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八章

    凤鸣初时不觉,回宫后越想越觉得蹊跷。

    她心里总怀疑这件事是宋玦的手笔,但派人去察看,又发现御马的身体并没有异样。

    并非凤鸣多心。

    宋玦在御马司这么久,没少接触驯马的事情。

    而且原著中他就十分聪明,不管是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

    就在惊马的前一刻,她刚刚折腾完宋玦,他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也是极有可能的。

    可惜没有查到真凭实据,猜测也只能是猜测,无从验证。

    夜晚凉风吹拂,亭台上水雾缭绕,纱帐轻摆。

    玄衣的皇帝长发垂腰,轻轻弹奏着手中龙纹琴,湖面波光荡漾,映着她苍白而艳丽的面庞。

    香炉里,立着一根残香,将要燃尽。

    “怀安。”

    “奴婢在。”

    “宋玦还在外面跪着吗?”

    怀安道:“是的,无陛下旨意,他岂敢轻易起身。”

    “让他进来吧,”凤鸣拨了一下弦,龙吟般的声音,曲声结束。

    宋玦进来时,行走都有些不便,显然是在石子路上跪久了,伤到膝盖。

    “臣参见陛下。”

    凤鸣的面容在纱帐后若隐若现,眼里带着一丝沉郁之气。

    许久,她才冷声道:“宋玦,你好大的胆子。”

    宋玦难得抬眸,对上她的视线。

    他的眼神依然平静,然而落在凤鸣眼中,却怎么看都觉得刺眼。

    宋玦没有问她是什么事,凤鸣觉得他心知肚明。

    她当然不能杀他,不过,受了这样一场惊吓,凤鸣还是想给他点教训。

    “孤看你能干得很,今夜就出宫,到汉水去修渠吧。”

    “何时完工,何时再回来!”

    她冷笑道。

    修渠所要做的事,比养马要辛苦百倍,况且还是在偏远之地。

    宋玦留在章华宫,还有机会跟杜渊等人联络,可一旦被发配去修渠,可就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他自然知道凤鸣是有意刁难,她想做什么,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

    凤鸣眼底写满了嚣张,倨傲地看着他:“怎么?太子殿下不愿意去?”

    “若你膝行过来,给我嗑一百个响头,说不定孤会考虑饶了你!”

    宋玦的脸色变了,眸底是化不开的阴翳。

    怀安在旁边瞧着,第一次见宋玦这般神情,甚觉解气。

    任谁看不出来,陛下就是专门羞辱这赵贼?

    就算宋玦按她说的话去做,陛下也不可能放过他。

    “怎么不动?”

    凤鸣讽刺地说:“太子殿下,不是一向对孤谦卑恭顺的吗?难道从前都是装出来的……”

    她的话戛然而止。

    宋玦直勾勾地盯着她,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眼神又森冷得如同怨鬼。

    凤鸣浑身僵了一下,竟有些呼吸不过来。

    “陛下……你怎么了?”怀安见她脸色不对,上前询问。

    “无事。”

    凤鸣顿了顿,秀眉微微蹙眉。

    她强打精神,用原身口吻斥责宋玦:“你再敢这样盯着孤,这双眼睛就别要了!”

    怀安闻言,也上前将宋玦斥骂了一顿。

    宋玦的神色变了又变,最终露出一个微笑,低头道:“臣知罪。”

    郑冀言得知这个消息,赶过来劝说凤鸣。

    “孤意已决,先生无需多言。”

    凤鸣躺在榻上,望着顶上盘旋的五爪金龙,双目微睁,显然已有了困意。

    郑冀言坐在一旁,无奈道:“赵太子又怎么惹陛下不高兴了?”

    凤鸣瞥了他一眼:“你不懂,他……”

    她想了想,还是把惊马之事憋在了心里,毕竟凤鸣不能真的杀了宋玦,而且将来还要给楚国留退路。

    “他……他竟然敢瞪孤,你说该不该罚?”

    郑冀言哑然失笑。

    “他岂敢。”

    “不信你问怀安!”凤鸣怒道,“先生,这次你不许再为此人求情,否则孤连你一块儿发配去修渠。”

    “……臣明白。”

    郑冀言叹了口气:“只是有个消息,要启禀陛下。”

    “何事?”

    “赵国那边的消息,宋玦的七弟宋攸上月登基,继承了赵帝之位。”

    凤鸣原本的瞌睡一扫而光,她翻身坐起来,微微蹙起眉头。

    没想到剧情这么快就发展到这里了,原著中,凤鸣俘虏宋玦后并未真正灭赵。

    赵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诸侯乱政,皇室衰微,举国动荡不安。

    宋攸是宋玦的七弟,曾经最受先帝宋雍宠爱的小儿子。

    几个皇子夺嫡,他的年龄不占优势,却因父亲的偏爱屡占上风。

    最后若非赵国被楚国大败,宋雍崩逝,皇室逃窜,恐怕他早就取代了宋玦的太子之位。

    楚军打到邯郸的时候,宋攸逃到了西边的晋国,之后宋玦被楚国俘虏。

    宋攸韬光养晦,带着晋国支持,重回邯郸,登上了赵帝之位。

    再后来,宋玦屈身侍奉凤鸣,以花言巧语哄骗凤鸣,取得她的支持,让他归国,从宋攸手中夺走了帝位。

    临走前,宋玦承诺,自己即位后便向楚国献出二十座城池,并俯首称臣。

    原著凤鸣没想到的是,他一登上赵帝的位置,便翻脸不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