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冥钞的指引
祠堂外的声音带着几分熟悉的痞气,打破了赵天成营造的阴森氛围。/k?a*n^s`h-u_y.e~.¢c*o?m_
苏九娘紧绷的神经略微放松,知道是周承砚赶来了。
“谁他妈敢管老子的事!”赵天成怒吼一声,挥手示意黑衣人先解决掉来者。
黑衣人训练有素,立刻分出几人,动作迅速地冲向祠堂门口。
然而,迎接他们的不是想象中的肉搏,而是一连串刺耳的尖啸。
“嗖——嗖——”
几枚硬币划破空气,精准地击中黑衣人的膝盖,他们惨叫着倒地,失去了行动能力。
周承砚的身影出现在祠堂门口,他手里还捏着几枚硬币,脸上带着玩世不恭的笑容:“我说赵老板,大半夜的扰民可不好。这十八曲巷可不是你说了算的地方。”
赵天成脸色铁青,他没想到周承砚会突然出现,而且身手如此了得。
他阴狠地瞪了周承砚一眼,知道今天硬拼讨不到好处。
“苏九娘,咱们走着瞧!”赵天成撂下一句狠话,带着剩余的黑衣人,灰溜溜地离开了祠堂。
危机解除,苏九娘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下来。
她走到周承砚面前,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心:“你怎么来了?”
周承砚耸耸肩,痞笑道:“我要是不来,你还不得被这帮龟孙子给欺负死?”
苏九娘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了周承砚一眼,
“别这么看着我,我会不好意思的。”周承砚摸了摸鼻子,试图缓和气氛。
“这里不安全,我们先离开。”苏九娘说完,率先走出了祠堂。
两人一路无话,首到来到一处废弃的仓库。
仓库年久失修,墙壁斑驳脱落,屋顶也破了一个大洞,月光透过破洞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周承砚从口袋里掏出那张从停灵堂中找到的冥钞,借着月光仔细地研究起来。
冥钞的纸张己经泛黄,边缘也有些破损,上面用朱砂绘制着一些奇怪的符号,看起来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
“这上面画的什么玩意儿?”周承砚皱着眉头,他虽然当记者多年,也见过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但对这些神秘的符号却一窍不通。
苏九娘接过冥钞,仔细地观察着上面的符号。
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要将这些符号刻在脑海里。
“这不是普通的符号,而是一种特殊的指引。”苏九娘低声说道,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确信。“指引?”周承砚疑惑地看着苏九娘,“指引我们去哪儿?”
“这些符号指向了一个重要的地点,我们可能找到了关键。′我~地,书\城* /追?醉^歆,漳+結¨”苏九娘解释道,“这些符号是一种古老的寻路术,只有懂得其中奥秘的人才能解读。”
周承砚更加疑惑了,他看着冥钞上的符号,感觉就像在看天书一样。
“你能看懂?”他问道。
苏九娘点了点头,但并没有解释太多。
她只是说道:“我们沿着这些符号的指引走,或许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周承砚虽然心中疑惑他点了点头,说道:“好,我们走。”
两人离开了废弃的仓库,沿着冥钞上的符号,开始在老城区的小巷中穿梭。
老城区的夜晚格外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声,更显得寂静。
小巷蜿蜒曲折,灯光昏暗,两人走在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迷宫之中。
“这都走了半天了,到底要走到什么时候?”周承砚有些不耐烦地问道,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快到了。”苏九娘的声音依旧平静,她似乎对这些符号的指引充满了信心。
果然,没过多久,两人来到了一家旧书店门口。
书店的招牌己经褪色,但依然能看出上面写着“九经书屋”西个字。
书店的门半掩着,里面透出昏黄的灯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沉水香的味道。
周承砚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就是这里吗?”他问道。
苏九娘点了点头,推开了书店的门。
“吱呀——”
门轴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打破了书店的宁静。
周承砚跟着苏九娘走进书店,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站在书架前,整理着书架上的书籍。
老人穿
着一件老旧的唐装,戴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
老人听到开门声,抬起头,看到了周承砚和苏九娘。
“两位客人,是来买书的吗?”老人用沙哑的声音问道。
“我们不是来买书的,我们是来找人的。”周承砚说道。
“找人?”老人疑惑地看着周承砚,“你们要找谁?”
“我们想找一个了解冥钞制作方法的人。”周承砚说道。
老人听了周承砚的话,脸色微微一变。
他放下手中的书,走到柜台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周承砚手中的冥钞。
“这东西,你们是从哪里得到的?”老人问道,他的声音变得有些严肃。′顽~夲·鰰·颤~ ′首~发~
“我们在停灵堂找到的。”周承砚回答道。
老人听了周承砚的话,叹了口气,说道:“看来,你们己经被卷入到一些不该卷入的事情中了。”
“你知道这冥钞的来历?”周承砚急切地问道。
老人点了点头,说道:“我略知一二。这冥钞不是普通人能制作的,只有懂得一些特殊的术法的人才能制作出来。”
“那你知道是谁制作的吗?”周承砚追问道。
老人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线索。”
老人从书架上取下几份旧报纸,递给周承砚,说道:“这些报纸上记载了一些关于‘血契轮回’的传说,或许对你们有所帮助。”
周承砚接过报纸,仔细地阅读起来。
这些报纸的年代都很久远,纸张己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他还是努力地辨认着上面的文字。
报纸上记载着一些关于鹤鸣市的古老传说,其中提到了一个名为“镇灵铃”的重要物品。
据说,这个铃铛是当年鹤鸣市一个富商为了镇压宅中的邪祟而请人制作的,具有镇邪驱鬼的功效。
“镇灵铃?”周承砚喃喃自语,他突然想起,当年妹妹失踪的时候,手中就紧紧地攥着一个青铜铃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