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再次向老百姓借钱
在华夏帝国的辽阔疆域内,既无内忧之患,亦无外患之扰,这使得帝国得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国家的治理与发展。
为了确保商业活动的有序进行,帝国规定所有的商船队伍都必须在官府进行详细的登记备案。
无论是丰富的矿产、丰饶的农产品,还是璀璨的珠宝,都必须由官府专门成立的商业部进行统一的调配和管理。
每日里,景大帝站在皇宫的高台上,身后站着弗莉卡、卓玛、杨润玉,目光远眺,看着一艘艘满载货物的商船驶离港口,又一艘艘满载而归的商船缓缓驶回,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舒畅之感。
几个月的时间悄然流逝,景大帝决定亲自过问外贸的收支情况,于是召见了财政部的大臣。
“大帝。”财政大臣恭敬地呈上一本写满密密麻麻数字的账本,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帝国的财政收入与支出。
景大帝翻开账本,仅仅看了几眼,便觉得脑子一阵疼痛,无奈地说道:“你说吧,简单点。”
“大帝。”财政大臣清了清嗓子,开始汇报,“这是近三个月的收支情况,支出共计一千五百二十三万两白银,收入则为一千六百三十三万两白银。”
景大帝皱了皱眉,问道:“这是赚了还是亏了?”
“赚了。”财政大臣面带微笑地回答,“三个月的时间赚得一百多万两白银,这已经是相当高的利润了。照这样下去,不出五年,华夏帝国必将富得流油!”
景大帝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咱们向老百姓借的钱,可以按期还了吗?”
“大帝。”财政大臣点头道,“是的,微臣认为可以按期偿还。但微臣还有一点想法。”
“你说吧。”景大帝示意他继续。
“大帝,此次造船成功,征讨罗牛刹国也大获全胜,这背后离不开借钱给帝国的老百姓的支持。如果没有他们的慷慨解囊,咱们也很难如此迅速、如此顺利地造出战舰。”
景大帝听出了财政大臣的言外之意,问道:“你的意思是?”
“大帝,第一批债券马上就到期了。”财政大臣继续说道,“但微臣还有一个想法。当国库还清这批债券后,国库也并不会很丰盈。所以,第一次为大帝积累的信用,可以再次利用。”
“你是说还要发债?”景大帝有些不解地抓了抓头皮。
“正是,大帝。”财政大臣坚定地说道,“咱们还清第一批债券后,就要考虑发行第二批了。”
“那不是咱们一直都在欠老百姓的钱?”景大帝愈发困惑。
“大帝!”财政大臣提高了声音,“表面上看是欠老百姓的钱,但实际上是将老百姓手里暂时用不上的钱收上来,充分流通搞活,这样就不会让钱白白浪费它的价值!”
景大帝继续抓头,显得有些无奈:“这也太复杂了吧。”
“大帝,咱华夏帝国建国已有十年多。”财政大臣耐心地解释道,“起初基础并不牢固,但在这几年大帝的英明领导下,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仍有许多地方存在短板。”
景大帝听后吃惊不小:“还有很多短板?”
“是的,大帝!”财政大臣语气严肃,“尤其是海上贸易,虽然暂时还未出现问题,但对面的洋鬼子尚未反应过来。他们目前急需咱华夏帝国的各类产品,但一旦他们回过神来,发现咱们赚了他们这么多钱,必然会处处设防,限制咱们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