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舌战群臣(第2页)
林逍遥听罢笑道:“宋国公确实没有施政经验,但古往今来,许多亲君即位时,除非是当了多年的太子,曾帮助先皇辅过政的。那几乎都没有施政经验啊!而且只要有才学,那学习起来也很快的。再说,这方面不是有诸位大人们吗?有的皇子即位时尚且年幼,不都是靠着朝中重臣们的辅佐吗?而宋国公又不是小孩子,我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在诸位大人的辅佐之下,便能得心应手!”
这时的乐随却又说道:“殿下!宋国公可算是一读书人,若说其学习政事当会很快,臣能相信。可在兵法韬略上,却是即无经验,更无所学啊!兵者,国之大事!特别是如今的大虞,强敌虎视之下,身为一国之君,虽不说需要都如殿下那般能亲自上阵杀敌,但至少也得知晓一些兵事吧!否则很多方略都有可能会出现偏差啊!”
林逍遥点点头道:“乐大人说的是!身为帝王,确实需要知晓兵事。宋国公确无这方面的经验,但正如前边我所言,这些都是可以慢慢学习和积累的。说点大不敬的话,无论是顺德帝,还是先帝,他们在刚即位之时便都熟读兵书,通晓兵法吗?我看不是吧?这许多的经验还是慢慢学习以及朝臣们的辅佐之下慢慢积累起来的吧!如今我朝有闻将军、屠将军、魏将军这样的名将辅佐,想来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和难事!”
看着众人所提之异议都让林逍遥给一一驳回,这时的唐滨才说道:“殿下!臣想的是假如,真的让宋国公来承继这皇帝之位,那殿下将如何自处。而且,当下的虞国并不比鼎盛时期,此次林嶷窃取皇位,导致内乱,再加之北宁趁虚南下。这两场大战打下来,我朝的国力也损耗很大。现在正是急需一位,有能力,又有德望的明君来重振朝纲,复兴我大虞之时。若是宋国公来即位,肯定是很多方面都经验不足。许多事都得依靠朝臣来出主意,然后由其定夺。且不说最终能否做出最正确的决策,而这样的效率也很低下。并且在短时间内,这种情况是不容易得到改变的。不知殿下有何良策来应对这一弊端呢?”
此话一出,也迫使得林逍遥不得不亮出他的最后底牌了,否则是说服不了群臣,更是无法让唐滨满意和放心的。
于是说道:“方才我也回答过唐相,我不会就此弃之不管,而自寻逍遥自在。虽然我不愿做这皇帝,但我可效仿古人,全力辅佐宋国公。这样的话,不知诸位大人可满意否?”
众人一听,这都明白,他所说的古人,那是周公辅成王的故事啊!当然、宋国公并非是周成王那样的小孩子。他所说的辅佐并非是像周公那样代行其政,等待其成年再交还朝政,而当是由他主理外务,由内务当由唐滨来辅佐。
看着众人一时之间都没有再发言,林逍遥也是怕夜长梦多,让他们再想出什么主意来,硬要逼着自己即位。于是忙转身朝着慈安太后一施礼:“娘!孩儿所言不知娘可否赞同啊?”
他这是想先让太后站在自己这边,有了太后力挺的话,那自然对付这般朝臣也就容易多了。
太后一听,先是一愣,随即沉思了许久。心里边自然也是十分复杂和斗争的。但看着林逍遥那带着肯求的眼神,再想到当初自己与先帝为求逃命,让他刚出生便遭受如此变故。心中也十分的愧疚和亏欠。
于是心一软,随即说道:“即然峯儿如此提议,且也合情理法度。本宫并无异议!”
说罢,她又朝众臣说道:“诸位大人!若是由宋国公来即位,再由峯儿与唐相相辅,又有诸位贤臣相助,本宫认为也无不可吧!”
不待众人回答,林逍遥见太后也帮着自己说话了,忙朝唐滨问道:“唐相,你觉得呢?”
“这……!”
一见太后爱子心切,想来是一切都会随了林逍遥所意。而且林逍遥所言也不无道理。再加之清阳观之议时,他也是满口答应了林逍遥与太后的。若是再用强的话,只怕会适得其反。所以稍加迟疑之后,也只得朝太后与林逍遥一施礼道:“臣尊从太后懿旨,并无异议。”
他这口中说出懿旨,那就是把这提议变成了太后的懿旨了,那么朝臣们可就不好再反对了。
一见太后与唐相都这么说了,众臣都沉默了一会后,纷纷表示同意。
看着朝臣们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不得已而同意的。至少此事也算是基本落地了,林逍遥心里的石头也总算是落了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