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神秘的 作品

893审美(第2页)

因为伊纳亚夫人的人生经历,在宫廷之中并非什么秘密,她的过往被众人熟知,想要隐瞒如此重大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关键的是,从时间线来看,这件事根本就说不通!

当伊纳亚夫人抵达马特拉克的时候,莱拉公主确实已经出生了。

但早在伊纳亚夫人到来之前,莱拉受孕的消息就已经在马特拉克传开了,并且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毕竟,这是当时年轻的法扎帕夏的第一个孩子。法扎帕夏在二十多岁这样一个相对“高龄”才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自然是格外兴奋,整个马特拉克都能感受到他那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

所以,更为合理的解释是,法扎帕夏只是邀请伊纳亚夫人前来马特拉克,共同庆祝孩子的诞生。

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法扎帕夏多次以各种各样看似微不足道的借口,邀请伊纳亚夫人前往马特拉克,庆祝各种不同的场合,这便是有力的佐证。

可以想象,两人在马特拉克相处的时光,很可能充满了欢声笑语,玩得十分开心。

毕竟,法扎帕夏对伊纳亚夫人的喜爱,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他甚至懒得去掩饰这份情感。

再想想当时的情景,莱拉即将分娩,法扎帕夏因为无法与自己心爱的伊纳亚夫人同寝,想必内心相当压抑。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而然地渴望伊纳亚夫人的陪伴,以此来慰藉自己。

如此一来,肯定会有人看到他们二人频繁交往,而这些人,极有可能就是最初散布谣言的始作俑者。

说到莱拉的身世,其实她的正式母亲也是黑人,甚至肤色可能比伊纳亚夫人还要深一些,这也就解释了莱拉以及她后代的肤色特征。

众所周知,法扎帕夏对有色人种的女性情有独钟,而且在他眼中,肤色越深的女性越具魅力。

对于法扎帕夏来说,会有这种偏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马特拉克这个地处地球极北的地方,由于气候极其寒冷,这里的女性大多皮肤白皙。

柔和的阳光使得紫外线的威胁较小,人体根本无需产生过多黑色素。

所以,马特拉克人普遍身材高大,头发呈现银白或浅金色,肤色略带粉红色。

以现代的审美标准来看,这样的体型堪称绝美。事实上,即便在当时那个时代,马特拉克人独特的外貌也显得格外迷人。

然而,法扎帕夏却像是这个群体中的异类,他对有色人种女性的喜爱,在马特拉克显得与众不同。

在马特拉克这片土地上,法扎帕夏见惯了众多肤色白皙的女子,久而久之,竟觉得这类女子虽数量众多,却略显乏味,好似千篇一律的画卷,难以再激起他内心的波澜。

相反,当他看到肤色黝黑的女子时,心中却涌起一阵别样的愉悦。在这片以白皙肤色为主流的地域,黑色显得如此稀有,宛如夜幕中的璀璨星辰,愈发衬托出其独特的美丽,让他深深着迷。

这便是法扎帕夏对伊纳亚夫人钟情有加的一个关键缘由。他发觉,伊纳亚夫人的肌肤相较于多数人而言,美得别具一格,那如焦糖般的黑色皮肤,仿佛散发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魅力,令他为之倾心。

然而,法扎帕夏对这种独特肤色的偏爱,却给他带来了诸多麻烦,就连他的父亲也对此颇为不满。

尤其是当法扎帕夏毅然决定与他最宠爱的黑人妾室诞下第一个孩子,而非与白皮肤的正妻生育时,他父亲的反对声如雷鸣般响起。

他父亲的反对并非毫无道理,这种举动背后潜藏的政治后果,稍加思索便能清晰预见。

在贵族阶层中,宠爱妾室而冷落正妻,本是司空见惯之事,旁人或许只是瞥上一眼,便不再过多关注。

但若是与情妇生育孩子,而正妻却迟迟未能生育,这性质可就截然不同了。

需牢记,在阿哈德尼亚的社会观念里,妻子只有在生下孩子之后,才会被真正视作妻子。

因为在这个社会中,生育被视为婚姻得以确立的关键行为,远比男人和女人站在祭坛前立下的誓言更为重要。

那些誓言固然能向神灵祈求庇佑与恩赐,但孩子的诞生,才是婚姻真正的意义所在,是夫妻结合的结晶,是向众人昭示神灵已然接纳这对夫妇祈祷的有力证明。

尽管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家人从内部施压,盟友和家臣也在外部劝阻,法扎帕夏却如同巍峨的高山,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抗争。

为此,他甚至与岳父及其家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岳父眼见自己的女儿被如此对待,仿佛沦为了次等角色,尊严扫地,心中满是羞辱与愤怒。

亚历山大其实很能理解那位岳父的心情,倘若自己的女儿亚历山大或者奥菲尼亚遭受这般待遇,他同样会怒不可遏。

在这个社会里,各种关系都有着明确的等级之分,而这种等级的存在自有其重要意义——它是确保家庭和谐稳定的基石。

设想一下,若所有妻妾都拥有同等的权力,那么整个家庭必将陷入混乱,分崩离析。

每个女人都会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相互争斗,甚至不惜谋害对手。

事实上,这类争斗在阿哈德尼亚曾经屡见不鲜,直至后来这些“规定”开始施行,局面才逐渐得以平息。

出身名门的正妻,凭借其身份和地位,能够有效地压制那些徒有美貌却品行欠佳的妾室。

因为妾室往往更注重自身的美貌,而在品德修养方面有所欠缺,更容易成为引发家庭纷争的源头。

当时,众人都竭力想要让年轻的法扎帕夏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然而,这位如熊一般坚毅的男人,自幼便是个叛逆者,拥有着整个国家都难以企及的坚定意志。

一旦他做出决定,就如同铁铸的誓言,难以更改。

就如同他当初决定杀死前任阿哈德尼亚国王,先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随后历经整整十年的精心筹谋,最终才将计划付诸实施。

正因如此,他不仅与黑人情妇诞下了长女,还对这个女儿宠爱有加。

并非所有父亲对待情妇所生的孩子,都能做到如此。

以伊纳亚夫人的女儿们为例,从血统上来说,她们皆是拥有皇室血脉的公主,毕竟她们的父亲乃是托勒密的父亲——前任国王。

但由于她们的母亲只是妾室,她们在王室中从未获得过任何实质地位,也从未享受过与其他王室成员同等的待遇。

这意味着她们不能称呼托勒密或阿蒙赫拉夫特为兄弟,仅仅被当作伊纳亚夫人府邸中的年轻女士来对待。

然而,莱拉却与众不同。这也是伊纳亚夫人与她结为密友的众多原因之一。

伊纳亚夫人满心希望自己的女儿们,也能像莱拉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对待。

而她之所以不顾一切地试图拯救马特拉克公主,在努力失败后又悲痛欲绝地痛哭流涕,真正的原因也正是在此。

至于伊纳亚夫人联手毒害她的丈夫这一事件,大多数贵族虽然嘴上不说,但在心里都默默认同,觉得她的丈夫罪有应得。

只不过,即便对大多数人严刑拷打,他们也绝不会吐露这个心声,将这一想法公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