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记忆 作品

第2187章 失踪的飞行员(下)(第2页)

等索科夫再次睁开眼睛时,他已经想好了怎么向罗科索夫斯基报告此事,他对众人说道:“我想元帅同志肯定等急了,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汇报这里的情况。”

科什金走到了奥库涅夫的身边,开口问道:“少校同志,你看出什么了吗?”

“不对。”科什金望着地上的德军尸体说道:“一支二十多人的小部队,说起来像是巡逻队,但他们却配备有通用机枪这样的重武器,未免太不合情理了。”

“说说吧,科什金大尉。”奥库涅夫追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既然上级给我们布置了搜索飞行员的任务,那么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都应该及时地向元帅同志报告。”

地上除了德军的尸体外,旁边还停放着十来辆摩托车,既有双轮的,也有三轮的,不过大多数不是被子弹打坏,就是被手榴弹炸坏,根本没法再使用。

“没用的,科什金大尉。”索科夫等科什金说完后,摇着头说:“如果事情真的像你所分析的那样,我估计飞行员应该是在落地后不久,就牺牲在德国人的手里。也就是说,我们在接到上级任务的那个时刻,飞行员就已经牺牲了。”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曾经交战地点,这是一块林间空地,上尉正带着人在打扫战场呢。

“司令员同志,说的没错。”西多林对索科夫的说法表示了赞同:“附近的德国人看到有我军的飞机被击落和主动降落,就立即赶了过来,试探抓住我们的飞行员。但敌人最后却向我们的飞行员开枪射击,从而导致两人都牺牲了。”

说完,他拿起桌上的高频电话,播了一个号码后,客气对接线员说:“接线员,我是索科夫。麻烦您帮接方面军司令部,找元帅同志,我有重要的工作要汇报。”

“干得不错。”得知前方已经把发现的敌人都消灭了,奥库涅夫称赞了对方一句后,扭头对科什金说道:“大尉同志,既然敌人已经消灭了,那我们就到前面去看看吧。”

“是!”上尉答应一声,转身冲着四周的战士喊道:“跟我来!”当他提着手枪朝前跑的时候,后面立即有上百人跟了上去。

听完科什金的分析,奥库涅夫想了想,随后点着头说:“大尉同志,我觉得你分析得非常有道理,这位飞行员应该是为了救自己的同伴,才被德国人打死的。”他想起刚刚在上一个林间空地上看到的德军尸体,便补充了一句,“没准就是被我们消灭的那些敌人干的。”

奥库涅夫朝四周瞧了瞧,随后指着一个方向对科什金:“大尉同志,那边有黑烟升起,没准被击落的飞机就在那里。”

“可能他刚下飞机,就看到德国人从四周赶过来。为了救同伴脱险,他把同伴从燃烧的飞机里拉了出来,然后扛着朝自己的飞机跑去。但令人遗憾的是,德国人来的速度太快,以至于他还没有跑到自己的飞机旁,就被身后追上来德军开枪打死了。”

当步行的战士气喘吁吁地赶到时,科什金已经完成了现场勘察,并对整件事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见索科夫执意要向罗科索夫斯基报告,西多林知道自己再劝说也没有任何用处,只能苦笑着说道:“好吧,司令员同志,既然你坚持,那就立即向元帅同志报告此事。但他听到这个报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应,我就猜不到了。”

“大尉同志,我想问问。”奥库涅夫向科什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也觉得是一名飞行员带着负伤的同伴,准备进行转移。但是问题来了,在遭到敌人追击的情况下,他打算将自己的同伴转移到什么地方?”

,从中挑出一辆还能使用的摩托车,朝着黑烟升起的方向而去。奥库涅夫想跟上去,但自己却不会骑摩托车,他只好冲着旁边的战士问:“谁会骑摩托车?”

奥库涅夫盯着地面的飞行员尸体,发现两人的姿态有些不对劲,似乎是一个人扛着另外一个人奔跑的过程中,被人从后面用乱枪击中而死去的。

“什么,都牺牲了?”罗科索夫斯基听后,整个人都震惊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们会牺牲呢?”

经过科什金这么一提醒,奥库涅夫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小心翼翼地说:“难道这些德国人也是出来搜寻飞行员的?”

“上尉同志。”科什金望着上尉问道:“你说说,敌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我知道了。”索科夫点点头,说道:“让我想想,应该怎么向方面军司令部报告此事。”说完,就闭目思考起来。

几辆摩托车在森林里疾驰,当他们穿过密林,再次来到一处林间空地时,果然看到前方有两架苏军的飞机。一架飞机摔得四分五裂,还在剧烈地燃烧;而另外一架飞机停在三十多米开外,相对还比较完整。在两架飞机的中间,躺着两具穿着飞行员夹克的尸体。

“该死的德国佬。”听索科夫说到这里,罗科索夫斯基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随后问道:“那些德国佬在什么地方?他们欠下的血债,我们一定要向他们讨还。”

奥库涅夫坐进一辆三轮摩托车的挎斗,吩咐那名战士:“快点上来,带我去追科什金大尉。”

“元帅同志,请您放心。”索科夫对罗科索夫斯基说道:“我的部队早就做好了防御的准备,见到敌人进攻,他们会依托现有的工事进行防御。如今他们已经先后打退了德国人两次进攻。敌人要想从他们的手里夺取阵地,那是不可能的。”

“既然你有信心,那我就放心了。”罗科索夫斯基说道:“祝你们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