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酒令劫——宴席间的七步诗囚(第2页)
徐掌柜面色发青,正要搬出《文镜秘府论》,陆散人已蘸酒在案上画圈:“《沧浪诗话》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诸位且看——”酒痕漫漶间,竟成幅写意山水,“作诗如作画,意在笔先。诸位被平仄韵脚困住,恰似盯着画纸纹理,反倒不见真山水!”说罢将七只酒杯叠作浮屠塔,“叮”的一声,最底层的“雄浑”杯应声而裂,露出杯底暗藏的磁石——原来酒筹停在哪品,全凭掌柜袖中磁匕操控。
诗债薄上的烟云
三日后府衙来人,从酒窖搜出十卷《诗债录》。其中记载着更阴损的“抽骨令”:若遇真才子,便令其诗作缺字少句,再以重金兜售“补字诀”。最可笑的是某页批注:“遇狂生可激其连作,待其醉后骗押田契”。徐掌柜瘫坐在地时,陆散人翻着诗债薄冷笑:“李太白斗酒诗百篇,到你这儿倒成了百篇诗换一斗酒!”
醉仙楼自此换上新酒筹,刻的不再是《诗品》,而是《随园食单》的菜名。某日乞儿阿狗溜进厨房偷酒,随手抓支“佛跳墙”筹,跑堂的竟笑道:“小兄弟若能用‘香’字说个笑话,这坛酒便归你。”后来城中流传新童谣:“酒令本是戏,何必作天梯,七步走不通,三步也能啼…”
残杯照见真趣
立冬那夜,陆散人独坐醉仙楼飞檐。怀中酒葫芦将满时,忽听楼下传来清朗诗声:“雪埋金樽酒更温,风送铜铃语乱真。当年诗债随云散,留得糊涂醉里魂。”低头看,竟是徐掌柜披发跣足,在雪地里且歌且行。
檐角冰凌坠地,碎玉声中,陆散人摸出支秃笔,就着雪地在粉墙上勾了幅《醉吟图》:七只酒杯散落山径,杯中溢出诗文化作流云。打更人路过时,见那云纹里隐约藏着《庄子》的句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更声渐远时,雪地上歪斜的酒葫芦影子,倒比满墙诗文更恣意几分。
生存法则醉卧诗行:
1.破枷去锁——陆散人掷杯见磁石,拆穿规则把戏
2.返璞归真——童谣化繁为简,三步胜过七步
3.借力打力——以《沧浪诗话》破《文镜秘府》,以诗道制诗囚
4.见微知着——雪地《醉吟图》藏真意,留白胜过万言
——化《菜根谭》“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为醒酒汤,藏《二十四诗品》“遇之非深,即之愈稀”于残杯冷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