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我叫卫徽(第2页)
语言不通,刘徽刚来的时候压根听不懂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好在刘徽擅长学习,花了些时间把地方的语言学了,听得懂,不一定说得好,不以为然道:“既然遇上了,没有不救的道理。”
若是霍去病他们看到此刻的刘徽,定是要感慨刘徽的眉眼已然豁然开朗,先前的怨与恨,还有些解不开,都散了。
刘徽的大气和爽朗之姿,再加上人对于强者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故而在此时都朝刘徽十分客气,“敢问娘子大名?方才娘子在山上是做些什么?娘子是外地来的?”
一连串的问题丢来,探明刘徽的情况,无可厚非。
刘徽自我介绍道:“卫徽。长安人士。犯错有过,朝廷流放至此。方才在山上,算是悟道吧。”
啊?一听刘徽竟然是从长安来的,悟道在他们听来不可思议。
流放之人?他们这儿平日都没有人管的,还有人流放到这儿?
有好些人不一定能够听懂所谓的流放。
“卫娘子如果不嫌弃,在我们这儿住下如何?我们这儿地方虽小,人还是不错的。我是村长。”中年男子对刘徽发出邀请,希望刘徽可以在他们这儿住下,要是能让刘徽教一教他们村里的人箭术就好了。
有刘徽的箭术,再多的海贼上来他们都不怕。
想归想,村长明了当务之急是先把刘徽留下来。
“不必了。我有住的地方。好几日没有回去了,此间无事,我先行一步。”刘徽将手中的弓箭递还,大步流星的离开。
村长倒是想留人,怎么可能留得了。
而刘徽星夜赶路,很快回到一处山上。此时只有一间茅草屋,看起来颇是简陋,但,是刘徽自己搭起来的。
这里,暂时得住着。
刘徽看了一眼,不算太在意的走回去。
“下官前来拜见公主。”刘徽不打算跟人有太多的往来,一时半会儿她需要静静。这也是她拒绝住在昨日村中留下的原因。
她想清静,也得有人愿意让她亲近才成。
刘徽听到声音,出言提醒道:“这里没有公主,只有一个庶民。郡守如此屈尊,大可不必了。”
处于何种身份就要牢记,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也别让人捉住把柄。
刘徽的声音传来,门外都不知道来了多少回的人真是要哭了,“公主回来了。”
开口唤的就是公主,只当了听不见刘徽的提醒是吧,真行!
“我再说一次,这里没有公主。”刘徽声音冷漠的重申。
傻子都能听出她不悦。
郡守来此能是想让刘徽不痛快?
“夫人息怒,下官也是没有法子,不得不来请夫人助之。百越之地,反复作乱。当年大将军前来平定的乱,几年的时间,他们如今又蠢蠢欲动。下官自问才疏学浅,不敢揽事。百越再起动乱,必叫战事起,彼时损失的是大汉。”外头郡守的声音传来,诚心诚意的邀请,无非盼着刘徽能够帮帮忙,多少也能让百姓得利。
刘徽……
她算是看明白了,郡守是想让刘徽动脑子,好让他得功得利?
也不能那么想,或许他也真是心系百姓?
刘徽终是决定以最坏的角度看人。
一时没有听到刘徽的声音,郡守等了良久,不由的唤一声,“公主。”
咋个当作听不见他的话来着?
想归想,郡守不得不抬眼望向茅屋。
看着这简陋的茅屋,郡守想的更是,大汉的公主,自小锦衣玉食长大的人,怎么能够受得突然的清贫?
而且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刘徽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我一介罪民帮不上你。你走吧。以后不要再来。我不想再看见你。”刘徽无论心里真实的想法是什么,都不可能告诉眼前这个不知根也不知底的人。
况且,很多事用不着说出去,有的是办法解决问题。
“公……”郡守哪能就此放弃,一张口又是公主,发现嘴上多了一片绿叶,就是这片叶子堵住郡守的嘴。
“滚。”刘徽不善的吐露一字,表现她的不满。
郡守不敢再开口,拿开手上的绿叶走了。
刘徽在此时走了出来,本来还想在这儿多住些日子,既然让人盯上了,换个地方。
嗯,山那么多,洞也不会少,盖房子的事不考虑,直接住山洞就好,反正以前的人也都住在山洞。
想,刘徽便跑了。
等郡守再来,再来几回都见不着刘徽人了。
郡守……欲哭无泪,他真是来寻刘徽帮忙的。他一个小郡守不想当废物怎么那么难。
难吗?
难。
比起郡守的难,刘徽在海边转了一圈,发现海贼为乱的事不是第一回,也不是没有人上报官府。但是没有人顾得上。
百越之乱刚刚平定,内部问题众多,连内部的人都管不好,何况是外面呢?
思及于此,刘徽想的更多。仔细看所谓的海贼不难发现,那都不过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庄稼汉。看他们手上厚厚的手茧,多少年来都是靠着土地吃饭。但山高林密,田地几何?
海贼的问题想解决不容易,想让百越真正归服也不容易。
倒是可以考虑一并解决。
刘徽计上心来,不紧不慢的走遍四周,想看看清楚山高林密到何种地步,又要如何保证以后有希望。
“公主之前住在此处,可是公主已经有半个月没有回来。臣来寻过公主几次,一直都让人盯着此处,这里没有公主回来过的痕迹。”在刘徽四处游荡,想看看周围的情况时,霍去病已经来到了。
看着所谓刘徽住过的地方,霍去病走了进去,里面空荡荡的,没有半分人气,甚至连刘徽在这儿住过的痕迹都不像。
不像!
“知道了,回去吧。”霍去病没有要留人的意思,郡守看了霍去病一眼,纵有千言万语要说,话到嘴边不得不咽回去。
百越之地,来了一个流放的公主,又来了一个冠军侯。
都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
朝堂上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否则怎么会让他们都来这蛮夷不经教化之地?
霍去病没有听到动静,抬眸望去,黝黑的眼眸深邃不可见底,一眼看来,郡守打了一个寒颤,低头道:“诺。”
“让人不要来打扰。百越之事我自有主张。”霍去病吩咐下去,郡守一听刘徽不想管的事霍去病要管,那真是太好了。这下他是半个字都没有了,恭敬退去,且等着好消息传来。
霍去病只让一个人跟在身边,刘徽久未归来,怕是不知道往哪儿去了。
也好,四处走走也好,散散心,或许刘徽会好一些。
霍去病没有想过要静等着,四周山高林密不假,刘徽不会喜欢一味待在山中,她一定会往人多的地方去。
在这里,刘徽不会再像离开长安时一样,有意隐藏痕迹。他可以找到她的。
没等霍去病想好如何下手寻刘徽时,霍去病刚让他不必来访的郡守又来了。
“数千海贼被灭,似是公主所为。”郡守一来就感受到霍去病嫌弃的眼神,他要是能选他也不想来,还不是因为有事。
霍去病?
“听闻是一位自称卫徽的娘子聚合沿海的村民,摸到海贼的老窝,将他们一网打尽。”郡守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卫徽。当今皇后姓卫。不是,刘徽当真连刘都不姓了吗?这未免太果决。
郡守脑子飞转,同时也在考虑,他要不要把这件事上禀?
不不不,不能禀上去。山高皇帝远,无论刘徽做成什么事,看刘徽的态度压根没有想过向朝廷禀告,那肯定就是他往朝廷送信。
既如此,何必要提让刘彻不高兴的事?到头来受罪的是他。
父女间的事,外人别插手。没错。不能提。
“沿海有海贼一事,你们为何不上报?”霍去病听完后捉住的重点还是别的。有海贼一事朝中不知。
郡守苦哈哈的皱起脸道:“下官在来之前也不知。而且,比起海贼之乱,各部蠢蠢欲动,百越内依山傍水,其中不少人蠢蠢欲动,臣也是没法儿腾出手来。”
他没有放在心上的事,谁料刘徽一来先解决了。真是让人始料未及。
霍去病一眼瞥过郡守,明了不能对他们有太高的要求,那太为难他们了。
因而霍去病道:“查实再上报。莫让朝廷以为公主在争功。”
刘徽报的是卫徽之名。按理都能想到,那定是刘徽无疑。可是,霍去病也真是有些担心不是刘徽。
朝堂上的那些人,他们都不怀好意。
不确定的事干脆不必提,也省得他们再将心思放在刘徽身上。
眼下的刘徽,霍去病不太拿得准。在没有见到人之前,他更不希望生出其他的变故。
郡守啊的一声,不由将视线落在霍去病身上,要说想确定,再没有比霍去病亲自去确定更好的事。
郡守不敢问霍去病和刘徽何时能真正的碰上面。
刘徽继续折腾。
“没有田种,谁说山多就开荒不出田地,种不出粮食了?你们这里的气候,最适合种水稻。”刘徽帮忙解决海贼的问题后,一时间赢得海民们的拥戴。
靠海吃海,刘徽得知他们都下海采珠时,想到了另一样东西,螺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