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走亲戚(第2页)
“康叔叔好。”
姜韬简单的客气寒暄了几句,几人就到客厅这边坐下来了。
“小姜,我弟弟的事情,谢谢你。我听说了,这事情多亏了你帮忙。”
说话的是康军的姐姐康莉。不同于康军去参军了,康莉的人生很普通,就是一个大学教授,爱人则是一位科研工作者。说是普通,但也是99%的人难以企及的人生。
“没有没有,都是康军大哥吉人自有天相。”
康凯对姜韬的印象是不错的,而且之前也见过夏东海,所以对这一家人的感官都还挺好的。
姜韬解释了一下夏东海年前不太方便,但是把心意带到了,说一些漂亮话。
康凯也能理解。毕竟再忙也不可能比sj忙吧?之所以不来最大的原因还是为了避嫌。
如果真的来了,康凯反而不一定喜欢。这样由姜韬带着夏诗晴来走动下就挺好的。
趁着间隙,姜韬把这些礼物都分发了出去。然后又给康军梳理了一下身体,两人也没留下吃饭,就离开了。
适当的走动一下,心意到了就行了,这样的高位,你动作太多,反而显得很刻意。
...
从康军这里出来后,姜韬又跟着夏诗晴去了一下爷爷奶奶这里。
夏国富今年是特别的开心,自家孙女的幸福有了着落,而且孙女婿也很优秀,更重要的是,将来的重孙子,也能姓夏,一想到这里,他这脸上的笑就止不住。
两人在爷爷奶奶家里吃了午饭,本来是要接老两口回楼上去的,但是老爷子不同意。
说什么也非要在大院里过年。
夏诗晴多少有些不理解,但是姜韬隐约能明白一些。
吃饭的时候夏国富说了,这大院里面的老干部,有些人还有孩子,有些人连孩子都没有了。不是没生,而是生了,但是也牺牲了。
还有一些人的孩子都守在岗位上,过年正好是最忙的时候,也回不来。
所以每年这大院里面,就算是有儿女的,一般也不会去儿女家里。
那个时代的革命友谊是真的很高大的。
所以夏国富想的就是,大伙凑在一起,一起过年热闹热闹。不然让这些老人独自守着,其实也挺心酸的。
自己家里面过得好了,你就不管别人家里面了?
这些观点放在21世纪可以,但是放在上个世纪这些老人身上却不行,他们朴素的价值观里,都深刻的烙印着那个时代的最伟大最红色的思想。
两人也不好强求,吃过饭又聊了会天就走了。
下午去到外公外婆这边就感觉很热闹了。
这时候才能感觉到,家族人丁兴旺有什么好处。
人多了,人心齐,通过血脉相连的纽带,所有人有劲儿都能向着一处使,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成功。
为什么福建和广东潮汕那边那么多成功的商人。不就是因为在宗族的影响下,大家可以摒弃其他小矛盾,向着更大的方向共同前进。
外公外婆这边还有刘辉这个儿子,所以也不用接过去。
两人同样是送了东西,坐着聊会天,晚上一起吃了晚饭,然后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