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入场券(第2页)
至于给当地带来的好处。
这一点,所有官员都会算,都算得清。
美华王国的签证处,某县级市的市委书记正缠着领事:"我们愿意把老电厂的地皮全划出来,不要任何补偿!"
但他递来的申请书连只能先放在一边。
—— 根据肖氏公布的《筛选标准》,人口低于 20 万的市县连试点入围资格都没有。
试点只能是由省里统筹。
要不然全国五千多个县,哪里忙得过来?
最终这位书记只能灰溜溜地回到省城,托关系塞进本省的申报材料里,成了 "省级配套物流点"。
锦秀工程的总部大楼里,赵宏正对着全球卫星地图标注试点位置:"老板,12 个省份的框架协议已签,锁定 78 个试点,剩下的 22 个将在三季度完成。" 屏幕上,红色的钢铁城图标正沿着东宝航运的航线密集分布,像一串珍珠项链缠绕着大华国的海岸线。
肖爱国突然指着地图上的空白处:
"把西藏的那曲加进去,不建商业体,搞个 ' 高原物流枢纽 '。
" 赵宏有些疑惑,那里既无人口也无工业。"你忘了我们和大鹅签的 50 亿吨铁矿石合同?"
肖爱国笑着转动 3g 手机,"那曲是进藏的咽喉,未来从西伯利亚运矿到南亚,这里是必经之路。"
深夜的美华王国,开国大典的烟花还在绽放,肖爱国的私人书房里,
肖爱国正在看12 份省级协议副本。
陈孥进来时,看见他正用红笔在每个试点旁标注
"3 年后地价预估"—— 深州的数字被改成 "x8",岭南某港口城市则标着 "x12"。
"爱国,这些市县还在为配额吵架,"
“这没什么,不争才奇怪。”
“我要的不是一个钢铁城。”
“钢铁城只是附带。”
“一个钢铁城能赚多少钱?”
“我看重的是借着这个机会,把全国的特色产品抓在手里。”
“形成垄断(暂时是没问题的)。”
ps.我没有备稿,都是临时写的。上一章昨晚就发了,审了几次,我把“敏感”的地方干脆删了后早上才通过。但也导致没有多少心情写这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