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神秘的 作品

859下一站

亚历山大听闻纳纳津夫人的询问,心中不禁微微泛起涟漪。

他暗自思忖,在当下的贵族圈子里,高级贵族以特定方式将情妇赠予家臣,并非罕见之事。

这种行为,往往作为对家臣出色工作的一种奖励,犹如璀璨皇冠上的明珠,极具吸引力。

比如,家臣在战争中英勇奋战赢得胜利,或是成功平息一场棘手的叛乱,亦或是凭借卓越才能谈判达成极为有利的贸易条件,都有可能获此殊荣。

有时,即便只是成功举办一个意义重大的宗教节日,为家族增添荣耀,也能成为获赏的契机。

无论领主做出这般举动是出于何种缘由——或许是贵族对他的情妇已然心生厌倦,往日的激情不再;

又或许是这个女人在领主心中失宠,地位一落千丈,总之,在这些情况下,他自然会选择将情妇送出去。

而有时,若领主对家臣的表现足够满意,甚至会把自已极为宠爱的臣子作为礼物送出,以此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彰显主仆之间深厚的情谊。

令人颇为感慨的是,家臣们对于这样的奖励通常是满心欢喜,欣然接受。在他们眼中,这绝非简单地被赐予一件用过的二手物品,相反,他们将其视为领主接纳他们成为家族一员的光荣方式,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这种观念,与当地一贯尊崇的风俗大相径庭。在当地传统风俗中,贞洁对于女人而言,犹如生命中最为珍贵的宝石,婚前失去贞洁的女人,往往会遭受极大的鄙视,仿佛被整个社会所唾弃。

然而,这种贵族赠送情妇的情况,却是该严苛规则中的少数例外之一。

那些被领主赠予的天赋出众的女性,由于被认为与贵族有着极为私密的关系,所以在新的家庭中,会受到新丈夫的高度尊重。

很多时候,她们甚至能够与正妻享有平等的地位,在家庭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有足够合适的机会,亚历山大倒也不会过分介意为这三姐妹提供一些特殊的关照,既能让她们体验到完整的人生果实,又能赋予她们良好的社会地位。

毕竟,这几个女孩自幼便失去了父亲的庇护,母系家庭也未能给予足够的支持,如果她们想要寻觅一位优秀的追求者,进而在家族中占据一席之地,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这样的助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亚历山大对于此事,原本并无太大的异议。

可是,纳纳津夫人提出要他为她的女儿们生孩子,甚至限定在三年之后……这无疑像一把锐利的箭,直直地刺痛了亚历山大的心,让他满心不悦。他深切地感觉到,自已仿佛正被人当作棋子利用,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愤懑。

然而,最终,亚历山大还是凭借着非凡的自制力,保持着极大的耐心。他暗自揣测,纳纳津夫人或许是在最近他做出的一系列承诺之后,有些得意忘形,才提出这般过分的要求。基于此,他选择暂不直接拒绝她,毕竟,他随时都可以在往后的日子里表明态度。

为了安抚这位情绪已然有些激动的女士,亚历山大微微低下头,压低声音,含糊地回应着。所幸,纳纳津夫人还算聪慧,并未得寸进尺,进一步逼迫。

相反,那位女士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语气陡然一转,好奇地问道:“你要去祭祀吗?什么时候去?”在她的记忆里,在他们方才所有的交谈之中,这个至关重要的事实,不知为何竟被莫名地忽略了。

“……两三周后。”亚历山大微微停顿了一下,竖起耳朵,聆听着外面依旧下个不停的倾盆大雨发出的沙沙声。

伴随着阵阵隆隆的雷声,一道道闪电划破夜空,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这让他不禁为这场暴雨可能带来的后果忧心忡忡。他暗自思忖:

“如果洪水严重的话……我是不是必须取消行程?”内心的担忧如同乌云般,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你确实应该去。自从你上次见到那个……托勒密,已经过去快五年了。我敢打赌他肯定气炸了。呵呵呵……”纳纳津夫人想到这里,忍不住笑出声来,那笑声中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紧接着,她又追问道:“他给你发邀请函了吗?”

“没有。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收到朝廷的正式信函……尽管我回来已经快五个月了。所以您说的很可能是对的。陛下……托勒密肯定非常生气。他很可能在等我暴露身份,然后再把我逼疯。”

亚历山大看似漫不经心地附和着,然而,他脸上微微皱起的眉头,却不经意间暴露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一丝忧虑悄然浮现。

“嗯……我猜得出来,你确实忽略他太久了。”纳纳津夫人连忙点头表示认同,随后,她像一位精明的谋士般,开始一一列举起来——

“首先,你征服了提比亚斯,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与野心,这无疑引起了托勒密的警惕;然后,你又擅自决定独自干涉别国事务,在他看来,这是对他权威的一种挑战;

最后,你竟然未经他的允许,就把我这个正妻带到了加利奥索斯,这简直是在他的底线边缘试探。”

“呵呵呵……那废物肯定感觉自已被人踢了蛋蛋。哦,真希望我能亲眼看到!”

随着纳纳津夫人这句话说完,原本脸上洋溢着欢快笑容的她,眼神之中瞬间变得充满着腾腾杀气,嘴角更是不自觉地勾起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任何能够伤害到托勒密的事情,似乎都能让这位满心复仇欲望的女士感到由衷的高兴,以至于她甚至似乎因此而几乎忘却了自已男人即将面临的诸多麻烦。

“……”

而此刻坐在腿上的男人则微微皱起了眉头,因为纳纳津夫人的这番分析,确实一针见血,正中靶心。

像亚历山大这样一位初涉贵族阶层、根基尚未稳固的人,按照惯例,至少每隔一两年就要前往拜谒君主一次。这不仅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节,更是向君主表明自已忠诚不二的态度,如同臣民对君主献上的忠诚誓言,不可或缺。

亚历山大所取得的那些非凡成就,看似为他带来了荣耀与威望,实则也给他套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

这使得前往拜见国王,不仅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职责,更像是一道无法逃避的强制命令。

这一切都源于阿哈德尼亚那深入人心的习俗。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坚信,所有战斗的胜利都应归功于国王。

因为在他们的信仰里,战斗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完全是仰仗王室的威严以及神王的庇佑。所以,如果亚历山大不去向国王表达敬意,在外人看来,他仿佛是在狂妄地宣称,自已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仅仅依靠他个人的力量。

这在政治层面上,对他而言无疑是极不光彩的行为,甚至可能引发诸多不必要的麻烦。亚历山大心里清楚得很,他必须尽快纠正这种可能产生的误解。

毕竟,尽管亚历山大武艺高强,在战场上能够奋勇杀敌,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实力,但他终究还是个年轻的领主。

他在这片土地上的根基尚浅,就如同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需要时间去茁壮成长,去稳固自已的地位。

因此,在这个阶段,保持对国王忠诚的表象,对他来说至关重要,这符合他的最大利益。只有这样,他在与其他势力做生意以及建立联盟时,才会更加顺利,少去许多不必要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