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考验
亚历山大展开这场测试,其背后的缘由不言而喻。在那个时代,既没有便捷的计算器,仅有的算盘也极为基础。
所以,大多数企业在日常交易中,都只能依赖心算来完成各类计算。像“27减14”这般简单的运算,若是还要拿笔和纸来计算,着实显得过于繁琐。
然而,对于这些心算,速度固然重要,准确性更是不可或缺。尤其在银行这类行业,精准的计算关乎着每一笔交易的成败。
亚历山大光是设想一下,倘若出纳员和收银员连基本的算术都频繁出错,那将会引发多么严重的混乱局面,就不禁心有余悸。
也正因如此,他决定先对自家银行的负责人,也就是纳纳津夫人,进行一番考验,特意给她出了一道颇具难度的题目。实际上,这看似简单的小测试,其难度远超表面。
要知道,亚历山大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没透露。既没有说明是要进行加法、减法还是乘法运算,甚至连正在进行考试的线索都没有给出。他就这么毫无预兆地突然开口叙述题目。
而纳纳津夫人竟能如此顺畅地通过这一环节,着实展现出了她非凡的实力。这位阿达尼亚女王完全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提前预判了亚历山大的意图,并迅速做出反应。
亚历山大自己都暗自佩服,他觉得以自己的能力,都很难达到这般程度,也未曾想过纳纳津夫人能如此迅速地掌握要领。
或许这与他们两人所接受的教育课程差异有关。亚历山大所接受的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创造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纳纳津夫人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则主要围绕着大量的阅读和记忆展开。她就如同一只训练有素的鹦鹉,能够熟练地重复自己所学过的内容。
在那些课程中,合理推理几乎难寻踪迹——这或许是因为在当时,合理推理这个概念尚未深入人心。这也正是古代社会进步如此缓慢的原因之一。
那时,几乎没有人会去质疑书中所写的内容,只是一味地将其奉为真理。由于普遍缺乏好奇心,新事物往往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亚历山大认为,这样的课程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让每个学习者都练就了非常出色的记忆力。多年的记忆训练,让他们掌握了一项技能,能够轻松且准确地记住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
在那个既没有电脑,也没有便捷数据存储方式的时代,这项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毕竟,能够快速记住各种细节,是提供优质、快速服务的关键所在。
亚历山大自然希望纳纳津夫人能够记住她所贷款的对象都是哪些知名人士,这些人在社区里拥有怎样的声誉,甚至他们贷款的具体用途。毕竟,对于银行经理而言,良好的社交互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上,在过去,银行经理这个职业可是相当有声望的,其地位与医生和工程师不相上下。银行经理在社区中广为人知,如果有人想要申请一笔数额特别巨大的贷款,必须得与经理本人相识,才有可能所谓获得批准。
有些家庭甚至会带着父母、祖父母一同去办理贷款业务,因为老一辈人可能与当地银行经理更为熟悉,这样或许就能争取到更优惠的利率。
然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项工作已基本被信用评分机制所取代,银行经理这个职位也逐渐沦为一个徒有其表的橡皮图章。
幸运的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纳纳津夫人的工作似乎依旧很安稳。毕竟,亚历山大即便穷尽一生,也不太可能发明出计算机。
亚历山大对纳纳津夫人的记忆力和机智印象极为深刻,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这使得对面的纳纳津夫人白皙的双唇微微上扬,轻声回应道:“谢谢大人。”
不过,对纳纳津夫人的测试还远未结束。亚历山大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准备进入考试的下一部分。
“那么,夫人,假设我以20,000罗帕尔的价格购买一名奴隶,然后以25,000罗帕尔的价格卖还给她……接着过了一段时间,我又以30,000罗帕尔的价格将她买回来,之后再以15,000罗帕尔的价格把她送给某人……您认为我最终是赚了还是亏了,具体金额是多少呢?”
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旨在考验纳纳津夫人区分信用和借记的基本能力。就像亚历山大习惯用会计术语来理解的那样,贷记意味着买入,也就是“亏钱买入负债”;借记则意味着卖出,即通过卖出负债来赚钱。
“您要买两次的奴隶是谁呀,大人?”听到这个问题,纳纳津夫人先是开了个小玩笑,同时在亚历山大面前展示着她精心修剪并涂抹了指甲油的美丽指甲。
随后,她便简洁利落地回答道:“您两次花了5万罗帕尔买下这个奴隶,但卖掉她总共只赚了4万。所以,您亏了1万罗帕尔。”她回答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厌倦,说完还转过身,用近乎怀疑的眼神看着亚历山大。
毕竟,在经历了第一道颇具难度的测验后,这个问题显得过于简单,反倒让她觉得像是一个陷阱。
“太好了!太好了。”亚历山大并不在意她的目光,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这是最后一个问题。它稍微有点长,而且其中涉及很多相近的数字……所以殿下请务必仔细听好。
“有三个人去一家客栈过夜。客栈老板告知一间房的价格是30罗帕尔,于是这三人每人付了10罗帕尔后便回房间了。”
“过了一会儿,旅店老板意识到这个房间实际只需25罗帕尔。于是,他派女招待去给这三位客人送回多余的零钱。然而,在途中,女招待发现她无法将这5罗帕尔平均分给这三个男人。于是,她心生一计,只给了每个男人1罗帕尔,自己则偷偷留了2罗帕尔。”
“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三个男人每人为这个房间实际付了9罗帕尔,三人总共付了27罗帕尔。再加上女仆拿走的2罗帕尔,总数就变成了29罗帕尔。可是,最初他们一共付了30罗帕尔呀,那么,另外那1罗帕尔去哪儿了呢?”
“……??”亚历山大的话音刚落,纳纳津夫人的脸上突然流露出疑惑的神情。
“这完全说不通呀。为什么这两个数字就应该匹配呢?”她不禁问道,对这个问题的意义感到十分困惑。
在她看来,30罗帕尔不过是旅店老板一开始误报的价格。实际上,这三个人并没有花掉30罗帕尔,他们后来拿回了一部分钱。所以,他们实际的支出为什么要和最初误报的30罗帕尔匹配呢?
因此,她不禁怀疑,要么是亚历山大在表述上出现了错误,要么就是自己误解了他的意思。
“咳咳……我觉得我看出这其中的门道了。”帕提亚夫人率先看穿了这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背后的玄机。
她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用略带好笑的语气说道:
“大人问那1个罗帕尔在哪儿,答案其实是根本不存在丢失的情况。那三个人总共花了27个罗帕尔——其中25个罗帕尔用于支付房间费用,另外2个罗帕尔则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了那个手脚不干净的女仆。我想,大人是把女仆拿走的2个罗帕尔重复加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