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第2页)

沈穗一度怀疑自己之前要价太高,把这帮人给吓着了。

瞧着几个技术员想开口,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沈穗忽的想到了什么,“能冒昧问句,几位的工资吗?”

技术员的工资不多不少,一百来块钱。

在这个年代不少了。

但对比从德国来的技术员,这份工资就少得可怜。

一个月的工资,还赶不上人家一天的补贴。

当初苏联专家援建时,国家给他们的工资补贴就非常高。

来华援建可比在他们国内做研究挣钱多了。

而这种情况,今天有,未来也有。

甚至于日后国外工程师来华做维修时,都要从走出飞机那一刻算工时,他们的时薪,是国内工人的年薪。

谁掌握技术,谁就是强势方。

沈穗心中涌起太多的感想,“这样好了,我只要三十万。”

洪副厂长傻眼了——

不是你到底哪边的?

咋还砍自己一刀?

——————————分割线——————————————————

97年德国工程师来华维修盾构机,时薪800美元。

洪建刚不明白。

真的。

老贺给的底线是五十万,再加几辆车的经销权。

而这几辆车,上限是十辆。

这也就意味着,给沈穗的钱在六十万左右。

但,沈穗咋还帮他砍价啊。

“不过……”

这一句“不过”让洪建刚松了口气。

果然,他就说沈穗肯定还有话说。

别大喘气啊。

“不过您也别觉得我是什么清高的人,真金白银谁不心动呢?但我也知道搞技术不容易。这样好了,您刚才给我开到五十五万,那五万的零头姑且不算,您把剩下二十万拿出来成立一个专项基金,奖励为技术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人、技术人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