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12章 私塾顽童的涂鸦策——圣人教诲的戏谑解构
解红
朱笔圈破圣贤书,墨猪蹚乱砚池湖。
顽童不解春秋义,偏画孔孟作戏图。
涂鸦策,荒唐注,字缝里爬出小貔貅。
莫道孺子不可教,且看童趣改江湖。
临安城南的青云私塾内,十岁的阿宝跪在青砖地上,面前摊着本《论语》,页边爬满歪扭的墨猪。老夫子的戒尺敲在"学而时习之"旁:"这画的是何物?"
"回先生,"阿宝揪着衣角,"这是‘学而时习之’的学——您瞧,这小人儿趴在窗口偷听,耳朵拉得老长,像不像‘学’字里藏着的‘子’?"满堂哄笑中,戒尺狠狠抽向砚台,溅起的墨汁染黑了老夫子的山羊须。
当夜,阿宝被罚抄《泰伯篇》。他蘸着鼻涕在纸角画了个秃头小人,头顶"曾子曰"三字,脚下踩着"战战兢兢"的蜈蚣。次日课间,画页被传阅成册,同窗们争相模仿。不过旬月,《论语》里的"子曰"皆长出獠牙,"诗云"化作吐火怪,连最晦涩的《尚书》章句旁,也爬满会打架的象形字。
城隍庙前的泥人张亦是解构高手。他捏的孔圣人不持竹简,反托着块炊饼,美其名曰"圣人施粥"。某日惹恼了儒生,他抄起烂泥糊了尊"宰予昼寝像"——那泥人张着哈欠,枕边散落《周礼》,鼾声气泡里飘着"朽木不可雕"。儒生们挥袖怒斥,却被赶集的妇人围住:"这泥人教娃认字可比书本灵光!"
"这叫‘泥巴论语’。"泥人张甩着泥刀,"圣贤话掉进土里,才能长出人吃的粮。"他腕子一抖,给孔圣人添了顶破草帽。
一曰"借形破意"。正如《鬼谷子》所言"因其言,听其辞",阿宝看似涂鸦戏谑,实则以童趣拆解经义。他将"学"字画作偷听小儿,恰似《庄子》"子非鱼"之辩——用最笨拙的笔触,捅破最森严的义理之墙。
二曰"以俗化雅"。泥人张的炊饼孔子暗合《墨子》"节用"之思,当圣贤像坠入市井烟火,高高在上的教义便成了可揉捏的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