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清逸 作品

第二百二十一章:透过现相看本质

事实上在它们眼里,我们实际只是当时“东印度”战略的其中一部分。

我们说自已是天朝上国,中央王朝,而我们在它们的眼里,只是稍微比土著好点。

而在印度所发生的一切,它们完全就是照搬到了过来到了我们这里。

站在银行家的角度,它们眼里是没有中央王朝概念的,它们想要撬开你的国门,首先便要判断你现在的状态到底是穷还是富。

而满清的税务系统,就是明朝的那一套,而明朝后期,已经穷得叮当响,一切都是因为税种单一。

地丁银为主,这种十分落后的税收方式,却占到了总体收入的百分之八十。

满清又是重农抑商的农业大国,朝廷想要干什么都要想办法立名目“筹银”。

这也就是为什么和珅能受乾隆重用的原因,就是因为和珅有办法给乾隆弄到钱。

穷且贪,是不是和莫卧尔王朝没有区别?

李俊当时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人家几百年前就把我们研究的如此透彻,心里忍不住的胆寒,也有点佩服它们。

贫穷伴随着的就是落后,而他们分析我们落后的根源,它们发现造成我们社会结构的落后原因便是:因为北方的满族在统治过程中,实际对异族实行了一种,几乎虐待式的管理。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满族人就。把人当狗和奴才……狗奴才。

而底层又无力反抗的时候,他们就会大面积的出现一种信仰真空。

它们的结论便是:这种社会逻辑,十分的适合传教。

所以,在大这样的大环境下,它们的渗透方式便是同时两种方式并行:对于底层的百姓,用教把他们统筹起来,植入自由思想。

对朝廷的官僚精英,就打入合作,然后再用利益腐化。

于是就有了洪秀全的拜上帝教,也就是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只是它们支持的其中一股势力,同时还有白莲教,天理教,以及和太平天国同时起义的北方捻军。

而一路势如破竹的太平天国,打到了南京,并且建立了首都,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也十分的简单。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动机甚至反感到了教廷,教廷是明确不支持它的。

这绝对是外围不能忽略的大问题,洪秀全拿着教廷的框架一改,上帝成了他老子,在教廷看来这就是异教徒。

而如果有世界观就应该知道,几个世纪的宗教战争,本质就是打异教徒好不?

洪秀全弄出来的拜上帝教,纯粹是抢对上帝的解释权。

他这样的做法,清军不打他,也会被莫名的各种势力灭掉。

第二,从一开始太平军就只是定义为,用来大规模削弱清廷的力量,让清廷更加依赖西方的工具。

人家把太平天国孵化出来的目的,在必要的时候给你军售,不是真心诚意来扶持你的。

在另外一方,人家已经跟清廷谈着更大的买卖,不给你升级武器装备,清廷怎么会给后面的事买单?

而他们之所以做这一切,乱七八糟的一通操作,两方都给军售,让双方打得你死我活,一通组合拳下来,它们真正目的就是:全面介入清廷的整套税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