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稻香南来
盛夏的骄阳炙烤着安阳城外的试验田。叶明卷起裤腿站在水田里,手中握着一把青翠的秧苗。这些从江南带来的水稻种子,已经在安阳培育了整整三年。
\"大人,这垄还是不行。\"老农赵五抹了把汗,指着田里稀稀拉拉的苗株,\"北地的水太冷,稻子长不起来啊。\"
叶明蹲下身,手指探入田水。冰凉刺骨——这是雪山融水的特性,确实不适合江南稻种生长。
\"再试一次。\"叶明从怀中掏出个小布袋,\"这是铁手先生新配的保温肥,掺了硫磺和石灰,或许能提高水温。\"
正说着,其其格一溜小跑过来,手里挥舞着一封信:\"大人!江南来的信,说是您要的'水秧马'图纸到了!\"
叶明眼前一亮。水秧马是江南特有的水稻插秧工具,形似小船,能让人坐在水面上劳作,既省力又高效。
\"走,去铁手坊!\"
---
铁手坊内热气蒸腾。铁手先生正带着徒弟们试验新打造的水秧马,见叶明来了,老人兴奋地招手:\"大人来得正好,看老夫改良的北地版!\"
原来铁手先生不仅按图索骥造出了水秧马,还针对北地特点做了改进——加宽了船底以防倾覆,两侧装了可折叠的挡风板,甚至还在座位下设计了保温夹层,可以放置暖石。
\"妙啊!\"叶明抚摸着光滑的船身,\"若是再配合保温肥,说不定真能在北地种出水稻来。\"
\"不止。\"铁手先生神秘地眨眨眼,\"老夫还琢磨出个新玩意儿。\"
他掀开旁边的一块油布,露出个奇怪的装置:铁架子上固定着十几个竹筒,每个竹筒底部都有个小孔。
\"这是......\"
\"滴灌器。\"老人得意道,\"雪山融水太冷,直接灌田会把稻苗冻坏。用这个慢慢滴灌,水经过竹筒时能被晒暖些。\"
叶明如获至宝。北境若能种出水稻,百姓的粮食品种将更加丰富,对抗天灾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其其格,去学堂选二十个手脚麻利的孩子。\"叶明当即下令,\"明天开始,学习水秧马操作和滴灌技术。\"
---
秋分这天,试验田迎来了第一次收获。虽然产量不及江南的一半,但金灿灿的稻穗依然让围观百姓惊叹不已。
\"真香啊!\"其其格捧着一把新米使劲嗅,\"比麦子香多了!\"
阿兰泰祭司蹲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捻起一粒稻谷:\"白鹿族的传说里,稻米是天神赐予南方的礼物。没想到在我们北地也能生长......\"
\"只要肯钻研,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叶明笑着指向远处的工坊,\"铁手先生正在研制碾米机,等明年......\"
话音未落,一个驿卒慌慌张张跑来:\"大人!京城急报!\"
信是李君泽亲笔所写,只有寥寥数语:\"江南水患,稻种绝收。朱氏余党散布谣言,称北境私藏良种。父皇震怒,已派巡察使赴安阳。\"
叶明心头一紧。朱氏虽倒,但其党羽仍在暗中活动。这次水患来得蹊跷,恐怕背后另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