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战前演讲

[世界历1923年12月24日,距尤恩-赫斯特死亡还有77天]

这场炮击持续了整整七个昼夜。-小¢说\C¨m~s? _首+发*为此,共和国与联合王国的联军花费了数万吨炮弹,几乎是将整个莱辛格平原给犁上了一遍。

虽然帝国军对此早有防备,但也还是着实被这起如此凶悍的攻势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抱头鼠窜,躲入地堡,亦或向后方战壕撤离,以便寻得一线生机。

于此同时,后方军营里的日子相对安逸,士兵们照样该吃吃,该喝喝,除了尤恩整日提心吊胆,在喝水怕被呛死,吃饭怕被噎死,吃流食怕一边被呛死一边被噎死的精神状态下熬过了这所谓“劫后余生”的一周。

终于,在12月23日的下午,炮击渐渐停止了——短暂的宁静,带来的却是更加恐怖的地狱。

联军的二十余万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出战壕,大举冲向了帝国的阵地。他们排成首线,匀速前进,仿佛在进行一场诡异的阅兵仪式。

联军对己方火力优势的过度自信,使得他们傲慢地认为帝国军的阵地上不会有任何活人阻拦他们的步伐,铁丝网也会被轰成碎渣。在这种傲慢的驱使下,他们甚至在第一轮攻势中没派出过几台机动装甲……

这一系列决策,将很快被证明是巨大的失败。.k!a~n`s\h`u+g,u?a?n′._c!o?m¨

机动装甲的主要作用就是冲破敌军的铁丝网封锁。没有机动装甲,步兵们就只能靠堆着尸体越过铁丝网。

而在机动装甲的帮助下,铁丝网防线可以被轻易踏碎,堑壕也能靠机动装甲上挂载的滚木等填料迅速填平,方便步兵后续冲锋。

在愈发血腥的战场上,机动装甲是尖刀般的存在,极其适用于运动战,却用在如此可笑的堑壕战术上,实属暴殄天物——可它们也确实适用于破解堑壕。

事实在联军的意料之外,帝国军的士兵们活了下来,犹如顽强的鼹鼠一般,甚至还临时在战壕前拉出了一道铁丝网。

在敌军开始冲锋的同时,他们就立刻爬出地堡,端起机枪,向着敌军疯狂开火。

而由于联军首线型的站位,让他们在分散兵力的同时还具备了密集布阵的特征,铁丝网又有效地阻拦了他们的步伐——可谓是机枪的理想标靶。

正如预料中的那样,这是一起对两足无毛动物的集中屠宰。

在第一道防线上坚守的帝国军终究还是太少了,机枪手们死死地扣动着扳机,他们清楚,一旦停下,自己也会跟着死亡。

枪管的过热是防线失守的重要原因,原本机枪里的水箱只算得上是杯水车薪,在枪口喷吐的火舌中被加热至沸腾,射出上千发子弹后,枪管就会变成一根赤红的火柱,水冷套筒的破裂让蒸汽外泄。+欣!丸`夲*榊¢栈? +追*嶵~新^蟑~洁`一旦如此,升腾的白色蒸汽就会成为他们的死刑宣告,敌军的狙击手则是死刑行刑人。

地狱的一日就这样过去了,仅仅一天,联军在整条战线就死伤五万余人。帝国军也无奈后撤,同时筹划反击计划。

接下来的战斗,就轮到机动装甲登场了。

可以预知,联军必定会向战线内投入机动装甲以谋求突破。虽说存在肩扛穿甲弹、破甲炮等反机动装甲武器,但最好对付机动装甲的,还是机动装甲本身。

莱辛格后方军营中驻扎的所有机动装甲连队都进入了活跃状态,时刻准备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