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光必照 作品

第10章 巨富之家亦有殇(第2页)

三日后,陶仲麟血溅淮扬刑场。于是有了开头那艘载着骨灰、悬挂白幡的灵舟,以及陶弘那令人心胆俱寒的悲笑。

当哀声渐歇,人群将散之际,我与青青王妃不再隐匿。王威虽敛,但那份久居上位的雍容气度,瞬间让周遭安静下来。我们缓步走向高阁。

陶弘似有所感,缓缓转身。当他看清来人面容,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化为深不见底的悲凉与一丝嘲讽,仿佛在说:“看吧,高高在上的王爷,这就是你们治下的世道!”

我迎着他绝望的目光,踏上高阁,声音沉凝,却清晰地盖过了运河的呜咽:

“陶公…节哀。”

陶弘身躯微震,似未料到王爵亲临,更未料到第一句竟是此语。他嘴角那抹悲笑愈发凄苦:“节哀?王爷是来看我陶弘笑话的么?看我如何机关算尽,却亲手将幼子送上绝路?”

“本王非为看笑话而来。” 我目光直视他眼底的深渊,“本王此行淮扬,本为盐务。然红颜榜示警,怨气冲天,故循迹至此,亲见这人间至痛。” 我顿了顿,一字一句道:“陶公…可是早知,伯钧此行,必害仲麟性命?”

陶弘如遭雷击,死死盯着我,那强撑的硬壳瞬间破碎,老泪终于滚滚而下:“王爷…明察秋毫!老朽…老朽心如刀割啊!”

他扶着栏杆,声音嘶哑,如同泣血:

“伯钧…非不念手足之情!然他少年时便随我走盐,风餐露宿,刀头舔血,亲历每一块灵石的沉重与血腥!在他心中,财便是命,命便是财!他岂能眼睁睁看着十万灵石,如泥牛入海,只换周勉几句空话?他定要索回,以证其能,以慰其剜心之痛!此乃…穷怕了、苦怕了刻入骨髓的吝啬与恐惧!”

“而仲麟…生于我富贵滔天之时,长于灵石堆砌的暖阁,只知挥金如土,博美人一笑,焉知他父兄当年为一块下品灵石,曾与海盗以命相搏?若遣他去,莫说十万灵石,便是倾家荡产,只要能换兄长平安,他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定会全数奉与周勉,绝无二心,更不会自作聪明去寻那赵奎!”

“吾遣幼子,独为其能舍财、敢舍财也!惜乎…长子舍不下财,终陷幼弟于死地!此非天命,实乃…我陶弘教子无方,贫富移性之孽障!吾日夜悬心,等的…便是这丧舟归港之日!此痛…噬心蚀骨啊!”

待陶弘泣血之声稍歇,我上前一步,声音不高,却蕴含着王权的威严与承诺:

“陶公之痛,本王感同。此殇,非仅汝一家之痛,亦是这淮扬盐务积弊、官场倾轧之恶果!仲麟之罪,自有律法,然其死,确有冤屈曲折!钱禄纵子行凶、以权压人在先;周勉虽持身尚正,然处置此案,亦有失察与意气用事之嫌;至于汝长子伯钧…其行虽愚,其情可悯,其贪吝之性,亦是尔等巨富之家的通病!”

我目光扫过下方悲泣的陶府众人,朗声道:

“本王在此立誓:此事,本王管定了!钱禄、赵奎,凡在此案中贪赃枉法、推波助澜者,本王必穷究到底,以国法论处,还死者一个公道,亦给陶家一个交代!周勉处置失当,亦当受朝廷问责!”

“至于汝陶家…私盐之弊,本王亦会彻查。然今日,本王允你,此事归此事,冤屈归冤屈!陶公丧子之痛,本王…感同身受!”

言罢,我取过青青王妃适时奉上的一杯清茶(以灵液杯中之露烹煮),亲手递与陶弘:“陶公,饮下此茶,暂歇悲恸。前路虽艰,然公道未泯,王法犹在!”

陶弘颤抖着接过那杯蕴含着温润灵气的茶,望着眼前这位位高权重却言辞恳切的王爷,那满腔的怨毒、愤懑与绝望,如同坚冰遇到了暖阳,开始缓缓消融。他老泪纵横,对着我,深深一揖到地:“王爷…大恩!老朽…叩谢王恩!” 虽未言明,但其姿态,已代表陶府,代表淮扬无数受盐务之害的商民,对王权公正的认可与一丝渺茫的希望。

离开淮扬时,运河上的白幡已撤,哀声渐远,但那份沉痛与警示,却深烙心间。灵液杯冰凉,杯中露珠澄澈,映着官衙的森严与盐仓的巍峨。

“好一个‘贫富移性’!好一个‘财障人心’!” 我声音沉重,“陶弘之悲,在于他看透了金钱对人心的腐蚀,却挣不脱这世代轮回的枷锁。其智可叹,其情可悯。”

青青轻抚红颜榜,榜面光影流转,定格在陶弘饮下王茶的那一幕:“王爷今日之慰,一杯清茶,一番承诺,非仅抚慰一人之痛。更是在这官商勾结、积弊深重的淮扬盐场,投下了一道王权的光明与法度的希望。此乃以王威定人心,以法剑斩乱麻。”

我展开太平图玉卷,灵笔蘸取杯中灵液。笔锋凝重,于淮扬盐运河的繁华图景之上,绘出两艘船:一艘金玉满堂的商船,一艘惨白的丧舟。两者之间,十万灵石的虚影与府衙的威压碰撞,最终被一道代表长子贪吝与官员倾轧的浊流斩断,化为指向刑场的血刃!而在高阁之上,镇南王亲手奉茶与陶弘的身影被着重绘入,一道煌煌王威如同定海神针,镇压着下方的浊流,并延伸出一道代表“追查”与“法办”的剑光,直指钱禄、赵奎等人!

“灵液为鉴,照见盐殇;王慰悲魂,法立乾坤。” 我望着图卷,声音肃穆,“太平之世,盐铁之利,国之命脉。然利之所集,弊之所生,贪腐倾轧,官商勾结,乃至骨肉相误之惨剧,皆由此起!陶弘之殇,警醒世人‘财可通神,亦可灭亲’;本王之诺,昭示天下‘王法如炉,不庇奸恶’!此‘淮扬盐殇王慰’之笔,当为太平图添一重雷霆警示——盛世繁华之下,涤荡积弊,整肃纲纪,使民不因富而移性,官不因权而枉法,方为长治久安之基!”

同心玉符传来温热的波动,帝师辛弃疾的神念带着赞许与决断:“天澜处置甚善!抚其哀,彰其冤,立其威,明其法!钱禄、赵奎之流,立拿!周勉失职,严议!淮扬盐务,该动大手术了!此图此鉴,当悬于朝堂,使百官警醒!”

灵液融入图卷,淮扬的光影在繁华之外,更添一份王权的肃穆与法度的森严。那杯镇南王奉上的清茶,在太平图上氤氲着温润却坚定的光芒,象征着王权对民间苦难的体察与对公正的扞卫。龙驹车驾启程,载着这“王慰悲魂,剑指积弊”的沉重一笔,驶向下一个需要光明与力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