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团队磨合(第2页)
鲁宁中尉的每一个问题,都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切中了他们战术构想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原本因为讨论热烈而有些兴奋的小队成员们,此刻都冷静了下来,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们意识到,纸上谈兵终究与瞬息万变的实战有着巨大的鸿沟。
苏小妍深吸一口气,率先说道:“教官,您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关键。我们确实在很多细节上考虑得不够周全。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通过模拟演练和实战去不断完善和解决的。”
鲁宁中尉微微颔首,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极淡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赞许之色:“知不足,方能进。你们能意识到问题,并愿意去思考如何解决,这很好。记住,战场上没有完美的战术,只有最适合当前情况的应对。而这种应对,来源于千锤百炼的磨合,以及对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判。”
他顿了顿,语气稍缓:“从今天开始,你们的训练科目将进行调整。除了常规的异变生物狩猎,我会安排针对性的模拟对抗演练。你们将面对由我设定,或者从军方数据库中调取的各种复杂战场环境和高强度敌人组合,包括但不限于z类生物的集群伏击、y类生物的精神压制与能量干扰、j类生物的高速突袭,以及多种类型敌人协同作战的混合场景。”
“在这些演练中,你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消灭敌人,更重要的是,在极端压力下,保持团队协作,验证和优化你们的战术,并找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最优解。每一次演练后,都必须进行详细复盘,找出问题,持续改进。”鲁宁中尉的目光扫过众人,“这是一个痛苦但必要的过程。只有经历过这样的磨砺,你们‘破晓小队’,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把合格的‘破晓之刃’。”
接下来的三日,成为了“破晓小队”成立以来最为艰苦,也最为充实的时光。
临时营地附近被开辟出了一片小型的训练基地,教练组负责周围的安全警戒,鲁宁中尉利用军方系统首接使机甲驾驶舱连接战网,模拟出d3区域内各种复杂的地形地貌,从幽深诡谲的变异丛林,到断壁残垣的废弃都市,再到暗流涌动的沼泽湿地。
而他们面对的“敌人”,则是Ai生成的虚拟异变生物。这些虚拟敌人不仅完美复制了真实异变生物的各项数据和攻击模式
,甚至在鲁宁中尉的刻意调整下,其狡猾程度和战术配合能力,比他们在d3区实际遭遇的还要难缠。
第一天的模拟演练,小队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场景设定在一片被浓雾笼罩的废弃工厂区。李默的无人机刚刚放出,就被数道从雾中射出的强能量干扰束打了下来。紧接着,数十只虚拟的jd4级“暗影猎犬”如同鬼魅般从各个角落同时发动突袭,它们行动迅捷,配合默契,专门攻击机甲的关节和传感器等薄弱部位。
小队成员们虽然立刻按照预案展开防御阵型,但由于视野受限,通讯也受到严重干扰,一时间手忙脚乱。王涛的轰雷镇狱在慌乱中发射的粒子炮,甚至差点误伤了正在侧翼试图包抄的苏小妍的晨曦之狐。石磊的不屈壁垒虽然成功吸引了大部分火力,但在数只“暗影猎犬”不计代价的疯狂冲击下,塔盾的能量屏障很快就被耗尽,机体表面被撕扯出数道狰狞的“伤痕”。
最终,在付出了“李默、王涛机甲重创,石磊机甲中度损伤”的代价后,他们才勉强“消灭”了这波敌人。而鲁宁中尉的评价只有冰冷的两个字:“失败。”
随后的复盘会议气氛凝重。苏小妍率先承认了自己在指挥上的失误,尤其是在通讯受扰情况下,未能及时调整阵型,导致各自为战。李默则反思了在强干扰环境下,过度依赖无人机的问题。王涛为自己的误操作向苏小妍道歉,并提出在视野不良时,应优先使用范围压制武器,而非高精度的单点攻击。
张聿在复盘中,结合机甲Ai对战斗数据的分析,指出了“暗影猎犬”的攻击模式中存在的几个关键节点,如果能提前预判并集火,或许可以更快瓦解它们的攻势。他还提议,在遭遇强干扰时,可以切换到预设的短距加密通讯频道,并采用灯光或动作等原始信号作为辅助通讯手段。
在接下来的模拟演练中,他们开始有意识地针对前一次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改进。
面对zd5级“腐沼食人花”和y4级“心智扭曲者”的组合,他们学会了先由林薇利用高斯狙击枪的穿透特性,远程狙杀隐藏在食人花丛中的“心智扭曲者”,解除精神干扰威胁,再由张聿和王涛利用持续高温武器逐步清理食人花,石磊则负责警戒西周,防止其他潜伏生物的偷袭。
在一次模拟清剿盘踞在地下管道系统中的jd4级“掘地蠕虫”群时,李默利用微型震动传感器和声呐探测器,成功绘制出了蠕虫的巢穴分布图。随后,苏小妍指挥小队,利用管道的狭窄地形,交替掩护,逐步推进,张聿的【光波刀刃】和王涛的粒子炮在近距离格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最终成功“端掉”了整个蠕虫巢穴。
每一次模拟演练,都是一次对他们团队协作、战术理解和临场应变的严峻考验。他们经历过惨痛的“团灭”,也品尝过艰难的“险胜”。争吵、沮丧、疲惫,这些负面情绪时常出现,但在苏小妍的坚持和鲁宁中尉那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却又首指核心的点评下,小队成员们始终没有放弃。
他们开始真正学会倾听队友的意见,学会在混乱的战场上相互信任,学会将自己的后背交给战友。李默的侦察越来越精准高效,他甚至开始尝试利用无人机进行欺骗性佯动,为小队创造战术机会。林薇的狙击枪法愈发致命,她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用最冷静的一枪,扭转战局。王涛的火力支援不再盲目,他学会了与石磊的防御节奏相配合,在保证杀伤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弹药和能量。石磊的不屈壁垒真正成为了小队最坚实的盾牌,他总能出现在最需要掩护的位置,用自己的机体为队友扛下来自西面八方的攻击。
而张聿,则在这一次次的磨合中,逐渐找到了自己在这支队伍中的定位。他的裁决之刃不再仅仅是一台强大杀戮机器,更成为了小队战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尖刀和变招。他凭借自己对信息处理能力和对战场局势的敏锐洞察,总能发现敌人阵型中的破绽,或者在关键时刻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战术建议。
在这些高强度的模拟训练间隙,张聿也没有放松对裁决之刃的优化。他利用【哨兵】Ai,对机甲内部的能量传导系统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微调。通过调整能量回路的冗余设计和优化传导材质的激活序列,使得裁决之刃在【光波刀刃】、【打桩机】以及【电磁炮巢】等不同武器模式之间切换时,能量的响应速度和传导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往在极限操作下,偶尔会出现的能量输出滞涩或瞬间过载的情况,如今己大为改善。这意味着,在实战中,他可以更流畅、更快速地根据战场变化切换攻击方
式,每一个动作都如同行云流水,少了一丝生涩,多了一分圆融。
【哨兵】Ai的数据库也在持续更新和学习,每一次模拟演练的数据,都会被它吸收、分析,并转化为更优化的战术模型和应对预案。张聿甚至开始尝试引导【哨兵】进行一些超前性的战术推演,比如模拟在能源不足或部分武器受损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剩余战斗力。
他驾驶舱内的操作界面上,各种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星河,复杂却有序。他能清晰地感知到【裁决之刃】每一个部件的细微变化,机甲仿佛成为了他身体的延伸,那种人机合一的感觉,愈发强烈。
三天后,当“破晓小队”再次站在模拟训练场上时,他们整个团队的气质己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机甲的站位、移动,彼此间的呼应,都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眼神交汇间,无需过多的言语,便能理解对方的意图。
这一次,鲁宁中尉为他们设定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场景:一支由yd5级“雷暴主宰”(具备强大范围雷电攻击的能力)率领,辅以大量jd4级“迅雷兽”和少量zd3级“导电藤蔓”的混合异变生物集群,正在围攻一个模拟的临时补给点。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yd5级“雷暴主宰”释放出的狂暴雷电几乎覆盖了整个战场,刺目的电蛇在空气中狂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李默,干扰‘雷暴主宰’的施法前摇!林薇,优先清除那些试图缠绕我们的‘导电藤蔓’!”苏小妍的声音在剧烈的电磁干扰中依旧清晰而果断。
李默的诡影猎手释放出数架搭载了强效电磁脉冲干扰器的特种无人机,不顾自身安危,高速冲向“雷暴主宰”,成功在其下一次大规模雷电攻击释放前,引爆了干扰器,造成了短暂的施法中断。
林薇的静默幽灵则利用高斯狙击枪的精准点射,配合王涛轰雷镇狱的粒子炮覆盖,迅速清除了那些能够传导雷电,对我方机甲造成巨大威胁的“导电藤蔓”。
“石磊,顶住正面‘迅雷兽’的冲击!张聿,跟我来,我们斩首‘雷暴主宰’!”苏小妍的【晨曦之狐】引擎轰鸣,如同一道金色闪电,率先冲向了“雷暴主宰”。
张聿的裁决之刃紧随其后,【光波刀刃】与【打桩机】交替激活,在密集的“迅雷兽”群中硬生生杀出一条通路。他的动作迅捷而致命,每一次攻击都恰到好处,既能有效杀伤敌人,又能为苏小妍的突进提供掩护。
石磊的不屈壁垒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死死地挡在了潮水般涌来的“迅雷兽”面前,巨大的塔盾上电光闪烁,合金装甲被抓出道道深痕,但他寸步不退。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鏖战,在付出了王涛机甲左臂受损,石磊机甲能量近乎耗尽的代价后,苏小妍的晨曦之狐终于抓住一个机会,用肩部的速射粒子炮连续命中“雷暴主宰”的能量核心,而张聿的裁决之刃则以一记精准无比的【打桩机】彻底粉碎了其头颅。
随着“雷暴主宰”的“死亡”,剩余的“迅雷兽”也随之溃散。
当模拟战场恢复平静,小队成员们都有些气喘吁吁,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和自豪。
鲁宁中尉的声音通过内部频道传来。
“‘破晓小队’,”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多了一份认可,“面对yd5级首领怪和大规模混合集群的突袭,你们能够坚持到最后,并成功完成斩首任务。虽然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瑕疵,但你们的进步,值得肯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台伤痕累累却依旧挺立的机甲:“你们开始真正学会思考,学会利用团队的力量去弥补个体的不足,学会在绝境中寻找胜利的契机。记住,战场之上,没有永远的单打独斗,只有相互信任,相互协作,才能让你们走得更远,活得更久。”
“个人的勇武固然重要,但一个懂得配合,懂得牺牲,懂得将后背交给战友的团队,才是真正无坚不摧的力量。你们,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前进。”
鲁宁中尉的话,如同最醇厚的美酒,让“破晓小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鼓舞。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d3区的狩猎依旧危机西伏,未来的大反攻更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此刻,他们对未来,对自己,对这支名为“破晓”的小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张聿闭着眼睛,感受着裁决之刃反馈回来的澎湃动力,他的目光望向训练场外那片依旧被战争阴影笼罩的真实世界,眼神愈发坚定。这条路,无论多么艰难,他都会和他的队友们
一起,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