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 作品

第486章 浪漫主义者(第2页)

    这也是他尤为欣赏海瑞的原因。

    李青轻声说:“可以失败,甚至可以放弃,但不要变。”

    迎上李青晶亮又深邃的双眸,海瑞有些震惊,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

    “其实,先生也过于高看海瑞了。”海瑞轻叹道,“海瑞这样的人,于国于民并不是太重要,十个百个也不及永青侯万一,大明可以没有海瑞,却不能没有永青侯。”

    李青微微摇头:“大明需要永青侯,古今未来之中国,需要海瑞。”

    海瑞怔然。

    “记着,不要变。”

    言罢,李青洒脱一笑,转身离去。

    海瑞望着李青背影,怔怔出神,久久无言……

    ~

    李青提着丰盛菜肴回到住处时,小师弟们已经醒了。

    “大师兄,又改善啊?”

    “马上就要大干一场走人了,就该吃些好的。”李青笑着招呼道,“快来吃饭,吃过饭咱们去下一站,抓紧结束,抓紧去别的地方。”

    道三十二诧异道:“大师兄一向追求稳扎稳打,这次为何这般急?”

    “不是急,是没必要在此地过多浪费时间。”李青说道,“南平教谕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大师兄认识?”

    李青颔首:“也算是旧识了。”

    闻言,众师弟不再迟疑,涌上前开始填五脏庙……

    是夜,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

    李青悲哀的发现,还真是应了那句‘大官大贪,小官小贪’,算不上十恶不赦,可着实让人愤怒……

    化身地府判官的李青,一个也没饶,以致于监守自盗的小吏,土坯如数奉还不算,还白白搭上了一条裤子……

    如是者三,南平县衙逐渐兴起了地府判官说。

    谣言一起,一众衙役人人自危,莫说在学塾工地监守自盗,甚至都不敢占百姓便宜了。

    震慑完成,李青特意去暗中考察了下本地知县。

    南平知县果然被海瑞架起来了,一边明面上笼络民心,传扬自己清廉爱民的清誉,一边在暗地里大骂海瑞不是东西,坏了官场规矩……

    不过,海瑞到底是正儿八经的官,又无把柄可抓,知县虽气恼,却也没办法真拿他如何。

    见此情况,李青不再逗留,带着师弟离开了南平,去了下一个地方……

    ‘地府判官’的介入,使得效率大大提高,学塾建设的速度不算慢,但李青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

    ……

    刚步入八月份,就无所事事了。

    于是乎,李青索性带着师弟们赶赴武当山。

    都不年轻了,也有了回家之心,李青自不能铁石心肠,辛苦这么久,该好好清闲清闲。

    ……

    九月,一行人赶至武当山。

    李青并未登山,只叮嘱师弟好好分享自己的宝贵经历、感悟,不要急着曝光他的秘密……

    目送小师弟们上了山,李青静静凝望一阵儿,转而去了另一处武当道统。

    ——武当道!

    落魄却更正统的武当,也是小老头的长眠之所。

    李青不记得多少年没来过了。

    沿着记忆中的小路,李青一步步登上山,远远望去,道观还是那个道观,大体没什么变化,只有细节处有了修缮痕迹。

    小师弟开辟的那片菜园还在,只不过时下没再种菜,被浓密的红薯藤覆盖。

    浅逛了下周围风景,李青进了道观。

    时下的武当道,更显落魄,山上就只有一个中年道士。

    不过让李青欣慰的是,虽然人数更少了,但师父的法身却十分洁净,显然经常被擦拭。

    留守的中年道士只当他是来敬香的居士,做了番简单介绍,便立在一旁,无所事事。

    李青敬过香,取出一张面额百两的银票,递给中年道士,问道:

    “山上就只有你一人了?”

    中年道士被大额银票给惊到了,他倒也不客气,接过揣进怀中,回道:“掌门师兄带着师弟下山了。”

    “什么时候下的山?”

    “前天。”

    “什么时候能回来?”

    “估摸着明日就能回来。”中年道士问道,“居士可是家中有红白事,来此请掌门?”

    “……”

    李青问道:“掌门带着师弟下山是为红白事?”

    “呃……是,白事。”中年道士讪然道,“这又不是佛教的专属业务,咱道士也擅长。”

    李青:“……”

    “居士是想……?”

    “我准备在这儿住几日。”李青说。

    “这自然没问题!”中年道士满口答应,表示住两个月都没问题。

    “居士稍候,贫道去给居士整理一下被褥。”

    李青微微颔首:“有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