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商业鬼才(第2页)
林琛的想法很简单,与其在这儿做些没意义的事,不如趁此机会把这些钢铁厂联合起来。
大家听了这话,都十分震惊,没想到关键时刻会冒出这样的主意,也就没什么可多说的了。
“我想,也许现在这样的状态才是最好的。不管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或许是目前最有力的机会,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合适的方案,解决当下的问题。”
要是真能成功,那再好不过了,而且大家也能真正明白当下的核心状况。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李雪听了这话,总算镇定了许多。
“我得跟你说件很重要的事,咱们必须想办法和那些钢铁厂达成和解。不然真打起价格战来,那可就麻烦了。更何况,我们也不是不想让他们好好过日子。”
然而,那些钢铁厂在这种情况下,还真选择了降价,事情就此起了变化。
“看来他们已经提前做好准备了。不过没关系,不用担心,我知道该怎么应对。”
于是,林琛立刻对外宣布涨价。
大家听了都震惊不已,按常理,一般都会选择打价格战,没想到这位董事长居然反其道而行之。
其实林琛心里很清楚,当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货囤在自己手里,然后再去考虑其他问题。不然,以后可能出现的局面,自己根本无法应对,那就麻烦了。
“你的意思是囤货?”
“没错!你要知道,现在这些货物本质上是一样的。等那些钢铁厂发现价格便宜,货物卖得更顺畅后,就会出现缺货现象。到那时,他们的价格就会上涨。而我们到时候价格趋于平稳,他们就没办法和我们形成合力了。”
所以,从这时起,他就不担心了,干脆连订单都不要了,就等着看那些钢铁厂接下来怎么做。
果然,城市负责人有些担心了,来到林琛这儿。
“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按理说,你们不是应该降价的吗?我们正打算直接使用你们的环保材料呢。”
“没关系,咱们城市项目这么多,也不差这一个。再说了,就算这个摩天大楼不用我们的材料,也没事,反正我们的材料迟早会被认可的,不是吗?”
林琛知道,这种情况下,说再多也没用。原材料价格都在降,他们却选择涨价,这确实让人看不懂。
“反正你们想好了就行,要是这样,我们就按自己的思路操作了。要是真出了什么问题,可别怪我没提前打招呼。”
“负责人先生,您放心,这事儿我不会怪您。而且,我也知道您为这事儿焦头烂额。”
这个负责人确实焦头烂额,自从出现这种情况,他在市场上就成了被批评的重点对象。
到现在,大家都在背后说他是什么人的走狗。
“哎!”
这或许是目前最大的矛盾。但不管怎样,至少现在能想到的这些条件,还是很有力的。
“那行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就不再担心了。我相信你还是有希望的。”
果然,这次情况不一样了,整个城市最终还是决定采用传统材料来建造桥梁和那座第一高楼。
那些钢铁厂看到这种情况,都有些郁闷。本以为打价格战能和对方形成合力,没想到对方居然涨价了。
“哎呀,真是亏大了。早知道就不降价跟他们合作了,现在人家涨价了,这可怎么办?”
“涨价就意味着货卖不出去,到时候货都囤着,我看他们能撑多久。”
“他们又不是钢铁,不用操心氧化的事儿,咱们这些东西放久了,可就有氧化的风险了。”
随着这些钢铁厂纷纷降价,本地企业瞬间接到了大量订单。
看到这些订单,钢铁厂的老板们开始忧心忡忡。毕竟,对他们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巨大挑战。
他们心里都清楚,要是利润上不去,根本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于是,只能争分夺秒,让工厂实行三班倒制度,全力赶制订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厂维持运转,可他们也明白,这其实是在慢慢透支工厂的实力。
“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我也清楚大家最看重的是什么,可这到底该怎么办呢?”
……
大家心里都清楚,要是事情一直这样僵持下去,最后连基本的保障都没了。
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而且,他们所处的环境愈发严峻。钢铁价格虽然看似稳定,但需求量却大幅攀升。
“哎!”
无奈之下,大家只能做好心理准备,或许这次真是一场全新的挑战,但再多说也无益。
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订单太多,虽说解决了银行的还款问题,可产能却跟不上了。
尤其是工人们连续三班倒作业,机器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再坚持下去,很可能发生锅炉爆炸等严重事故。但工厂负责人也别无他法。
他们心里都清楚,要是让机器停下来进行大规模检修,工期肯定会延误。只能先赶完这些订单再说。
无奈之下,工厂老板们再次聚在一起。
“这样肯定不行,咱们接下来的订单,必须把价格提上去。要是再这样下去,别说贷款还不清,机器都运转不过来了。咱们得把这事儿处理好,不是吗?”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到底该涨多少呢?我们厂里的货也越来越少了,估计价格会被炒得很高。”
“先看看情况吧,我相信那些炒期货的人肯定会想办法把咱们的钢铁价格推高。”
……
这些老板们已经有些不知所措了,毕竟在当前的环境下,他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而林琛则选择在一旁继续观察。果然,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在桥梁建设中,钢铁供应还算稳定。
但在摩天大楼开始设计时,钢铁供应就出现了问题。
负责人无奈之下,只能去工厂调研,至少得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看到的场景让他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