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云 作品

第329章 一步到位(第2页)

上党产煤铁,古来有之。位于上党盆地南缘的荫城周边的煤铁资源十分丰富。而荫城的形成就是源于上党煤铁的历史。早在夏商周时,人们就开始挖煤冶铁了;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娴熟,就已经有了铁器制作工艺;战国则是正式拥有了铁业生产,据《左传》所记,长平之战的双方军队铁剑就在当地所造。至汉朝,荫城已成为上党的冶铁中心,并且设有铁官。而荫城几乎成为上党铁货的代名词,周边村庄家家有铁炉,人人会打铁。

荫城铁矿也是上党行台唯一一座大规模开采的铁矿,卫铉对此寄予厚望。倒不是因为它储量大、易开采,而是这个铁矿的品质极高,好像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稀有成分。比如说荫城铁打造出来铁锅、炖器、盛器,里边盛水不锈,外面遇潮不腐烂,用得越久,它会变得越来越黑亮。而荫城铁打造的武器和铁铠都是上品,远非其他地方产出的武器能及。

“荫城铁矿现有三千人做工,人手不是很足,主公若想多产生铁、熟铁,还需加派人手,最好再来三千。”贾琛答道。

卫铉毫不犹豫的说道:“不是还有裁汰下来的河北勇士么?再从其中引入三千人。”

工曹兵器作坊建成以后,已经开始用荫城铁锻造兵器,除了刀、枪头、矛头、箭矢、斧子之外,还制作铠甲,考虑到人手不断扩大,卫铉有信心在年底自给自足。而且他还向私人铁匠铺子下订单了,让他们也帮着生产武器。

他现在拥有不计其数的铜钱铜锭、金银珠宝,但是这里商业还很落后,交通也不方便,无法从外面换来大量粮食和丝绸、麻布等实用之物。如今用这些吃不了、穿不了的东西换来武器装备,那是再划算不过的了。

交待完毕,让贾琛下去自行安排。

这也是身为上位者应该做的事情,大战略大方向由他来考虑,而麾下文武则围绕大方针处理细节问题。

卫铉眼见时间离晌午还早,起身前往自己的官房观看魏朝建国以来的文献。

一般而言,这类记载纪要的文献枯燥乏味,远远不如史书古籍、诗词歌赋精彩有趣,但是想要治理好一个地方,不了解实际情况是不行的,而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能让他少走很多很多弯路。

。。。。。。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已至正午。一名亲兵入内禀报:“主公,午膳准备好了。”

卫铉放下手中书籍,起身走向外间,见是火锅,而桌上饭菜丰盛、量多,一个人吃着也没意思,又想起都督府只剩下三名高官,于是吩咐道:“请杜长史、张礼曹、薛刑曹一起过来用膳。”

“遵命。”亲兵行了一礼,快步离开。

杜皎和张承、薛衡很快便至,主公经常请他们一起用饭,他们习惯的同时,心中十分感激主公对自己重视、礼遇、恩宠。

见礼过后,杜皎上前看了一眼,顿时乐了:“主公,此为尔朱娘子养的大鹅?”

尔朱英娥向卫铉索要的聘礼只有大雁,因为大雁象征忠贞不渝、不离不弃、生死与共;从周朝起,人们就用大雁作为婚礼的吉祥物,然而大雁飞得太高,相当难以捕捉。如果没有大雁的话就用猛禽或家禽代替,首选是大雕、矛隼、雄鹰;次之是天鹅、白鹭、鸳鸯、鸠鸽(鸽子);最后才是鹅、鸭、鸡。

尔朱英娥向卫铉提出条件后,自己又从各地买来很多飞禽、家禽。由于她养得实在太多,这些高官不仅知道她努力为完婚做准备,而且深受感动。

卫铉点头道:“确实是从家里拿来的,家里有一千多只大鹅、鸭子,它们老是在半夜三更‘嘎嘎’叫;而且是一只叫、全部跟着叫,那声音吵得阖府不安;征得娘子同意,便开始炖了些。”

一听此话,三人都能想象到那种声音,薛衡坐下道:“十几只的声音都让人受不了,更何况是那么多?不过可以转往城外庄园养啊!”

“娘子担心被歹人毒死,只有养在家里才能放心。”卫铉心中也很感动,那些大鹅、鸭子的价值肯定不如城外庄园的牛羊高,但是它们却蕴含着尔朱英娥无限深情、无限期待,再加上她的梗阳牧场曾经被毒死过无数牛羊马匹,所以她把家里的飞禽家禽看得比无数牛羊还要重要。

三人听得肃然起敬、深受触动。尔朱英娥乃是天下第一诸侯的嫡长女、乃是整个尔朱势力的“长公主”,然而她为了卫铉做到了步田地,着实是难能可贵。

卫铉不知三人心有所感,见他们都坐了下来,招

呼道:“今日我们也来尝一尝。”

除了荫城铁锅里炖着的鹅肉,桌子上配有羊肉、五花肉、时蔬。

四人也不着急,一边慢慢吃、一边交流。

薛衡说道:“主公,您在京城那些日子,念司马和段长史让果毅军和斥候军再次发动剿匪战役,他们在太行山西麓剿灭三十多支土匪,俘虏三千七多人,此皆为真正的匪类,与被迫为冠的老百姓不同。据姜衍将军说,山上还有两座规模较大的山寨,他们如今已经并成一寨,人数约有两千余众,不过他们此时应已胆寒,主公何不遣人招降?”

卫铉也知道此事,而被擒获的贼众已经被当成了矿工、炼奴,闻言道:“能招降便招降,也好减少我军伤亡。不过我担心他们贼性难改,贸然引下山来,未必是好事啊。”

杜皎说道:“主公,卑职倒有一策。”

卫铉笑道:“说说看。”

“派郡兵断其下山之路,使其无粮可食,同时对普通贼众进行招降,如此即可瓦解其军心,促使贼众自行下山投降。他们陆陆续续下山,我们也能陆陆续续打散安置,只要他们不聚在一处,自然影响不了大局。”杜皎说完,又道:“再说修路、开矿也要人手,杀之也可惜。”

卫铉想了想,点头道:“那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