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着我发光了 作品

第808章 两族共处

夜幕降临时,第一座公共大屋终于上梁。按草原规矩,该由最年长和最年幼的成员共同安放象征家神的狼头骨。可当卓玛奶奶牵着其其格上前时,众人发现梁上早已挂了两件东西:左边是黑狼部的狼头骨,右边却是白鹿部的铜铃杖。

\"这...\"独眼长老的独眼在火光中闪烁。

秃发鹰从人群中走出,将一把短刀钉在正中央:\"安阳的刀。\"

他环视众人,\"三家共保的屋檐下,谁坏了规矩——\"他拍了拍刀柄,\"三家共诛之。\"

简单的仪式后,大屋里摆起了长桌。令人称奇的是,桌上的食物竟分了三区:北边是黑狼部的风干肉和血肠,南边是白鹿部的奶制品和酥油茶,中间则是安阳式的炊饼和杂烩锅。

人们自发地混坐,不知不觉间,三色食物已经在每个碗里交融。

叶明被安排在首桌,左边是独眼长老,右边是秃发鹰。酒过三巡,长老突然从怀中掏出个布包,层层解开后,竟是块锈迹斑斑的铜牌。

\"黑狼部祖传的牧场地契。\"老人将铜牌推到叶明面前,\"按老规矩,该埋在门槛下...\"

他看了眼崭新的水泥地面,苦笑一声,\"如今这门槛,怕是不认这个了。\"

铜牌上的古老文字已经模糊,但能辨认出\"黑狼永业\"四字。叶明郑重接过,突然拔出腰间短刀,在铜牌背面刻下\"安阳授田\"四个新字。

\"新旧合一。\"他将铜牌还给长老,\"明日我派人来拓印,府衙存档一份,您留着原件。\"

长老的独眼突然湿润了。他摩挲着铜牌上新刻的纹路,突然起身走到屋中央,将铜牌重重拍在正梁下方:\"那就埋在这儿!让三家子孙都看着!\"

欢呼声中,其其格带着孩子们表演了新学的节目——用汉话唱白鹿部的牧歌,中间还穿插着黑狼部传统的响鞭舞。

最令人捧腹的是,孩子们腰间的\"彩带\"竟是用安阳纺织坊的边角料拼凑的,红红绿绿活像群小锦鸡。

宴席散后,叶明独自巡视新建的定居点。月光下,那些半成品的房舍轮廓已初见规模。

最外围是规划中的驯马场,接着是联排住宅区,中央则是公共作坊和学堂。

按照图纸,开春后这里还会挖一条水渠,引安阳河支流灌溉新开垦的农田。

路过公共大屋时,叶明听见里面还有说话声。

透过窗户,他看到独眼长老和几个黑狼部老人围坐在铁皮炉子旁,正笨拙地向白鹿部妇人学习织毛衣。

老人粗糙的手指捏着细针,活像熊掌绣花,惹得其其格在一旁咯咯直笑。

更远处的新窑洞里,隐约传出读书声。

叶明凑近一听,竟是那个叫巴图的疤脸汉子在结结巴巴地念《千字文》,而他的\"先生\"正是白天一起夯地基的白鹿部少年。

回到府衙时已近子时。叶明推开书房门,发现桌上多了个陶罐。罐子里插着几枝含苞的野梅,旁边是张炭笔画的\"地契\"——纸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三座小山,山下并排站着三个小人:高个的佩刀,中等的拿杖,最矮的那个手里捧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