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大国匠人(第2页)
“确实可行,太梦幻了,我以前也幻想过这样的技术,但受限于科技水平,一直无法实现。没想到今天被陈军你研发出来了。” 宋教授激动地说道。
“陈军啊,理论上肯定没问题了,不过在安装方面…… 我感觉这需要一个大国匠人级别的科学家来把控,这样的人才可不容易找啊……” 宋教授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毕竟,按照陈军的设计,对战机的改动非常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刚好,我在这方面也有所涉猎,施工以及安装,我全程负责就可以了。两位老教授,你们就等着验收吧。” 陈军自信满满地说道。
两人听后,顿时放心了许多,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毕竟,如此复杂且高级的设计,随便改动一个零件都可能需要耗费数年时间进行研究和调试。陈军能一条龙全部包揽,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小子的脑袋里,到底装着多少好东西啊,真是让人吃惊。和陈军认识都半年了,可感觉他就像第一天认识一样,永远不知道他的底牌在哪里。” 张教授感慨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教授与张教授仿佛变成了悠闲的 “老人”。而陈军则摇身一变,成为了设计工程师与大国工匠,带领着上百号专门技术人才,开始了紧张而艰苦的隔离仓打造工作。
这其中有电脑技术专家、工程专家、机械专家、机电匠人等等,可谓是汇聚了举国之力,将所有最为顶尖的人才都聚集到了陈军身边,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得力助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零件的制造都需要几十人齐心协力,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才能达到严格的技术要求。这就是科研工作的难度,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靠着一次次的试错,一次次的完善,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去探索。
就像在一穷二白的时代,炎国的科学家们靠着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意志力,手工研究出各种核弹,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他们同样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这些大国匠人,每一个都仿佛拥有无穷的力量,他们的智慧和努力汇聚在一起,如同汹涌的浪潮,推动着项目不断前进。
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移,隔离仓终于逐渐制造完成,接下来便进入了至关重要的检测阶段。他们将隔离仓配套安装在模拟机器上,进行各种模拟测试。
此时的陈军,因为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双眼熬得通红,就像丛林里疲惫却依然坚毅的猛虎。他站在一大堆零件之前,声音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地喊道:“现在,开始安装,最后一哆嗦了!”
闻言,那些奋斗了半个月的大国匠人们,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精神也突然振奋起来。这感觉就好像他们亲手抚养长大的孩子,即将参加高考,马上就要迎来检验成果的时刻,怎能不让人激动?
很快,整个隔离仓被小心翼翼地推进驾驶位置,原来的驾驶位缓缓往后收纳起来。只听 “咔嚓” 一声,定位完成!
“我来试试……” 迫不及待的老宋,立刻第一个冲了上去。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兴奋,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的模样。
老宋进入隔离仓后,按下启动按钮。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战机的机舱门缓缓关闭,将他与外界完全隔离开来。这意味着,他正式进入了操控画面。
现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隔离仓和各种监测设备。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每一秒都让人煎熬。
差不多三分钟后,舱门再次缓缓弹开,座椅往后滑动,躺在里面的宋教授脚步轻快地走了出来。
“刺激,刺激,实在太刺激了,哈哈哈……” 宋教授就像一个孩子般兴奋地大喊着。他那为数不多的白发此刻有些凌乱地披散着,在机舱门口手舞足蹈,差点一个踉跄摔倒,但脸上那狂喜的表情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老实说,像宋教授这样年纪的科学家,一生获得过无数荣誉,能让他们如此激动的事情已经不多了。但此刻,他却沉浸在这前所未有的喜悦之中,几乎有些茫然失措。
听到他的话后,现场瞬间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有的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有的人用力鼓掌,双手都拍红了,还有的人默默跪在地上,口中喊着:“神佑中华!”
他们激动之下,纷纷将头上戴着的隔离帽子丢向空中,帽子洒落各处。此刻,他们就如同大学刚刚毕业,即将走上社会的学子,心中充满了喜悦,又满怀着对未来的期待。
“成功了……” 不知是谁率先喊出了这三个字,仿佛是点燃了所有人情绪的导火索,大家纷纷激动地重复着:“成功了!成功了!”
众人兴奋之余,立刻将站在旁边一直沉默的陈军紧紧抓住。随后,这位年轻的天才就被高高举了起来,在人群中被抛来抛去,伴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欢呼。
“够了,够了……” 陈军被抛得头晕目眩,好不容易才让大家停了下来。他整理了下有些凌乱的衣衫,脸上带着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老宋,说说具体感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陈军看向还沉浸在兴奋中的宋教授问道。
“没有,可以直接让一个普通一点的王牌飞行员过来,进行试飞了。”
“哈哈,我马上就联系一个飞行员过来。”
宋教授简直乐坏了,他每一个细胞都在兴奋,去拿手机的时候,走路都是轻飘飘,这是兴奋上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