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八批果子
八批果子,其实听到这个果子的名字就知道,这和油条是有相似之处的,都是油炸的面食,只不过在和面时配比稍有不同,而且成品的造型也有所不同。
不过沈墨平时自己是不太喜欢做八批果子的,毕竟和油条比较像,没必要费那么大的劲,在沈墨看来,这八批果子确实要比油条稍微复杂一些。
不过人就是这样,偶尔会突然想吃一点以前吃过的某种食物,这种心思让沈墨提前起床了好几个小时,开始了准备。
取过最大的铁盆,在盆里倒入面粉,再取一个水盆接上水,在水中溶解泡打粉、精盐和碱,充分搅拌溶化均匀之后倒入面粉盆中,开始了和面。
其实这种传统面点的制作,核心在于对“矾碱盐”的使用,不过这船上并没有白矾,而且因为白矾中含铝,过量食用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虽然一个人一顿饭撑死也不至于过量,但是有更好的无铝泡打粉还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不过,这用量就需要调整一下了,如果是使用白矾的话,白矾用量差不多在面粉用量的5%左右比较合适,但是泡打粉的膨松效率高于白矾,所以需要减少用量,差不多有个1%到2%就足够了。
沈墨个人是喜欢吃更酥脆一点的,所以选择把泡打粉的用量控制在在面粉重量的1%就差不多。
另一方面,泡打粉里本身就含有碱性成分,所以加碱的分量也需要减少,甚至干脆不加碱也是完全可以的。
这个厨房里目前只有沈墨一个做菜,所以温度并不算高,夏天如果气温过高的话,需要增加“矾碱盐”的用量,同理,冬季的话需要适当减少。
这里又涉及到另外一个区别了,泡打粉的起泡效率更高,所以发面时间要更短一些,使用白矾时可能要发到三个小时,但使用泡打粉的话,大概两个小时左右即可。
稍微等了一会,沈墨又拿过了一口锅,将大米淘洗干净,加清水浸泡了个四五十分钟,连着泡米水一起,将大米倒入了这船上最大号的陶瓷锅里,继续加了些水,大火煮开,用勺子探到锅底,搅动了几下防止粘锅。
等到水开之后转到小火,盖上锅盖,不过留下一条缝,慢熬了起来。
在沈墨看来,这煮白粥,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煮出那一层米油,也就是粥表面的一层浓浆,富含米香和营养,而想要煮到这个程度,小火慢熬很重要。
醒好的面面团揉成长3尺半、宽1寸、厚3分的长条,用毛刷在表面均匀刷一层香油。
“我得改一改这个习惯了啊。”沈墨心里吐槽了自己一句,因为师父陈立新年纪大了,所以在当初在教自己做菜的时候,喜欢用这种中式度量衡。
三尺半差不多有一米十几公分,不到一米二十公分,沈墨现在做菜当然不至于拿着尺子去量,但他以后如果要上课教菜的话,还是需要注意一下这些问题。
将长条切成四十小块,每四块制作一个果子,共做十个,取四块重叠在一起,从中间用刀切透,而不切断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