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5章 浑水摸鱼策(第2页)

江心洲的芦苇荡里,当年洒落的盐粒已结成晶簇。渔家小子捞起一块舔了舔:“呸!还是他娘的咸中带苦!”

周广禄的“浑水摸鱼策”,恰似《庄子》寓言中的“浑沌凿窍”——将清浊分明的秩序搅作混沌,方能在他人目盲时攫取真金。这种“以乱治利”的谋略,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白圭“人弃我取”时埋过伏笔,在《金瓶梅》西门庆操控生药市场时露过锋芒,但将其化作盐铁大戏,则更显市井智慧之酷烈。

此计暗合三重要义:

其一,造势。《鬼谷子》云:“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周广禄深谙此道,洒盐之举看似鲁莽,实则是以银盐为饵,诱群鳄相争。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形人而我无形”,他将自己藏在风暴眼中,笑看八方风雨。

其二,借势。《韩非子》有载:“恃人不如自恃。”周广禄却反其道而行——借官府查私之威,行私盐贩运之实。这种“灯下黑”的胆识,堪比《水浒传》智取生辰纲的算计,却多了三分官商勾结的阴毒。

其三,转势。《淮南子》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众人视混乱为灾难时,周广禄却将其转化为洗牌良机。这种“创造性破坏”的智慧,暗合《易经》革卦“汤武革命”之理,却将其异化为中饱私囊之术。

然此术终有三重孽债:

首债,民生凋敝。《盐铁论》痛陈:“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当盐道沦为赌桌,最终输光的必是升斗小民。那些磕头谢恩的百姓不会知道,他们领的“赈济盐”,正是周家掺了三成河沙的陈货。

次债,纲纪崩坏。《商君书》强调:“国之所以治者,法也。”周广禄们却将法度当作琴弦,想拨什么调全看银子响动。这种“以商乱法”的恶例,恰如《红楼梦》中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让天下人尽失对公义的敬畏。

末债,因果轮回。《金瓶梅词话》有诗:“富贵自是福来投,利名还有利名忧。”当周广禄的盐船插上水师旗时,他已成盐道生态链中最肥的蠹虫。待新御史上任,第一把火必烧这“义商”——正如他当年劈匾明志,终会有人拿他的头颅祭旗。

真正的商道,当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述:“与时俯仰,获其赢利。”顺天时而动,逐地利而兴。靠搅乱一池春水摸鱼的“豪杰”,终究是池中鳖。待水清见底时,那些沉在淤泥里的盐晶,自会析出贪婪的苦涩。

移花接木经

“东园桃李西园柳,暗把芳根暗中偷。

待到花开千万朵,方知此木非故丘。”

——且看当铺少东家如何将赝品变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