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12章 番文招牌的视觉霸权:文字秩序的崩塌(第2页)
徐渭残引张砚舟至密室,展开幅《字魂图》:每个汉字皆化人形,“正”字如甲士持戈,“孝”字若子负亲行。老人指神文符咒:“你看这些鬼画符,无魂无魄无骨相,恰似给活人喂纸钱——吃得多了,魂就散了!”
墨池中的破阵枪
三日后,张砚舟邀全城蒙童观“字灵显圣”。他取祖传松烟墨,在十丈素绢上书《孝经》,字字皆按神文符咒风格。未及书毕,忽有乌鸦撞入厅堂,衔走“孝”字中的虫形符。徐渭残趁机喝道:“禽兽尚知反哺,尔等欲将孝道改成虫豸乎?”
众目睽睽下,张砚舟挥毫改书正体。当“孝”字最后一捺落下,梁间突传雏燕啁啾——原是母燕衔虫归来。满堂孩童怔立,忽有泣声:“那歪扭孝字,看着像要吃了爹娘……”
字魂不灭的华夏道
这场文墨之争,揭穿文化木马的阴毒心机。阿罗珈的算计藏于三处:
其一“形骸解构”——将汉字精髓偷换成视觉刺激,如同给美人披兽皮;
其二“功能异化”——使文字沦为巫术符号,好比以《论语》当柴烧;
其三“童蒙荼毒”——让稚子不识字理只摹鬼画符,恰似断文化龙脉。
但华夏字道早有后招。《说文解字》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张砚舟终悟得:对付文化木马,当学造字法——可借异形添趣,但“六书”根基不可移;正如西域宝石能嵌笔杆,可那“永字八法”的筋骨,才是顶天立地的脊梁!
三年后波斯邸倒闭,满街神文招牌积灰褪色。张砚舟在字库教孙儿握笔,孩童指着歪扭旧帖问:“爷爷,这符咒体不更威风?”老人提笔写下“正”字:“你瞧这横平竖直——”笔锋力透纸背,“胡人的字是藤蔓,要缠树才能活;咱们的字是松柏,站着死也是直的。就像你娘蒸的定胜糕,任他胡饼再酥,压不垮临安的风骨。”
御街的春雨洗尽异形文,有人听见新童谣飘荡:“番文诡,汉字正,描红要描祖宗样;鬼画符,圣人书,笔墨里有华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