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江湖术士的寄生艺术——从徐福到左慈的千年骗局(第2页)
谶纬织就的罗网
永嘉之乱前夕,郭璞在洛阳太学讲《易》。他指着龟甲裂纹高呼:"北邙山下埋金刀,五马渡江化游龙!"学子们争相抄录时,却不见他袖中藏着并州快马送来的密信——那是东海王司马越府中幕僚的重金酬谢。三日后,江南豪族纷纷北迁的马车,正碾过郭璞早置办的田产。
这般谶语生意,左慈的徒子徒孙最是精通。某年大旱,他们在冀州散播童谣:"青龙坠地,白虹贯日。"待袁绍问卜,术士便指着其幼子袁尚道:"此子额有龙纹。"自此袁氏兄弟阋墙,反倒让曹操坐收渔利。这般翻云覆雨,恰似《战国策》中"三人成虎"的典故,只不过虎变成了真龙。
幻术终归尘土掩
徐福东渡十年后,有渔民在琉球岛拾到半幅秦旗。旗上血书"仙药在蓬莱之东",笔迹却是徐福亲随的。原来那日船队遇飓风,徐福将童男女推入海中祭神,自己却带着财宝登陆荒岛。他至死握着始皇所赐的赶山鞭,鞭梢金铃早被海盐蚀成绿锈。
左慈的结局更显诡谲。建安二十一年,他受邀赴汉中张鲁的"米宴",席间将空碗倒扣,竟涌出滔滔汉水。张鲁惊惧之下欲杀之,他却化作青烟遁入《道德经》竹简。三日后,有樵夫在终南山见一老道骑鹤西去,鹤唳声惊落满山红叶——那叶脉纹路,竟与当年曹操佩剑上的七星别无二致。
唐天宝年间,某道士在骊山温泉宫为玄宗演术。他将纸人抛入池中,化作霓裳仙子起舞。贵妃醉眼迷离时,道士袖中滑落半卷《徐福航海图》,图上批注:"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安禄山叛乱那夜,这幅图随着梨园乐谱焚于战火,灰烬中却显出句谶语:"渔阳鼙鼓动地来,原是术士种祸胎。"
汴河码头的说书人如今仍唱着:"江山代有术士出,各骗君王数十年。"当蒙童指着《三国演义》问左慈是否真能化鹤时,先生总敲着戒尺答:"你看那戏台上的变脸,不也是千年传下的把戏?"夕阳西下,茶客们哄笑着散去,唯余说书摊前的幌子在风中摇晃,上面画着徐福的宝船,正驶向永远到不了的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