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第2页)
唉,真的是缘来缘去都是空,离过婚的女人,再想找到一个男人建立美满家庭,实在是太难了。
歌声渐弱,余韵悠长。背景恢复,掌声如潮。
毕秀珍连连鞠躬谢幕,却引起了更加澎湃的掌声,久久不息。
夏美娟不得不上台救场,换下毕秀珍,“国军将士们,荧屏前的观众们,毕女士这首女人花唱得好不好啊?”
“好!”
“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是谁给这首歌作词作曲呢?”
“想!”
“那好,接下来呢,我们就有请这首女人花的词曲作者贾梗先生,来为大家演唱一首德国歌曲,英!俊!少!年!”
贾梗先生?竟然是男的?电视机前的琼瑶心头一震,男人怎么可能写出如此细腻入微的《女人花》?这得是多么了解女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歌啊?简直就是女人的心声!
德国歌曲?他为什么要唱德国歌曲呢?唱国语……哦,我想起来了,国语歌不容易过审,是这个缘故吧?
这就是印象分了。之前那么多少男少女唱英文歌,她都不会设身处地去为他们找理由,轮到贾梗就特殊对待了,因为她觉得贾梗是自己的知己。
“klee kder,klee sen,und e ha yoll sonnens……”
夏美娟还站在麦克风前,贾梗的歌声已然响起,正是人未至,声先到。
甚至有人误以为这是后台在放录音,却见一个少年从舞台一侧缓步走出。
少年大约1米7左右,跟穿着高跟鞋擦肩而过的夏美娟的高度差不多。他穿了一身白色的休闲运动装,后肩垂着一只连衣帽,脚踩一双白色的运动鞋,显得既干净又爽利。
是有点英俊啊!
他真的很英俊!
琼瑶的观点代表了湾岛的绝大多数观众。贾梗新颖而又独特的穿搭、以及别具一格的舞台出场方式,第一时间就征服了观众们的心。
同一时刻,湾北大同区,淡水河北岸的一家快餐店里,阿娇给客人桌上送去一瓶啤酒,然后就被电视机里的歌声吸引了,看着英俊的贾梗出神。
阿娇家境贫寒,以至于她刚满12岁就不得不辍学、走上社会肩负起一桩生计,以补贴她拮据的家用。
阿娇一家是农民进城务工的典型,就住在淡水河边一间没有产权的破旧房屋里,与这间同在淡水河边的快餐店为邻。
阿娇长得漂亮,虽仅12岁,却已经是个美人胚子,性格又温顺乖巧,快餐店的老板娘就让她来店里做了服务员,以期招徕生意。
同样是为了招徕生意,快餐店老板刚买了这台14寸的黑白电视不久,成为附近仅有的电视用户,正好赶上这场直播晚会,店里顾客盈门,阿娇也就不能回家,要给客人拿酒端菜。
跟客人们一样,这场晚会节目阿娇是从头开始看的。家境贫寒的她理解不了姚苏蓉的怀旧情调,欣赏不来青山的岁月静好,理解不了毕秀珍的寂寞忧伤。
她甚至羡慕不来穿着校服大唱英文歌曲的清纯五小,那些少男少女都不是她这个世界里的人。
她的世界,是漂浮着腐烂菜叶的淡水河,是正在扩建的湾北大桥,是往来于三重镇和大同区的货车司机,是菜市场里斤斤计较的菜贩和居民。
所以她并不如何喜欢电视里的节目,穿梭在客人中间,就那么有一搭无一搭地看着,直到她看见了贾梗。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在看见贾梗的那一瞬间,她产生了一个荒唐的想法,如果要嫁人,我就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