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小子 作品

第261章 陈雪茹正式搬入四合院(第2页)

.......

交道口街道办。

王红如也刚开完扫盲工作的动员会。

散会后,秦淮茹在办公室整理资料。得

益于苏远赋予的“学习心得”,她的学习能力、思维逻辑乃至文笔都突飞猛进,成了街道办有名的“笔杆子”,宣传标语、报告材料多由她执笔。

虽是寒冬,办公室点了蜂窝煤炉,依旧寒意逼人。

秦淮茹写着写着,忍不住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指。

一旁的王红如见了,关切道:“淮茹,天这么冷,回去织副手套吧。在单位都这样,回家洗衣做饭不更冻手?”

秦淮茹闻言,顺口接道:“家里倒是不冷!苏大哥装了个取暖器,屋里暖和得很,穿件薄毛衣就够了,干活一点不冻手。”

“取暖器?”

王红如一愣,失笑道,“你这孩子,说什么傻话呢?难不成你们家屋里还砌了个锅炉房?”

见王红如不信,秦淮茹努力比划着解释:“不是锅炉!就是一个烧煤的炉子,上面接着管子,管子绕屋子走一圈,屋里就暖烘烘了!”

王红如看她说得认真,联想到苏远一贯的神奇,心里信了几分,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真有这么神?那下班我可得去开开眼!要真像你说的,我豁出这张老脸也得求小苏给我家也弄一套!家里老人年纪大了,最怕过冬!”

秦淮茹知道苏远和王红如关系好,笑道:“您要是出面,苏大哥肯定给您装。”

于是。

下班后,秦淮茹带着王红如来到羊管胡同。

刚进院门,就看见阎埠贵也在。

他裹着破棉袄,吸溜着鼻子,却一脸痴迷地盯着院子里几株在寒风中傲然绽放的花卉啧啧称奇:

“奇哉!怪哉!”

“这品种真是绝了!”

“寒冬腊月还能开得如此精神,前所未见!”

“小苏呐,等开春,务必给我剪几枝,这花我种定了!”

苏远笑着应下,心知没有系统空间水的滋养,寻常土壤可养不出这般反季节的奇景。

王红如则是第一次进这院子。

看着这规制气派的四进大院,心中暗暗吃惊。

她低声提醒苏远和秦淮茹:

“这院子……你们自己住着就好,在外头可千万慎言。”

“传出去,难免有人眼红。”

正说着,陈雪茹裹着厚围巾,风风火火地冲进院子,嘴里还嚷着:“冻死我了冻死我了!习惯了家里的暖和劲儿,在店里简直像掉进冰窟窿!不行了,我得赶紧进屋回回血,不然非冻病不可!”

一抬眼看见王红如和阎埠贵,陈雪茹脸上飞起两朵红云,有些局促地打招呼:“阎老师,王主任,您二位来了啊。”

王红如意味深长地看了苏远一眼,又好奇陈雪茹口中的“暖和劲儿”,也顾不上多问,催促道:“快,淮茹,让我见识见识那‘取暖器’!”

刚踏进堂屋,一股融融暖意便如春风般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王红如周身的寒气。

“嚯!”

王红如震惊地站在门口,感受着这不可思议的温暖。

屋里没有炉火明焰,也没有锅炉轰鸣,却如同置身暖春!

待了没几分钟,穿着厚棉袄的她额头竟微微见汗。

王红如终于明白,秦淮茹为何说要脱外套了。

在苏远的带领下,她又去隔壁看了正在燃烧的炉子和连接各屋的管道系统。

她大概明白了些,但同时也意识到安装的复杂。

她拉着苏远,语气带着恳切和期盼:

“小苏,婶就不跟你绕弯子了。”

“这取暖器太好了!”

“家里老人一到冬天就浑身难受。”

“你看……能不能帮婶家也装一套?”

“钱不是问题!要是实在麻烦……”

“那就算了。”

苏远微微一笑。

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借王红如之口,传播他机械方面的才能,为后续计划铺路。

苏远爽快答应:

“王婶言重了。没问题。”

“不过得先去看看您家房子的结构,确定炉子位置、管道走向和覆盖哪些房间。”

“价钱的事,等方案定了再说。”

王红如大喜过望,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太好了小苏!太谢谢你了!”

“那你看看明天方便吗?”

“对了,这种好东西,能推广开吗?”

苏远摇摇头,坦诚地指出了关键瓶颈:

“大规模推广目前不现实。”

“难点在材料。这钢管不能太薄,否则散热不均、温度波动大,还容易锈蚀损坏。”

“关键是,熟练工人做一套这样的管道也得十几天,专门生产它,性价比太低。”

王红如闻言,这才明白其中的技术门槛,不由得感叹苏远心思之巧,也深知这“暖春”暂时还无法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