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悖论洪流
“……你说什么?”瓦西里看向希诺。′p,a¨o¨p^a?o¨z*w~w_.-c/o,m+
“我说,我愿意用我自己的生命去换他的。”希诺说,“同意吗?同意的话就向我开火。否则,我将对你们发起进攻。”
场面转化为一片寂静。
“就凭那根玩具一样的炮吗?”瓦西里不屑地说,“轻机搭载的57mm炮管根本就不能从正面击穿罗斯诺夫军独眼巨鹿的装甲。”
“那就尽管来吧。”希诺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态度,将枪口对准倒在地上的萨斯诺夫的机体,“如果你们不愿意妥协,从侧面的装甲接口处,破甲弹应该可以穿透。”
罗斯诺夫的机师们陷入了迟疑,似乎是在寂静中完成了意见交换。
塔尔斯基看起来情绪复杂:“居然能让部下愿意为之豁出性命,看来他是个好长官。”
“我们选择信你们一次。”伊万说,“以及,既然你动不了,就算我们什么都不做,再这样下去,尤恩-赫斯特也会被岩浆烫死。所以……”
几人齐心协力地抬起尤恩的机体,向着安全的地带转移。
“没想到有朝一日也能见到这个场景。”希诺苦笑了几声,“在共同的危难面前互帮互助……”
“喂,你刚才,根本,没想死。”想去啃另一根操纵杆,却一首被希诺拽着的亚里莎忽然说,“你想,等他们攻击,然后瞬移。”
“闭嘴。”希诺不爽地说,“啊……是的,然后把你留在里面当烤肉!”
[数日后]
萨斯诺夫的部下最终被帝国军所俘虏,但鉴于其态度良好,在莱温斯的运作下,他们被收监于以“戒备森严”为名的科尔尼茨战俘营。
尤恩-赫斯特本人却陷入了情况不妙的长期昏迷状态,只能暂时移向后线,进行休养。
正在地城中事发的同时,另一边的彼得格勒,盛大的舞台也将拉开帷幕。
在萨斯诺夫于前线遭到大败的同时,由于战争实在过于难堪,整个罗斯诺夫联邦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政治地震。
而在此时,一位残暴的将军宣布登上了舞台。他就是科涅洛夫,冷酷无情,主张以最刚烈的手段恢复秩序。
他主张枪毙所有逃兵,将他们贴着罪名牌倒挂在城市的街道两侧,废除士兵的聚会制度,遏制所有反战游行。
他的出现,无疑是临时政府的救命稻草。?齐~盛+暁′税?惘· ¢罪~辛′彰′节*庚?欣\哙?
为了稳定民心,戈尔斯基宣布撤职萨斯诺夫,临时拉来了科涅洛夫作为总司令维持军心,并在全国范围内镇压以乌利亚洛夫为首的革命党。
然而,与较为和善的萨斯诺夫不同,科涅洛夫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在上台的同时他就开始谋划政变,意图推翻临时政府,恢复君主制,并由自己独揽大权。
此事最终却是被激进的革命党所揭露,大量工兵组织了自发反抗运动,将其赶下台去,逮捕入狱。
虽然临时政府成功存续下来,但却彻底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能力和民心,面对反倒是维护了自己的革命党,镇压也再也无法进行下去。
罗斯诺夫人开始放弃了对临时政府的幻想,也就是说——新的变故即将出现。
[世界历1924年4月25日,距尤恩-赫斯特死亡还有22天]
[彼得格勒,永冬宫]
“真的要在这时候开始吗,乌利亚洛夫?”托斯基看着错综复杂的城市线路图,陷入沉思,“会不会太操之过急了?”
“我们必须如此。”朱萨维利说,“如果不是吉诺涅夫委员提前在公报上泄露了消息,我们的处境本就用不上这么危险!”
“事己至此,我等采取主动措施是必然的——而且要提前进行计划。”乌利亚洛夫走进来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夺得最终的胜利。”
“真高兴可以看到您。”朱萨维利向其问候,“该说不说,作为伪装,这顶假发还挺好看的。”
“无论如何,两万位工兵……真的能完成我们的事业吗?”
“还有勒阿芙号巡洋舰上的水兵。我下令让他们的主炮准备攻击永冬宫。”乌利亚洛夫说,“拥有这般支持,革命必将成功。”
“没错,人民站在我们这边!”托斯基说。
“不。”乌利亚洛夫纠正道,“应该说是我们站在人民这边!”
罗斯诺夫的革命开始了,但与想象中的大规模流血冲突不同,其进行得相当顺利。
临
时政府的大部分护卫军队顺利放弃驻守,甚至当场倒戈,以至于当天晚上就把戈尔斯基的临时政府所在的永冬宫围了个水泄不通。
永冬宫的防卫长官亲自为工兵打开大门,将他们带向临时政府高层所在的会议室——很遗憾,没有戈尔斯基。总是穿着军装,向士兵们慷慨激昂地宣讲的他,却在这场动乱中,换上女装逃走。~2`芭\看′书+旺` ¢追¨最.新`璋?节`
由革命联盟统治的罗斯诺夫联盟国,正式宣告其在旧国的废墟之上成立。
[世界历1924年4月27日,距尤恩-赫斯特死亡还有20天]
几乎是在革命成功的同一时刻,乌利亚洛夫就向希斯塔尼亚帝国提出停战协议,并表示愿意做出让步态度。
为了恢复国内经济状况,他们决定妥协,为新生的政权争取喘息之机。为此,同样筋疲力竭的帝国方也很爽快地答应了和谈,并派出相应的人物进行谈判。
但结果……似乎不怎么尽人意,至少不怎么尽罗斯诺夫人的意。
“割让全部己占领土地,外加施泽兰、芬威与大量中央领土,并赔偿30亿卢比?”谈判桌上的托斯基愤怒地说,“不,这份合约根本就不实际,我们不会考虑签署!”
“是吗?”因战功升职,出任谈判代表之一的莱温斯挑了挑眉毛,“对于贵国在从战争开始到现在为止的一系列表现,我们认为这份和约应当是个理性、明智的抉择。这你都不想签约,脑子被冰镐砸坏了吗?”
“你怎么敢这样狮子大开口?”托斯基反驳道,“我们可以了解到贵国的状况同样不佳,站在悬崖边的你们根本无法支撑多久,无力再维持长时间的战争。”
“这种口气……”莱温斯不禁笑了起来,“别忘了,先生,全线溃退的可是你们,不是帝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