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言不需明,心照不宣
“我特别欣赏王阳明先生的一个理念,叫‘心外无物’。·k~u·a¢i¢d!u¨x·s?..c·o^m+”
骆山海虚心求教:“我对王阳明先生的理论了解不多,高sj能否详细说明一下?”
此时,骆山海才意识到,这位省纪委副sj的深不可测。
他的手段与心机完全不逊色于沙瑞金。
骆山海猜测,高育良提起王阳明可能另有深意,但具体意图尚不清楚。
“简单来说,阳明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对外界的认知取决于内心的感受。”
高育良解释道,“在看到某样东西之前,它对我们而言并不存在,而当我们真正看见时,它才进入我们的意识,从而被赋予意义。”
高育良带笑地阐述。
“阳明先生的学问深邃广博,我们难以企及。”
骆山海谦逊回应,心中隐约领会了对方意图。
随后,高育良调整了眼镜,接话道。
“骆sj,抱歉岔开话题,现在回到你的问题上。”
“你询问我对汉大帮是否了解。”
“目前,我只能给出一个不确切的答案。”
“这些内容,需要你自己体会、自行判断。”
“假如你确信汉大帮存在,那它便真实存在。”
“反之,如果你觉得它不存在,那么自然就不存在。”
高育良给出了这般含糊其辞的回答。
骆山海点头思索。
“教授果然不同凡响,思考层次明显高出一筹。”
他笑着评价,明白高育良是在搪塞自己。-精′武?暁′税?枉? -醉,欣¨漳¨結+更\薪/快`
从提及王阳明到用相关理论解释,最终得出结论,这种操作再熟悉不过。
若看过电视剧,就会知晓这是高育良惯用手段。
但骆山海未曾观看,也就无从多言。
毕竟在此领域,他远不及高育良。
高育良堪称一位辩术高手。
“另外,省内确实流传着关于汉大帮的说法。”
“然而它是否存在,需由骆sj亲自探寻,毕竟我的观点无法代表你的看法,每个人见解各异,感受自然也各不相同。”
高育良微笑补充。
骆山海认同后,不再纠缠此话题。
他决定转换思路。
“高sj,来之前,我在燕都遇到了汉东前任省委sj赵立春。”
一边叙述,骆山海一边留意高育良反应。
高育良神情毫无波澜。
“赵立春sj在燕都近况如何?想必升职后心情舒畅不少吧。”
高育良带着笑意询问,对于旧上司,总该表示关怀。
“嗯,只是感觉他衰老了许多。”
骆山海暗藏玄机地回应。
“唉!年纪渐长,这是无可避免之事。”
“再加上多年在汉东操劳,他也疲惫了。”
高育良笑着附和,同样隐含深意。
赵立春在汉东的日子,可谓顺风顺水。
感到疲惫了吗?具体是哪方面的疲惫,这就需要骆山海自行思考了。
另外,高育良提到赵立春年事己高,这背后是否另有深意呢?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让人细细琢磨。\2.c¢y,x~s?w-.?n¨e-t/
显然,骆山海也察觉到了高育良话语中的含义,他微微一笑。
“赵sj一生为党和国家奉献,的确令人敬重。”
这是骆山海给出的一个相对正式的回答。
随后,他继续问道:“说起赵立春sj在汉东任职期间,高sj您当时在他的领导下担任过哪些职务呢?”
看似只是随性闲聊,实则暗藏玄机。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探询高育良与赵立春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这也是骆山海急于弄明白的事情。
“哦,你说这个啊!”
高育良笑了笑,回答道:“赵sj在汉东时,我先后担任过京州市的副市长、吕州市委sj、京州市委sj以及省委常委。”