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8章 青龙坛·风起云涌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青龙坛·风起云涌
一、归航惊变
破浪号在四象城崩塌的余波中颠簸了整整三日,才驶出归墟海眼的迷雾。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洒在甲板上凝结的盐霜时,柳依突然按住了琴弦——玄水琴的音波在海面上荡开,传回极远之处的金属震颤声。
“西北方三十里,有船队靠近。”她指尖在琴弦上轻点,音波勾勒出的轮廓在空气中显形:三艘挂着黑色骷髅旗的快船,船舷两侧架着十二门青铜炮,船头立着个身披猩红披风的汉子,腰间弯刀正反射着冷光。
白若雪舔了舔唇角,焚天剑在掌心转了个圈:“是‘黑海盗盟’的人。三年前在胶州湾,我烧过他们的旗舰。”她跃上桅杆,极目远眺,“为首的是盟主‘独眼龙’敖坤,据说他左臂装着玄铁义肢,能硬接罡气。”
凌羽摩挲着定元珠,珠子里流转的四色光芒突然泛起涟漪。他看向苏瑶,对方正展开一张泛黄的海图,指尖落在标注着“断魂礁”的位置:“敖坤的老巢在这片礁石区,寻常船只不敢靠近。他此刻追来,必是冲着定元珠。”
话音未落,三颗燃烧着的炮弹已破空而来,带着尖锐的呼啸砸向甲板。苏瑶足尖点地,月白长衫化作一道流光,寒月内力在船舷凝结成冰墙。炮弹撞在冰墙上炸开,火光与冰雾交织,却没伤及船体分毫。
“倒是比三年前长进了。”敖坤的狂笑从远处传来,义肢重重拍在船舷上,“白丫头,把你怀里的宝贝交出来,爷爷让你们死得痛快点!”
白若雪的朱雀真火骤然暴涨,整个人化作一道赤影掠出船舷,剑势如燎原烈火直劈敖坤面门:“先接我三剑再说!”
敖坤冷笑一声,玄铁义肢横挡胸前。剑与义肢碰撞的刹那,赤焰与黑气炸开,周围的海水竟被震得向上翻涌。“不错的火候。”他手腕翻转,义肢末端弹出三寸利爪,“可惜,还不够烫!”
凌羽正要驰援,却见苏瑶按住他的手臂:“让若雪试试。她炼化无形之火后,朱雀之力还差最后一层淬炼。”她指向白若雪身后——那道原本模糊的朱雀虚影,此刻正随着剑招逐渐凝实,羽翼上的纹路开始流转金光。
柳依的玄水琴突然奏响激昂的旋律,音波化作赤色火线缠绕在焚天剑上。白若雪只觉体内真火骤然沸腾,剑招变得越发凌厉,竟在敖坤的义肢上留下焦痕。“这是什么?”她惊喜道。
“音波能引动你体内未觉醒的火元。”柳依轻声道,指尖琴弦再拨,“左前方五步,他义肢的关节是弱点!”
白若雪心领神会,剑势陡转,避开敖坤的利爪,剑尖如灵蛇般刺向义肢肘关节。只听“咔嚓”一声脆响,玄铁义肢竟被真火熔断,敖坤惨叫着后退,胸前已被剑风扫出一道血口。
“撤!”独眼龙捂着伤口嘶吼,三艘快船调转船头,竟在海面上划出诡异的s形轨迹,朝着断魂礁方向逃窜。
白若雪正要追击,却被凌羽拦住:“他们在引我们入礁区。”他指着海面上突然浮现的暗礁群,“那些礁石上有符文,是‘锁海阵’的阵眼。”
苏瑶已取出银针,在甲板上布下简易的推演阵:“敖坤背后有人。黑海盗盟往年只敢劫掠商船,这次敢截杀我们,必是受了青龙坛的指使。”
“青龙坛?”柳依的琴弦轻轻震颤,“就是那个在中原各地设坛,专抢古武秘籍的神秘组织?”
凌羽摩挲着定元珠,珠子里的青光变得格外明亮:“他们找的不是定元珠,是我们。”他想起四象城石碑上的字迹,“四象试炼唤醒的不仅是我们的力量,还有藏在血脉里的印记——青龙坛的人,能感知到这种印记。”
二、青龙坛的密探
七日后,破浪号停靠在泉州港。这座东南第一大港此刻却透着诡异的萧条,码头上的商贩寥寥无几,几个挑夫打扮的汉子正鬼鬼祟祟地盯着往来船只,腰间隐约露出青色龙纹令牌。
“看来泉州也被渗透了。”苏瑶换上一身靛蓝布裙,将寒月剑藏在竹篮底层,“我去联络当地的‘海镜阁’,他们消息灵通,或许能查到青龙坛的据点。”
白若雪嚼着桂花糕,用火折子点燃了路过小贩递来的传单——那上面印着“青龙降世,收纳万武”的字样,角落盖着龙形印章。“这帮人倒是明目张胆。”她弹掉火星,“要不要我一把火烧了他们的分坛?”
柳依拉着她走进一家茶馆,二楼靠窗的位置坐着个戴斗笠的老者,正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上画着什么。待四人坐下,老者突然推倒茶盏,水渍在桌面上显出青龙坛的分布简图:“苏姑娘的海镜阁,三天前被抄了。”
苏瑶的指尖骤然收紧:“林阁主呢?”
“被押去了青龙坛总坛。”老者掀起斗笠,露出被烫伤的半边脸,“老奴是阁里的账房,侥幸逃出来的。他们要的不是账本,是阁里收藏的《四象考》残卷。”
凌羽突然按住老者的手腕——对方袖中露出半截青铜令牌,上面的龙纹与四象城的青龙石碑如出一辙。“你不是账房。”他的声音冷下来,“青龙坛的‘影卫’,右手虎口都有龙形刺青。”
老者脸色骤变,猛地拍向桌面,烟雾炸开的瞬间,人已破窗而出。白若雪的焚天剑后发先至,剑气将对方的衣袖削落,果然露出虎口处的青色刺青。
“追!”凌羽跃出茶馆,却见老者拐进一条窄巷后,身影竟凭空消失。巷子尽头是座紧闭的土地庙,庙门上贴着褪色的春联,横批“风调雨顺”四个字,笔法与青龙坛传单上的字迹如出一辙。
柳依的玄水琴突然发出低沉的共鸣:“庙里有地下通道。”她拨动琴弦,音波穿透庙墙,在地面震出环形的波纹,“入口在神像座下。”
凌羽一脚踹开庙门,却见神像前跪着个穿粗布衫的少年,正对着香炉喃喃祈祷。听到动静,少年猛地回头,脸上还挂着泪痕:“你们是谁?我娘说这里不能随便进……”
苏瑶注意到少年脚边的铜盆里,灰烬中混着几片龙鳞状的甲片——那是青龙坛影卫的护身甲碎片。“你娘呢?”她蹲下身,声音放柔,“我们是来帮她的。”
少年咬着唇指向神像:“刚才有个疤脸叔叔把我娘推进去了……”他伸手去推神像底座,那千斤重的石像竟被他轻轻推开,露出下方黑黝黝的通道。
“你叫什么名字?”凌羽摸了摸少年的头,对方的发间藏着一枚小小的玄武形玉佩。
“小石头。”少年握紧玉佩,“我娘说,戴着这个就不会迷路。”
柳依的琴声突然急促起来:“通道里有杀气!不止影卫,还有……蛊虫!”
三、地下龙窟
通道内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墙壁上每隔十步就挂着盏油灯,灯芯里隐约可见蠕动的青色虫影。凌羽用破妄刀挑开一具影卫的尸体,对方的脖颈上有两个细小的血洞,皮肤下正有青色纹路向上蔓延。
“是‘青丝蛊’。”苏瑶认出这种南疆奇毒,“中蛊者会被蛊虫啃噬经脉,最终变成行尸走肉。青龙坛连南疆的‘万蛊门’都拉拢了?”
白若雪的焚天剑燃起火焰,将周围的油灯尽数点燃:“管他什么门,烧干净就是。”火光中,通道两侧的石壁上开始浮现壁画——画中是无数人跪在祭坛上,被青龙虚影吞噬,最后只剩下白骨。
“这些不是普通的壁画。”柳依轻抚琴弦,音波在壁画上荡开涟漪,“颜料里混了人血,还缠着怨念。”她弹出一道清越的音刃,将壁画劈出裂痕,里面竟露出层层叠叠的骸骨。
通道尽头是座巨大的地下石窟,窟顶倒悬着钟乳石,每根石笋都被凿成龙爪的形状,爪尖正对着下方的圆形祭坛。祭坛上绑着个穿紫色长裙的女子,正是海镜阁阁主林月娘,她的眉心插着根青色骨针,双目紧闭,脸色青紫。
“娘!”小石头挣脱柳依的手,朝着祭坛跑去。
“别过来!”林月娘突然睁开眼,声音嘶哑如破锣,“骨针……控制……”她的身体剧烈抽搐,皮肤下凸起无数青色线条,像是有无数虫子在游走。
石窟四周的石壁突然转动,露出十二个洞口,每个洞口都冲出三名影卫,手中长刀泛着绿光——刀身上涂满了剧毒。
“擒贼先擒王!”凌羽将小石头护在身后,破妄刀化作青龙虚影,瞬间冲破影卫的包围圈,直劈祭坛旁的高座。高座上坐着个穿青色道袍的老者,手中正把玩着一枚青铜铃铛,铃铛摇动时,林月娘的抽搐就会加剧。
“凌公子好身手。”老道轻摇铃铛,十二名影卫突然自爆,墨绿色的毒雾瞬间笼罩石窟,“可惜,你们今日都要做老夫的‘养蛊皿’。”
白若雪的朱雀真火形成火墙,将毒雾隔绝在外:“老东西,你可知焚天剑能炼蛊?”她剑指老道,火墙上突然飞出无数火鸦,每只鸦嘴都叼着一小簇真火。
苏瑶则绕到祭坛后方,指尖凝聚白虎劲气,精准地刺入林月娘后心的穴位:“封住她的经脉,能暂时压制蛊虫。”她看向老道,“你是青龙坛的‘炼蛊司’司长,殷千柔?”
老道脸色微变:“小姑娘见识不浅。可惜,知道太多的人,都活不长。”他猛地捏碎铃铛,林月娘体内的蛊虫突然暴走,竟从她的七窍中钻出,化作一条条青色小蛇,朝着最近的柳依扑去。
柳依的玄水琴发出清越的龙吟,音波在地面形成水墙,将青蛇尽数困住。她看向小石头:“把玉佩贴在你娘眉心!”
小石头捧着玄武玉佩,虽然吓得发抖,却还是一步步走上祭坛,将玉佩按在林月娘的眉心。玉佩接触到骨针的刹那,突然爆发出玄色光芒,青蛇们发出凄厉的嘶鸣,竟在光芒中化作青烟。
“玄武之力……”殷千柔失声惊呼,转身就想从暗门逃走,却被凌羽的刀气拦住去路。破妄刀抵在他的咽喉,刀身的青龙虚影正与他袖口的龙纹产生共鸣。
“说,青龙坛的总坛在哪?”凌羽的声音冰冷刺骨,“还有,你们找《四象考》做什么?”
殷千柔突然诡异地笑起来,嘴角溢出黑血:“四象……归元……青龙……苏醒……”他的身体迅速干瘪,最终化作一滩墨绿色的脓水,只留下那枚青铜铃铛。
铃铛滚动着,停在林月娘脚边。她眉心的骨针已被玉佩震碎,脸色渐渐恢复红润。“多谢四位相救。”她咳出一口黑血,“《四象考》记载,定元珠能唤醒沉睡的青龙神……青龙坛的坛主,是想利用神的力量称霸天下。”
柳依捡起铃铛,发现内侧刻着一行小字:“七月初七,龙门开,神龙现。”
“七月初七。”苏瑶看向凌羽,“还有十五日,就是传说中鲤鱼跃龙门的日子。”
凌羽握紧定元珠,珠子里的四色光芒突然交织成螺旋状。他想起四象城石碑上的预言:“四象归元之日,青龙衔珠,白虎开道,朱雀焚邪,玄武镇厄——原来我们四个,从一开始就是定数。”
小石头抱着林月娘的腿,仰起小脸:“大哥哥,你们要去斩恶龙吗?我娘说,海镜阁的藏宝图里,有能找到龙门的线索。”
石窟外传来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夹杂着隐约的钟鸣。凌羽看向苏瑶、白若雪和柳依,三人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坚定。
“去找藏宝图。”凌羽的声音在石窟中回荡,“然后,去会会那位青龙坛主。”
朱雀真火在白若雪的掌心跳跃,白虎劲气萦绕在苏瑶的指尖,玄水琴的余韵在柳依的琴弦上流转,而凌羽手中的定元珠,正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照亮了每个人眼中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