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8章 宦海浮沉寄生术——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生存较量

朱紫蟒袍裹枯骨,白玉阶前血未凉。莫道阉宦无麟角,曾踏青云到御床。

紫袍下的暗流

开元二十年的春夜,高力士的皂靴踏过兴庆宫的露水。他怀中揣着李林甫的密奏,袖里却藏着王毛仲的罪证。这个从岭南流放的罪臣之后,如今掌着内侍省的三千宦官,连李白的醉眼都能辨出他蟒袍上的龙脑香——那香气,是前日玄宗赏赐安禄山时,他顺手从锦盒里拈的。

杨玉环入宫那日,高力士正在教坊司排演《霓裳羽衣曲》。他故意将曲谱中的"凤点头"改作"龙摆尾",待玄宗蹙眉时,才跪呈真正的古谱:"老奴该死,竟将天宝年间的残谱混入其中。"这般以退为进,暗合《鬼谷子》"欲取先予"之术。果然,玄宗抚着他肩头感叹:"力士真乃朕家老奴!"次日,杨玉环的七宝步摇便少了两颗东珠——那珠子此刻正镶在高力士新制的护甲上。

金銮殿外的棋局

天宝七载的上元夜,杨国忠在花萼相辉楼前拦住高力士的轿辇。他晃着新得的金鱼袋笑道:"公公可知这袋中装的不是符契,而是岭南的荔枝核?"高力士眼皮未抬,袖中滑落半块带血的玉珏——那是杨国忠表弟强占民田的证物。待杨国忠脸色发白,他才慢悠悠道:"杨侍郎的荔枝核,怕是种不出太平树。"

这场较量早在三年前埋下伏笔。那年南诏叛乱,高力士力荐杨国忠督运粮草。当杨国忠在泸水畔被瘴气所困时,高力士却让心腹宦官在长安散播谣言:"杨侍郎运粮车中,载的都是闽南的象牙簟。"待杨国忠九死一生回朝,等待他的是御史台的弹劾奏章。这般借刀杀人,比《三国》中诸葛亮草船借箭更毒三分。

霓裳羽衣裹锋芒

骊山华清池的晨雾里,高力士捧着杨贵妃的雪蛤羹,勺柄有意无意地指向东北方。贵妃慵懒问道:"阿翁总看那作甚?"高力士垂首:"老奴想起范阳的温泉..."当夜,玄宗案头便多了份安禄山在范阳筑雄武城的密报。而杨国忠为证忠心,竟将堂兄杨銛私通吐蕃的信件烧成灰烬,混入醒酒汤献给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