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苏醒(第2页)

辛久薇鼻尖一酸,眼中泛起湿意。姨母……您一定要好起来。

“还有……”辛久薇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问道,“殿下……他醒了吗?”

林晚意抬眸看了她一眼,那清冷的眼神似乎能洞穿人心:“殿下昨夜子时已苏醒片刻,意识尚清,但极其虚弱,很快又昏睡过去。林院判说,这是好现象,说明殿下在恢复。”她收拾着药箱,状似无意地补充道:“殿下苏醒时,问的第一句话……便是‘辛久薇如何?’”

辛久薇的心猛地一跳,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夹杂着酸涩,悄然漫过心田。她垂下眼睫,掩饰住眼中的波澜,只轻轻“嗯”了一声。

林晚意不再多言,提着药箱离开。

暖阁内恢复了安静。辛久薇靠在引枕上,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萧珣……他醒来了。他问起她。这个认知,让她沉寂的心湖泛起了涟漪。那冰冷的契约,那相互利用的算计,在生死边缘的抉择面前,似乎都变得模糊不清。挡在身前的背影,怀中紧攥的解药,昏迷前的询问……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在她心中勾勒出一个全然陌生的萧珣。

又过了两日。辛久薇已能在辛葵的搀扶下,在暖阁内慢慢走上几步。左肩的麻痹感减轻了许多,但依旧无力。心口的伤依旧是最大的负担,每一次动作都需小心翼翼。

这天午后,暖阁外传来一阵轻微的、不同于游夜的脚步声。随即,门被轻轻推开。

辛久薇循声望去,微微一怔。

门口站着一位身着素雅宫装、气质雍容沉静的中年妇人。她眉宇间带着深深的疲惫和忧色,但眼神温和,正是忠勇伯老夫人唯一的女儿,嫁入宗室为郡王妃的赵王妃。她身后跟着两名低眉顺眼的侍女。

“王妃娘娘?”辛久薇有些意外,挣扎着想下榻行礼。

“快别动!”赵王妃几步上前,轻轻按住辛久薇的肩膀,声音温和中带着关切,“好孩子,快躺好。你伤得这么重,虚礼就免了。”她在榻边的绣墩上坐下,仔细端详着辛久薇苍白瘦削的脸颊,眼中满是心疼:“可怜见的,遭了这么大的罪……母亲若醒来,看到你这样,不知该有多心疼。”

提到老夫人,辛久薇眼眶又红了:“姨母她……”

“母亲吉人天相,会好的。”赵王妃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带着安抚和笃定,“太医说了,脉象一天比一天好。我今天来,一是看看你,二是替母亲……也替我们全家,谢谢你。”她的目光真诚而郑重,“若非你舍命夺回解药,六殿下他……后果不堪设想。你救了殿下的命,也等于救了我们忠勇伯府满门。”赵王妃很清楚,若萧珣真有不测,作为与萧珣关系密切的忠勇伯府,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王妃言重了,”辛久薇低声道,“久微……只是做了该做之事。”她无法解释那份不顾一切的冲动里,有多少是为了契约,又有多少是出于别的什么。

赵王妃看着她平静却难掩憔悴的面容,轻轻叹了口气:“好孩子,你是个有福的,也是个有主意的。此番劫难,你和殿下……都挺过来了,便是天大的造化。”她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轻声道:“殿下待你……终究是不同的。他昏迷中,念的都是你的名字。这府里上下,谁人不知?”

辛久薇的心跳漏了一拍,脸颊微微发热,垂下眼睫,不知该如何接话。赵王妃的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搅乱了刚刚平静的水面。

赵王妃又坐了一会儿,细细叮嘱了辛久薇要好生休养,留下许多珍贵的补品药材,这才带着侍女离去。

暖阁内再次安静下来,辛久薇的心绪却久久无法平静。赵王妃的话,林晚意的话,如同回音般在她脑中盘旋。萧珣待她不同?昏迷中念她的名字?这……怎么可能?他们之间,明明只有冰冷的契约和相互利用……

然而,挡在身前的背影、紧攥的手腕、那句“跟紧我”、还有怀中那瓶沾着他鲜血的解药……这些画面是如此清晰而真实,不容辩驳。

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混乱攫住了她。她分不清,自己此刻心中翻涌的情绪,是感激?是责任?还是……别的什么更复杂、更危险的东西?

又过了三日。辛久薇已能在辛葵的搀扶下,走到暖阁的窗边,看看外面庭院里萧瑟的冬景。

她的精神好了许多,但身体依旧虚弱,需要长时间的休养。

这天傍晚,夕阳的余晖给冰冷的庭院镀上一层暖金色。辛久薇坐在窗边的软椅上,裹着厚厚的毯子,望着天边渐沉的落日出神。

暖阁的门再次被轻轻推开。

这一次,进来的身影让辛久薇的心猛地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