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岁和 作品

109. 第109章 变天

    张明贤年假于正月十八吿罄,不过总算是完成了件人生大事——与姜樾交换了庚帖,将婚书下了。

    有姚华年操持,姜樾没花费什么心思。

    张明贤年前上交的方案,年后便认真审视起来,但一件大事,一人是做不了决定的。

    年前一场雪,昌平帝受了凉,原本慢慢养好不少的身子再次逐渐恶化,以至于年节时,御膳房提早准备好的家宴也叫停了,只做了些清淡适合病人食用的膳时。

    张恪自正月初一开始,便时常不在家中,李温在不当值时也常常往宫中走。

    山雨欲来,年后的一切几乎都落到了赵泽安身上,昌平帝时常断断续续的清醒,赵泽安将奏折命人从御书房搬到了昌平帝的卧房,自己能拿主意的就拿了,拿不定主意的等到昌平帝清醒时再学习。

    赵泽安再次将礼部关于官学一事的议案看了几遍,总觉得有些不够完善,但自己找不到原因。

    礼部主事兴办管理修建,各级县衙州府协同管理,官学选址所在尽量都在人较为密集的位置,尽量减少重新修建新的房子,若是官府有空余的宅子便改建成为学堂,若是没有提议租赁避免劳民伤财。

    但一件事情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最难的,赵泽安觉得能行,但由于要做的事情多,一时间不知从何处下手。

    租赁?人员安排?或是其他。

    昌平帝从梦中转醒,他抬起瘦弱的手臂,青筋通过纸一般薄的皮肉格外清晰,透出青紫色的痕迹,嗓音嘶哑,双眼不再睿智,看向赵泽安模糊的身影:“水!”

    赵泽安听到昌平帝细弱沙哑的声音,没有听清他想要说什么,于是放下手中的奏折,大步走到他的跟前,单膝跪在昌平帝床榻之侧:“父皇?你说什么?”

    “水……水……”

    由于声音太过细碎,赵泽安依旧没有听清,又将自己耳朵凑到昌平帝脸旁。

    昌平帝看着凑上来的脸,这才知道原来那个模糊的影子是自己的儿子。

    “泽安,水……”、

    赵泽安这才听清昌平帝所言,于是回到自己桌旁,从自己用的茶壶中手忙脚乱的倒出一杯茶水,却发现几乎接近褐色的茶水,是浓茶。

    “来人!”赵泽安对着门外扬声喊道,守在门口随时等候侍候的太监得了命令,赶忙推开紧闭的门,木质的重门发出“吱吖”的声响。

    赵泽安瞥像门口,原来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他在这里起码待了四个时辰.

    “殿下,有何吩咐?”太监掐尖的声音问道。

    “上一壶热水!温热的。速度上来。”赵泽安吩咐。

    太监得了命令,又匆匆前去安排,这是冬日想要温水要容易许多,烧热了送来的路上不做保温措施送到后便是温热的了。

    不多时,一宫女将备好的温水交给值班太监,太监又端着装水的托盘进了昌平帝的卧室。

    “殿下,水来了。”

    赵泽安接过温水,将托盘放到昌平帝的床旁的小桌上,又小心翼翼将昌平帝扶起来。

    昌平帝虽然病体瘦弱,但浑身无力,赵泽安扶的极为吃力,一旁的太监看不下去了:“殿下,让奴才来帮陛下吧。”

    赵泽安撤出个位置来,让小太监帮着一起,有了人的帮助,一人将拖着昌平帝的腰和上半身抬起,一人将厚厚的垫子垫到昌平帝身后,总算让他坐起来了。

    小太监任务完成后,便从房间内撤去,主子们的事情,不该看的不看,收起自己那比耗子还强的好奇心,这是入宫后的第一课。

    赵泽安倒了一杯温水,送到昌平帝的唇边,昌平帝想自己拿起杯子喝,却颤抖着手。

    “父皇,还是儿子来吧。”

    昌平帝也没多做坚持,任由赵泽安给他喂着。

    温热的清水如甘泉般滑过昌平帝的喉咙,让人干涸许久的嗓子舒适了不少。

    “咳咳,咳咳咳!”昌平帝不断的咳嗽着,突然感觉喉咙里有什么东西,挥舞着手让赵泽安给他拿了个绢帕捂着。

    一口黄的泛红的浓痰从嗓子里喷涌而出,瞬间拥堵、压抑的感觉消失,只觉得呼吸都顺畅了许多,赵泽安将帕子折起来,放到一旁,稍后去找值班的太医查看一二。

    “父皇可有好些?”赵泽安问。

    “好多了。”昌平帝拍了怕赵泽安的手,示意他莫要紧张,将那口拥堵在喉间的浓痰咳出后,昌平帝的声音虽然还细弱,能感受到中气不足,但没有那么沙哑,也更容易听清些。

    “我叫人去请太医,父皇先且莫睡。”说罢赵泽安再次传唤门口守着的太监,让去太医院找李温,却被告知今日值班的并非李太医。

    “管他是谁,先叫来!怎么当差的?这也要教你?”

    “殿下恕罪。”小太监见赵泽安生气,连忙跪下请罪。

    “还不快去?”

    小太监收到后立马跑了出去,一路冲到太医院,便叫了当值的太医,一路跑到昌平帝的卧房。

    赵泽安看到太医到了,立刻让出一个位置,任由太医为昌平帝把脉,太医覆上昌平帝的腕子,细细感受脉搏的跳动,又掀开昌平帝的双眼眼睑查看,但紧皱的眉头却没有松开,一脸凝重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