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青楼琴师的断弦谱——传统雅乐的朋克演绎(第2页)
二曰\"以俗破雅\"。老周的莲花落《论语》暗合《墨子》\"非乐\"之思,当庙堂雅乐沦为枷锁,贩夫走卒的嬉笑怒骂便是最锋利的破城槌。
三曰\"逆练乾坤\"。柳无弦的铁琵琶缠满祈福绸,恰似《周易》\"否极泰来\"的具象——她把被雅乐遗弃的\"俗物\"炼成新图腾,在残破中铸就惊世骇俗的美。
更绝的是书院杂役阿铭。他偷撕典籍糊风筝,却在残页上批注俚语。某日风筝断线落入知府庭院,大人拾起《孟子》残页,见\"天将降大任\"旁歪扭写着:\"扛大包的周二狗,每日挑砖三千斤\"。知府竟命人寻来周二狗,赏了三钱银子:\"此乃活生生的‘斯人也’!\"
\"墨香混着汗臭才是真文章。\"阿铭嚼着甘草片,\"那些摇头晃脑的书生,哪闻过砚台外的烟火气?\"他蘸着面汤在墙上续写《陋室铭》,\"苔痕上阶绿\"改成\"尿渍上墙黄\",惹得厨娘举着擀面杖追打三条街。
遇此等离经叛道之辈,剿不如化。昔年秦淮河畔的老琴师韩湘子,见学徒将古琴改作月琴弹俗曲,非但不斥,反在琴腹添凿七孔。待学徒弹奏,风声穿孔成韵,竟暗合《广陵散》遗音。老琴师醉卧画舫笑道:\"钧天广乐未必在天上,破锣嗓里也能淘出金。\"
《淮南子》有云:\"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醉月楼的焦尾琴如今悬于梁上,柳无弦的铁琵琶却供在香案。某夜风急,断弦拂过铁琵琶,竟奏出《幽兰》古调。老鸨惊见琴身焰纹在月光下化作兰草,方知柳无弦早将雅乐魂灵绣在铁甲之下。
水龙吟
断弦撕破九霄云,铁甲琵琶摄魂吟。
卖花声咽马蹄碎,皆作弦上风雷音。
莲花落,圣人训,烂泥扶上琉璃樽。
莫道阳春白雪贵,下里巴人最穿心。
柳无弦的铁琵琶近日多了根兽筋弦——取自城门口饿毙的老马。她弹奏时,弦间呜咽似马嘶,混着西街屠户的剁骨声,竟谱成《市井广陵散》。某日书院山长微服来听,曲终慨然长叹:\"老夫注解《乐经》三十年,不及这半曲马嘶。\"掷下的玉佩却被柳无弦随手系上风筝线,飘飘摇摇落入阿铭的浆糊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