关的功法。

“凌公子,坛主有请。”为首的龙卫手持长枪,枪尖吞吐着青芒,“交出定元珠,可免你三位同伴的性命。”

凌羽的破妄刀突然发出龙吟:“你们抓了她们?”

“白姑娘在蓬莱遇袭,苏姑娘在崂山被困,柳姑娘……”龙卫的话没说完,就被一道突如其来的音刃切断喉咙。

柳依的身影出现在悬崖边,玄水琴的琴弦还在震颤:“抱歉,让你担心了。”她身后跟着白若雪和苏瑶,两人虽然衣衫带血,眼神却明亮如星。

三名龙卫见状,突然捏碎手中的信号弹,红色的烟火在天际炸开,形成龙形图案。

凌羽握紧定元珠,看向身边的三人。白若雪扬了扬手中的照海镜,苏瑶轻抚玉简,柳依的琴弦蓄势待发。

“看来,好戏要开场了。”他抬头望向成山头的方向,那里的海面上,已开始出现细微的漩涡。

七月初七的月亮,正在海平面缓缓升起。

六、龙门潮汐

七月初七,子时。

成山头的海面上,三道银色的潮汐线正从崂山、蓬莱、成山头三个方向涌来,在预定的潮眼处交汇。当月亮爬至紫微垣正中时,交汇点突然掀起百丈巨浪,浪涛中浮现出一道由水幕组成的巨门,门楣上刻着两个古篆——“龙门”。

龙门两侧,已站满了青龙坛的教徒。坛主殷千殇身穿金色龙袍,站在一艘巨大的龙舟上,手中握着半张与凌羽等人相同的寻龙图。

“凌羽,交出定元珠,这龙门后的天下,分你一半。”殷千殇的声音透过扩音功传来,震得海水都在颤抖,“你我都是青龙血脉,本就该联手唤醒神龙。”

凌羽立于破浪号的船头,定元珠在他掌心流转着四色光芒:“你不懂。四象之力,从不是用来争霸的。”

“冥顽不灵!”殷千殇猛地挥手,龙舟两侧的炮口同时喷出火焰,却是由无数火蛊组成的火流,“让他们尝尝万蛊焚身的滋味!”

白若雪的焚天剑划出赤色弧线,朱雀真火与火蛊碰撞,竟将对方的火流倒卷而回:“你的蛊,不够纯!”

苏瑶则取出师父留下的玉简,寒月内力注入其中,玉简突然射出一道白光,在海面上形成冰桥,直通向龙门:“按原计划,我去破左侧阵眼!”

柳依的玄水琴奏响《定元曲》,音波在冰桥上凝结成防护罩,挡住青龙坛教徒射来的毒箭:“若雪掩护,我去右侧!”

凌羽最后看了三人一眼,破妄刀上的青龙虚影冲天而起:“我去会会殷千殇!”

他足尖点在浪尖,身形如青龙掠空,刀气瞬间劈开龙舟的甲板。殷千殇早有准备,龙袍无风自动,化作无数龙鳞状的盾牌:“尝尝我的‘青龙九变’!”他的身体突然拉长,化作一条数十丈长的青色巨龙,龙爪带着撕裂空气的呼啸拍向凌羽。

“同样是龙,也分善恶。”凌羽将定元珠按在刀身上,破妄刀突然暴涨,刀身的青龙虚影与他本人合二为一,“今日便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青龙之力!”

两道龙影在龙门下碰撞,激起的巨浪几乎要将天空吞没。白若雪趁机突破火蛊阵,焚天剑直刺右侧阵眼——那里有个巨大的青铜鼎,鼎中燃烧着炼化活人怨气的“幽冥火”。

“给我灭!”朱雀真火与幽冥火缠斗,白若雪突然想起师姐的话,将一丝自己的精血注入剑中,“以朱雀之名,净化!”

赤色火焰骤然变得纯净,竟将幽冥火一点点吞噬,青铜鼎发出不堪重负的轰鸣,最终炸裂成碎片。

左侧阵眼处,苏瑶正与守阵的万蛊门门主对峙。对方驱使着无数毒虫组成虫墙,却被苏瑶的白虎劲气一一震碎。“寒月心经的最后一页,是‘护生’。”她的内力不再冰冷,反而带着温润的白光,“你的蛊,伤不了我。”

白光如潮水般漫过虫墙,毒虫们竟温顺地退开,露出后方的阵眼——一面刻满诅咒的骨镜。苏瑶指尖轻点,骨镜在白虎劲气中化为齑粉。

柳依则站在龙门正中,玄水琴的音波与潮汐共振,形成一道巨大的音障,将所有试图靠近的青龙坛教徒挡在门外。她看着凌羽与殷千殇的龙影缠斗,突然想起小石头的贝壳护身符,将其中一枚抛向空中:“玄武为盾,定!”

护身符在空中炸开,海盐融入潮汐,龙门的水幕突然变得坚固如水晶。殷千殇的龙爪拍在水幕上,竟被反弹而回,鳞片上裂开无数细纹。

“不可能!”他嘶吼着,体内的青龙之力突然暴走,“我才是天选之子!”

凌羽抓住这个机会,定元珠的四色光芒同时爆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虚影在他身后浮现,形成完整的四象图腾。“四象归元,诛邪!”

四色光芒如利剑般刺入殷千殇体内,青色巨龙发出凄厉的悲鸣,身体逐渐溃散,最终化作点点青光,被定元珠吸收。

龙门的水幕在此时缓缓打开,露出里面通往未知海域的通道。定元珠从凌羽掌心飞出,悬浮在通道入口,四色光芒化作一道彩虹,连接着海天。

“里面是什么?”白若雪问道。

凌羽看向身边的三人,她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好奇与坚定。“或许是新的世界,或许是四象的起源。”他伸出手,“要去看看吗?”

苏瑶、白若雪、柳依同时握住他的手。四人的指尖相触的刹那,天际的四象图腾突然降下光柱,将他们笼罩其中。破浪号的船帆自动升起,顺着潮汐,缓缓驶入龙门后的通道。

海面上的潮汐渐渐平息,只留下那道横跨海天的彩虹,和泉州港灯塔上,小石头手中紧握的最后一枚贝壳护身符。

属于四象的传说,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