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云 作品

第378章 人心叵测(第2页)

这年头的地方军的待遇极差,朝廷非但不给他们补给,还像防贼一样防范着。然而每到关键时刻,很多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方军远比朝廷的嫡系军忠诚,哪怕他们把子弟兵尽数打光,也是至死不悔。

对于异地作战、苦苦坚守、至死不降的青州军,卫铉是发自心的钦佩。他叹息一声,继续说道:“任城王安到现在,平原城军民贫困潦倒,无以为济,我们不能无动于衷……”

卫铉看向一旁的段荣、柳师道,吩咐道:“段长史、柳主簿,。等到涿鹿城平定,你们从仓城领取二十五万石粮食,然后组织人手,以我的名义赈济平原城军民。”

从崔元献透露出来的消息来看,涿鹿城囤积五十二万石粮食、五万八千多套装备,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金银、铜钱、布帛……而上党行台固然缺少最为实用的粮食,但是卫铉现在也无力运走所有的笨重的粮食,索性慷他人之慨;以二十五万石粮食在燕州闯下贤名。

至于较为轻便的金银铜钱、奇珍绢帛、武器装备、铁铠皮甲等物;肯定是他卫铉的了。

“卑职遵命。”段荣、柳师道抱拳应命;而后,迅速离开。

都督府司马陈元康等到两人离开,拱手道:“主公,贼军北撤,任城王紧咬不放,我们要不要发兵追逐?”

“我们打到现在,早已人困马乏。如今涿鹿城即将入手。而任城王既要立功,又也有实力,那便让他充当前锋好了。”卫铉同情元彝、同情青州军,却不代表他要把上党军折了进去。既然元彝紧追不放,那就让他在前方扫平障碍好了。

上党六军是卫铉的根基,大军征战至今,也出现了不小的损失,每损失一人,卫铉就会心疼一分。而困守孤城的元彝看似无比凄惨,可他实际上,元彝是在有目的的一步步收拢兵力。他们打到现在,主力其实没有损失多少,只要他们走出平原城,一定能够从杜洛周“身上”咬下几大块肥肉。

既如此,就让元彝冲在前头好了。元彝要是打赢了,那是再好不过;要是打不赢,上党联军再去收拾残局也不晚。

当务之要,他要带领联军真真正正的休整,使麾下各军的战斗力恢复到巅峰。而杜洛周、葛荣,只不过是上党军蒸蒸日上的垫脚石。

。。。。。。

孝昌三年七月十四日,鸡鸣山的尉景放弃了燕州大宁郡、广宁郡,依命退往上谷。整合所有兵力的任城王元彝拿到卫铉援助的粮食物资之后,以卫铉的名义奖励平原军民,而后率领士气高昂的数万大军,从平原郡沮阳县猛攻上谷郡西南方的平舒县。

杜洛周任命尉景为主将,任命败退而归贺六浑、娄昭为副将,率尉景麾下的两万五千大军紧守上谷郡西南门户——偏城郡广武县。

卫铉此时成了元彝后军。当他听闻此讯,简直是激动的不行。天可怜见,朝廷军打了这么多年的平叛之战,终于有人不再盲目自大,懂得会打配合战了,

对于自私自利的魏朝诸将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而元彝军人人卖命,甚至不用上党联军出战,就把尉景军打得只能被动防御,毫无还手余力。

卫铉敢断定:杜洛周在击溃游而不击的崔楷一万五千精兵之前,根本无力支援尉景。

七月十六日,崔楷遣使来报:他在上谷郡居庸县延庆镇小胜一场,斩首三千余级。贼军退回居庸城死守,无力作战。

七月十九日,元彝遣使来报:青州军与尉景血战之际,杜洛周亲率一万骑兵从侧翼杀出,使青州军损兵折将,反胜为败。请上党军尽快援助。卫铉令崔元献和常策率一万五千名涿鹿军、东代军为前锋,紧急驰援元彝。本人和上党军为后军,向偏城郡广武县进军。

七月二十三日,斥候来报,杜洛周协同尉景在正面击溃元彝主力;并且顺势打崩涿鹿军、东代军;随即扬长而去,进驻广武城。然后令贺六浑、娄昭率一万精骑支援上谷郡郡治居庸县,试图联合守军吃掉崔楷军。

卫铉眼见时机成熟,立刻脱离后军,亲率骁勇、果毅、威武、扬武两万大军向偏城郡进军。

此之以前,倒不是卫铉不顾大局,也不是恶意的坐山观虎斗。而是元彝和崔楷等人压抑得太久了,当他们获得一场场小胜,一个个全都膨胀了。

当是时,上党联军要是贸然参战的话,元彝和崔楷等人非但不会感激,反而认为上党联军故意争功。只有等到他们吃过大亏,才会老老实实的听命,为最终的胜利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